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页,共23页。
*知识(zhī shi) 链接*
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除表现在不同的细胞具有(jùyǒu)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及与 遗传有关的核物质)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细胞具有(jùyǒu)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 ,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碱基等)。 (2)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 (3)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遗传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用。 (4)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生物体内所 含的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2.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元素的相关应用 (1)组成(zǔ chénɡ)细胞的分子都是由元素组成(zǔ chénɡ)的。组成(zǔ chénɡ)不同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根据元素组成(zǔ chénɡ)可以判断 物质的种类,进而可分析代谢产物及释放能量的多少。 ①物质判断:糖类和脂肪中都只含有C、H、O,有的脂质除含这三种元素外还 含有N和P。蛋白质都含有C、H、O、N,有的还含P、S等。核酸都只含C、H、O、N 、P。
第十一页,共23页。
【例2】从根本上说,生物体都是由非生物界中的化学元素构成的,生物界 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那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是 (多选)( CD) A.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功能 B.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6.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duìxiàng)进行标记的微量
分析
方法,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
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
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用35S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繁
殖3代后,含35S的噬菌体1占/4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
0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第6题的题干中明确说明同位素标记法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 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因此大家(dàjiā)应认真的识记化合 物中特殊的或者重要的元素。S元素只存在于蛋白质中,其它化合物 中没有,所以放射性S元素的变化就是蛋白质的变化,如(4)小题。 重要的元素如O元素,在鲁宾—卡门实验中就利用放射性的O,说明了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如(3)小题。
(xiānɡ chà)很大 D.C、H、O、N、P、S 6种元素在生物体中约占细胞总量的97%
【解析】化学元素本身的功能在生物体内和在非生物界的作用是相同的, 并无特异性;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这是非生物界所没有的;组成生物体的任何化学元素都能在非生物界中找到 ;从化学元素上分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是:组成生物体 的元素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含量相差(xiānɡ chà)很大。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 所特的。 差异性: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第十五页,共23页。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xìbāo)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
④C、H、O、N、P、S这6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约占细胞总量的97%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十四页,共23页。
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加深对相似或相近知识的记忆,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1.各类元素 最基本(jīběn)元素:C 基本(jīběn)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第十三页,共23页。
*随讲随练*
2.从根本上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生物界与
非生物界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原因是 ①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特异的20多种
()
B
②生物体中有专门(zhuānmén)的生物元素C、H、O、N等
③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在同位素标记法中的应用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示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碳、氧原子的去向;示踪分泌蛋 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途径;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可用此方法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也可用于证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基因诊断和DNA分子杂交。
第六页,共23页。
【例1】[2009年山东高考题第26题第(1)小题]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 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第一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考点(kǎo 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元素 diǎn)一
1.大量(dàliàng)元素、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四页,共23页。
(1)上述元素分类是指生物的整体概况,具体到某种生物时元素的归属可能不 同,如氯是组成(zǔ chénɡ)人体的大量元素,但对植物而言却属于微量元素。
。
“q”
第十七页,共23页。
该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属于观察(guānchá)类实验。
第十八页,共23页。
(1)教材中几个观察类实验利用的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及实验材料总结如上表 所示。
(2)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duìxiàng)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 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 ②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duìxiàng),做不同的材料处理 ,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护生活状态等。 ③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 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 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④注意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调到视野的中央,然后 转动转换器转换成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 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第十九页,共23页。
1.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
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N
( D.C、O、O
)A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①“用一块洁净(jiéjìng)的纱布擦试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擦试镜头”;② (3)在放用入显植微物镜组观织察切玻片片后标没本加时盖,盖如玻果片要,观应察加的盖像盖位玻于片视。野的左上方,
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
玻片上写左一上个方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zuòy细ò胞ng()xì是bāo)的组成成分 和 调节(tiáojié)生命。活植动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 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 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及比例(营养液配方) ,供作物 选择 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解析】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培养液中 的无机盐经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生物体内,既可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又能 调节生命活动。不同的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 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调整培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供 作物选择性吸收。
