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五——九单元学习任务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任务单
23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及估算除法
1、 6÷2= 9÷3= 8÷4=
60÷20= 90÷30= 80÷40=
2、 80÷20= 60÷10= 40÷20=
800÷20= 600÷10= 400÷20=
3、160÷20= 120÷30= 50÷10= 140÷20= 100÷50= 240÷80= 360÷60= 490÷70= 810÷90= 630÷70= 210÷30= 220÷20=
4、商场新进一批玩具,其中汽车150辆、坦克50辆、火车30辆。
(1)汽车的数量是坦克的几倍?
(2)汽车的数量是火车的几倍?
5、连一连
142÷20 350÷72 595÷21 99÷20
480÷61 295÷60 561÷80 270÷93
商小于6 商大于6
6、选择
(1)150÷29≈
A、4
B、5
C、40
D、50
(2)902÷31≈
A、3
B、30
C、40
D、50
(3)448÷48≈
A、2
B、9
C、20
D、90
7、人的血液1小时可在体内循环180周。
(1)平均每分钟在体内循环几周?
(2)一天可以在体内循环多少周?
8、估一估,哪个小组编得快?
我们一组40天编织158双。
我们二组30天编织147双。
我们三组50天编织306双。
24课题: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1.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端正!
总结: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2.火眼金睛辨对错。
说出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3.
师:你能运用这节课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25课题:除数是两位数(非整十数)的笔算除法1. 在方框中填数。
2. 竖式计算并验算。
292÷73 427÷61 354÷59 492÷82
先说一说分别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再独立完成计算。
3. 解决问题
一级枣:90千克二级枣:180千克三级枣:230千克(1)一级枣每5千克装1箱,能装多少箱?
(2)二级枣每12千克装1箱,需要多少个箱子?
(3)三级枣每18千克装1箱,12个箱子能装完吗?
26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1.先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计算。
2.(见图5):根据试商的情况,快速说出各题准确的商。
3.计算并验算。
144÷24= 272÷34= 224÷56= 739÷46=
4.(见图6)
(1)认真读题,弄清信息和问题。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图5
图6
27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2)如果每束鲜花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多少钱就可以买到65束鲜花?
28课题:回顾与整理
一、口算天地,小试身手。
360÷40= 390÷30= 600÷20= 90-63= 420÷2= 460+90= 320÷80= 43×20= 40÷4= 13×3= 540÷90= 88÷4= 二、计算下面的各题。
(带★的要验算)
240÷12= 588÷84= ★324÷44= 三、利用规律,简便计算
1.你能根据每组第一题的商写出下列各题的商吗?
2.根据“384÷16=24”,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768÷32= 192÷8= 96÷4= 384÷8= 768÷16= 384÷4= 四、综合运用,拓展提升 五、 要求:
(1)仔细读题,收集数学信息;弄清题意; (2)列式计算。
2.找规律,填一填。
420÷14=420÷7÷2=30
810÷27=810÷9÷( )=( ) 567÷21=567÷( )÷( )=( ) 我发现: 。
开往湖心岛的游轮每45分钟往返一趟。
3小时
能往返几趟?游轮限乘游客38人,往返12趟最多
第六单元任务单
29课题:路程、时间、速度
1.你会读吗?(见图3)
2.你会写吗?(见图4)
3.你会判断吗?
①李老师骑自行车行驶了15千米,这里的15千米表示的是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②刘翔的速度是8米/秒,蜗牛的速度是8米/时,两个速度相等。
③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 110 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 110 千米。
4.先说说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5.迁移挑战
问题:1.轿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它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上海?
2.客车经过路牌后2小时到达杭州,它的速度是多少?
3.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它10小时后距南京还有多少千米?如果再
经3小时必须赶到南京,它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30课题:路程、时间、速度练习
1.建构问题
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数量,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迁移挑战
3.迁移挑战.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数量,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解决问题
图1
图2
31课题:相遇问题
1.建构问题
小方和小丽同时从家出发,经过6分钟两人在少年宫相遇。
她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建构问题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车,甲火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10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
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米?
