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3
76投稿邮箱:sjzxyx88@
·临床研究·
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临床观察
杨洋,唐军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一科,辽宁 沈阳 110044)
0 引言
本文针对脱氧核苷酸钠对抗结核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同步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1-2]。

重点观察在不停止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情况下,脱氧核苷酸钠对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的恢复能力,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市胸科医院小板减少60例和白细胞减少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血小板减少肺结核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7±13.5)岁。

对照组病例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6.3±1
2.7)岁。

白细胞减少肺结核病例74例,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3±10.6)岁。

对照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8±11.5)岁[3-4]。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中确定的统一化疗方案[5]: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采用2HRZE/4HR ;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采用2HRZES/6HRE 。

在WBC (
2.0-4.0)×109/L 、PLT (70-100)×109/L 、粒细胞>1.0×109/L ,暂不停服抗结核药物,分别采用不同辅助治疗方法予以比较,疗程为3周,每周查血常规1-2次;在WBC<2.0×109/L 、粒细胞<1.0×109/L 、PLT (50-70)×109/L ,停服所有抗结核药品,予以升血细胞药物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继发感染。

观察组病例应用注射用脱氧核苷酸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50 mg ,批准文号:H20054475),50 mg/次,1次/天,肌内注射。

血小板减少对照组病例给予口服血康口服液20毫升3次/日;白细胞减少对照组采用常规升白药物鲨肝醇口服40 mg/次,3次/日;小檗胺50 mg/次,3次/日。

每周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

根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共识文件[6-9],制定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疗效判定标准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血小板减少疗效判定表
疗效指标
显效无出血症状,治疗3周后血小板计数上升≥10×109/L 有效无出血症状,治疗3周后血小板计数上升5-10×109/L 无效
有出血症状,或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5×109/L 表2 白细胞减少疗效判定表
疗效指标
显效治疗后3周白细胞计数上升≥1.0×109/L 有效治疗后3周白细胞计数增加0.5-1.0×109/L 无效
治疗3周后白细胞计数<0.5×109/L
1.4 疗效观察。

治疗期间每周随访并复查血常规,观察抗结
核药物产生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后,进行升血细胞辅助抗结核治疗3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减少对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82.76±7.23),治疗后(94.75±8.64);对照组治疗后(88.25±7.96),治疗前(8
3.45±8.19)
2.2 白细胞减少对照结果。

治疗后白细胞(4.20±0.87)、中性粒细胞计数(2.31±0.32)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
3.95±0.67)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10±0.44)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药品不良反应比较。

抗结核药物致病例患者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后,在不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情况下,进行3周比较治疗。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产生的不良反应要少,注射脱氧核苷酸钠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下转第79页)

要:目的 观察和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脱氧核苷酸钠针剂同步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经抗结核治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60例和白细胞减少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两种观察组患者肌肉注射脱氧核苷酸钠针剂,血小板减少对照组口服血康口服液;白细胞减少组口服鲨肝醇、小檗胺。

观察患者治疗3周后血小板及白细胞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期间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患者数逐渐降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针剂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疗效,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脱氧核苷酸钠;结核;白细胞;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R473.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3.046
本文引用格式:杨洋,唐军.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76+79.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助(2015ZX10003001-00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3期
79
投稿邮箱:sjzxyx88@
再次进行手术,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及加长了治疗时间等。

回顾分析我院在输尿管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56例患者,结果发现手术时间20-70 min ,平均(32.8±10.2)min ;术中出血量 6-20 mL ,平均(11±2.1)mL 。

促使结石冲入肾盂的患者有7例,术中留置双J 管,术后改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救治,成功率占87.5%(49/56)。

1例于术后3 d 发生脓毒血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住院时间3-5 d ,平均(3.23±1.24)d 。

对比发现,气压弹道碎石术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的体外冲击波方式。

而且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适宜的双J 管能够将细小结石有效排出体外,也能起到支撑和引流的作用,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说明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

结果与罗春峰[3]等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

本次研究56例输尿管上段腔内碎石有较深体会,如下:①术前仔细读片,对有尿路感染患者,须控制好感染再手术,避免术后感染加重,出现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

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促使输尿管松弛,在进行输尿管镜入镜,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及减少呼吸对碎石过程的影响。

③通过斑马导丝引导方式,把输尿管镜置入壁内段,“见腔进镜”,以视野清晰为准,置入套石篮,预防结石漂移进入肾内。

④找到结石位置后,利用套石篮把能套取的结石固定,采用放置的输尿管导管,形成引流方式,利用探针把在结石压在侧下方,从结石中央开始单次脉冲方式碎石,把结石一分为二,以免结石被“直击”移位至肾盏内[4-5]。

综合上述,本研究发现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

适合设备落后、技术薄弱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6-7]。

参考文献
[1] 吴应虬.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01):50-51.
[2] 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3.
[3] 罗春峰.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
尿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53-54.[4] 王华东,史启铎,高宏伟,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
尿管结石[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2(2):108-108.
[5] 刘自卫,郑小青,郑浩,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5):31-34.
[6] 卢勇,王彦波.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中
国基层医药,2005,22(8):1021-1022.
[7] 陈智锋,温志鹏,林峰.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
石的临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445-1446.
(上接第76页)
脱氧核苷酸钠为具有遗传特性的化学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核蛋白,后者是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脱氧核苷酸钠在个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理、生化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通过核糖核酸控制蛋白质、尤其是某些关键性酶蛋白的合成,起协调体内一系列代谢的作用。

因此,脱氧核苷酸钠有促进细胞生长、增强细胞活力的功能以及改变机体代谢的作用[10-11]。

综上所述,脱氧核苷酸钠具有促进细胞再生、调节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升白细胞及升血小板等作用,能够在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后,不中断抗结核药物化疗的情况下,提高抗结核药物的安全性和常规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玉红.肺结核的现状与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伤残医
学,2014,22(8):296-297.
[2]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
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
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3] 夏愔愔,杜昕,陈伟,等.2010年全国肺结核患病率地区差异分析
[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2):803-807.
[4] 古哈尔,司马义,赵金龙.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世界
最新医学,2017,17(25):105-106.
[5] 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6] 陈勤奋.脱氧核苷酸钠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14,(11):11-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肺结核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8.
[8] 吴文忠,周志刚.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8,14(23):49-50.
[9] 杨丽型,李学海,张建新,等.脱氧核苷酸钠穴位注射防治
乳腺癌化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7):982-984.
[10] 唐天弼,王建萍,武栋,等.咖啡酸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和
血小板下降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78-80.[11] 杨丽型,王东,李学海,等.脱氧核苷酸钠穴位注射治疗肺癌化疗
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7):602-604.
(上接第77页)
分析如下:盆底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肌肉收缩,风险较小,可以有效的改善盆底肌肌肉收缩频率,提高其收缩力度,促进盆底肌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4]。

电刺激治疗是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对盆底肌肉给予不同程度的电刺激,使肌肉进行被动性收缩,从而唤醒盆底肌肉本体感受器,达到锻炼盆底肌力的目的。

运用电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使神经肌细胞可以得到恢复,提高盆底功能。

综合上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剖宫产患者
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梅,王晓银,温琦,等.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障碍的的盆底康
复治疗近期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7,38(11):1295-1300.[2] 徐扬,刘娟,左玲,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119-120.
[3] 周静,程莉.经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不同分娩方式产
妇盆底肌力康复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08):97-98.[4] 周剑.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减退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0):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