(
A.K
B.P
C.Mg
D.S
5.关于(guāny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
B.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含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中含量相差很大
D.C、H、N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C) B(
第七页,共23页。
*知识(zhī shi)链 接*
生物体内一些(yīxiē)常见元素的生理功能
第八页,共23页。
*随讲随练*
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zhíw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
影 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
()
A.钙与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第九页,共23页。
考点(kǎo diǎn)二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十页,共23页。
2.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从元素角度: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从分子水平 a.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 b.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从结构角度: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zǔ chénɡ)。 ④从能量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2)差异性:从元素角度看,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有 差异。
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有光照条件下,用14C标记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 叶绿体基中质发(jī生zh反ì)
应,该结构中含14C的系列产物有 14C3(14CH2O。)该结构产生的含14C的产物 主要在 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用18O标记 水,则18O最早出现在 氧气中。 (4)用32P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繁殖3代后,含32P的噬菌体占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
3.玉米(yùmǐ)与人体相比,人体内钙的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钙盐
C
B.钙在植物体内易被分解
C.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是钙盐
D.血钙过低人体肌肉收缩性增强
第二十页,共23页。
4.在植物体中,对植物同化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的元素是
32P、35S等。
(1)用15N标记尿嘧啶,一段时间后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
含放射性物质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体、细胞核。
(2)用3H标记的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放射性 物质依次出现在细胞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中,然后经细胞膜分泌
到细胞外。以上生物膜在 结构(jiégò上u)紧和密功联能系,协调配合,保证了细胞
第五页,共23页。
②代谢产物分析:因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所以其彻底 氧化(yǎnghuà)分解的产物中都有CO2和H2O;因为蛋白质中还含有N,所以其氧化 (yǎnghuà)分解的产物中有含氮化合物(如尿素)。
③氧化(yǎnghuà)释能: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因此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yǎnghuà)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同 时释放的能量也多。
镜视野中能清晰的看到细胞(xìbāo)壁,但看不清楚细胞(xìbāo)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为 便于判断,此时应
(
)D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第十六页,共23页。
(2)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 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 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tánhuáng)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 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是
*知识(zhī shi) 链接*
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除表现在不同的细胞具有(jùyǒu)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及与 遗传有关的核物质)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细胞具有(jùyǒu)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 ,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碱基等)。 (2)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 (3)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遗传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用。 (4)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生物体内所 含的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2.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元素的相关应用 (1)组成(zǔ chénɡ)细胞的分子都是由元素组成(zǔ chénɡ)的。组成(zǔ chénɡ)不同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根据元素组成(zǔ chénɡ)可以判断 物质的种类,进而可分析代谢产物及释放能量的多少。 ①物质判断:糖类和脂肪中都只含有C、H、O,有的脂质除含这三种元素外还 含有N和P。蛋白质都含有C、H、O、N,有的还含P、S等。核酸都只含C、H、O、N 、P。
第十一页,共23页。
【例2】从根本上说,生物体都是由非生物界中的化学元素构成的,生物界 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那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是 (多选)( CD) A.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功能 B.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6.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duìxiàng)进行标记的微量
分析
方法,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
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
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用35S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繁
殖3代后,含35S的噬菌体1占/4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
0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第6题的题干中明确说明同位素标记法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 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因此大家(dàjiā)应认真的识记化合 物中特殊的或者重要的元素。S元素只存在于蛋白质中,其它化合物 中没有,所以放射性S元素的变化就是蛋白质的变化,如(4)小题。 重要的元素如O元素,在鲁宾—卡门实验中就利用放射性的O,说明了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如(3)小题。
(xiānɡ chà)很大 D.C、H、O、N、P、S 6种元素在生物体中约占细胞总量的97%
【解析】化学元素本身的功能在生物体内和在非生物界的作用是相同的, 并无特异性;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这是非生物界所没有的;组成生物体的任何化学元素都能在非生物界中找到 ;从化学元素上分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是:组成生物体 的元素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含量相差(xiānɡ chà)很大。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 所特的。 差异性: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第十五页,共23页。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xìbāo)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
④C、H、O、N、P、S这6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约占细胞总量的97%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十四页,共23页。
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加深对相似或相近知识的记忆,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1.各类元素 最基本(jīběn)元素:C 基本(jīběn)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第十三页,共23页。
*随讲随练*
2.从根本上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生物界与
非生物界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原因是 ①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特异的20多种
()
B
②生物体中有专门(zhuānmén)的生物元素C、H、O、N等
③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在同位素标记法中的应用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示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碳、氧原子的去向;示踪分泌蛋 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途径;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可用此方法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也可用于证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基因诊断和DNA分子杂交。
第六页,共23页。
【例1】[2009年山东高考题第26题第(1)小题]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 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第一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考点(kǎo 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元素 diǎn)一
1.大量(dàliàng)元素、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四页,共23页。
(1)上述元素分类是指生物的整体概况,具体到某种生物时元素的归属可能不 同,如氯是组成(zǔ chénɡ)人体的大量元素,但对植物而言却属于微量元素。
。
“q”
第十七页,共23页。
该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属于观察(guānchá)类实验。
第十八页,共23页。
(1)教材中几个观察类实验利用的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及实验材料总结如上表 所示。
(2)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duìxiàng)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 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 ②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duìxiàng),做不同的材料处理 ,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护生活状态等。 ③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 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 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④注意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调到视野的中央,然后 转动转换器转换成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 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第十九页,共23页。
1.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
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N
( D.C、O、O
)A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①“用一块洁净(jiéjìng)的纱布擦试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擦试镜头”;② (3)在放用入显植微物镜组观织察切玻片片后标没本加时盖,盖如玻果片要,观应察加的盖像盖位玻于片视。野的左上方,
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
玻片上写左一上个方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zuòy细ò胞ng()xì是bāo)的组成成分 和 调节(tiáojié)生命。活植动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 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 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及比例(营养液配方) ,供作物 选择 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解析】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培养液中 的无机盐经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生物体内,既可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又能 调节生命活动。不同的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 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调整培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供 作物选择性吸收。
(
A.K
B.P
C.Mg
D.S
5.关于(guāny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
B.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含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中含量相差很大
D.C、H、N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C) B(
第七页,共23页。
*知识(zhī shi)链 接*
生物体内一些(yīxiē)常见元素的生理功能
第八页,共23页。
*随讲随练*
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zhíw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
影 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
()
A.钙与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第九页,共23页。
考点(kǎo diǎn)二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十页,共23页。
2.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①从元素角度: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从分子水平 a.DNA的空间结构和基本单位相同; b.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从结构角度: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zǔ chénɡ)。 ④从能量角度: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2)差异性:从元素角度看,组成(zǔ chénɡ)生物体的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有 差异。
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有光照条件下,用14C标记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 叶绿体基中质发(jī生zh反ì)
应,该结构中含14C的系列产物有 14C3(14CH2O。)该结构产生的含14C的产物 主要在 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用18O标记 水,则18O最早出现在 氧气中。 (4)用32P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繁殖3代后,含32P的噬菌体占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
3.玉米(yùmǐ)与人体相比,人体内钙的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钙盐
C
B.钙在植物体内易被分解
C.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是钙盐
D.血钙过低人体肌肉收缩性增强
第二十页,共23页。
4.在植物体中,对植物同化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的元素是
32P、35S等。
(1)用15N标记尿嘧啶,一段时间后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
含放射性物质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体、细胞核。
(2)用3H标记的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放射性 物质依次出现在细胞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中,然后经细胞膜分泌
到细胞外。以上生物膜在 结构(jiégò上u)紧和密功联能系,协调配合,保证了细胞
第五页,共23页。
②代谢产物分析:因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所以其彻底 氧化(yǎnghuà)分解的产物中都有CO2和H2O;因为蛋白质中还含有N,所以其氧化 (yǎnghuà)分解的产物中有含氮化合物(如尿素)。
③氧化(yǎnghuà)释能: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因此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yǎnghuà)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同 时释放的能量也多。
镜视野中能清晰的看到细胞(xìbāo)壁,但看不清楚细胞(xìbāo)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为 便于判断,此时应
(
)D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第十六页,共23页。
(2)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 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 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tánhuáng)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 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