(1)先读题,找出相遇问题的关键词语。
(2)提示:先画线段图,并写出解题思路。
3.迁移挑战
4.两艘轮船同时从一个港口向相反方向开出,客船每小时行驶28千米,货船每小时行驶24千米,5小时后,两艘轮船相距多少千米?
第七单元任务单
32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1.
(1)说一说:上图中物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你想买哪种饮料?买几瓶?要花多少钱?
(3)小红买的是梨汁,她列出的算式是5×6=30(元)从这个式子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3.小丽要买9支康乃馨送给妈妈,现有两种包装:一种是单支装的23元/支;一种是一束9支装的共189元。
你觉得怎样买合算?
33 课题三步混合运算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6×12+15×20 42×16-32×16 250÷5-90÷6
58+37×40÷8 18×25÷5-64 248÷8-5×6
(1)先让学生说一说或者标出每道式题的计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进行订正,引导学生总结出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积累运算经验。
(巩固建构任务,目标1)
2.火眼金睛辨对错。
指导学生辨别对错,明确运算顺序,并教育大家要细心计算。
(挑战性任务目标1)
3. (见图4)
图
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对于学困生,可以指导他们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合成综合算式解答。
(挑战任务目标2、3)
4、关于三步混合运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反思提问任务)
34课题: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1.基础练习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20÷(5+4)×3 (420+210)÷9×4 60-(65-23)×25 150÷(76-31)÷3
(巩固建构任务,目标2) 2、提高练习
先比一比每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先让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进行计算。
最后,比较计算结果,体会算式中小括号的作用:小括号在算式中位置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挑战任务目标2) 3、解决问题 (1)(见图2)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寻找解题思路。
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要求尽可能列综合算式解决。
(6+15)×18+122
全班汇报,交流订正。
着重分析综合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2)(见图3)
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列综合算式:84+84÷4×3或84÷4×(4+3)
(挑战任务目标1)
4、关于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反思提问任务)
图 2
图3
35课题: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先比一比每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通过比较算式和计算结果,体会算式中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括号在算式中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运算结果也不同。
(巩固建构任务,目标1)
2.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80÷[(76-28) ÷4] [70-(82-60)]×25
42×[169-(78+35)] 72÷[960÷(245-165)]
练习时,需要学生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进行计算。
(挑战性任务目标1)
3.(见图4)
图4
(1)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寻找解题思路。
(2)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要求尽可能列综合算式解决。
(3)全班汇报,交流订正。
着重分析综合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挑战任务目标1、2)
4、关于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反思提问任务)
36课题:混合运算单元整理复习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000-45×24+96 42×76+42×24
100÷5+120÷6 540-36× 22÷9
48×(103+97)-231 186÷【(160+200)÷60】
2.超市新进8箱鸭蛋,每箱120只。
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只,剩下的每12只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3.种植了120米冬青,每米种14棵。
种植了80米黄杨,每米种15棵。
一共要运300吨木材,已经运来了12车。
木制栏杆75元一根,先运来140根,又运来了120根。
(1)冬青比黄杨多种了多少棵?
(2)剩下的木材还要多少车才能运完?
(3)买木制栏杆一共需要多少钱?
4.关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收获?
第八单元任务单
37课题:条形统计图
1.根据小组统计的数据,完成班级数据的整理。
2.各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的相隔时间统计如下。
(1)一格表几年?
(2)各个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的相隔时间分别是多少?
英国()年法国()年美国()年苏联()年中国()年(3)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3.实验小学某班同学原地投篮情况(每投10次进球数)统计如下。
(1)观察:横轴表示(),纵轴表示()。
(2)分析这个班同学的投篮情况。
4.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就“自己最喜欢玩的地方”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见图5)
(1)从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去()玩的同学最多。
(3)如果班上有一名同学星期天去游玩了,他可能去()玩。
(4)如果有两位老师带全体同学到公园和游乐场去玩。
公园门票是5元/人,游乐场是25元/人,一个需要多少元?
38课题:条形统计图
一、基本练习
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1格代表多少公顷?
2.2011年的造林面积是2010年的多少倍?
3.你知道植树造林的好处吗?
二、思考:用1格代表多少合适?
2007—2011年平安车行汽量销量统计表
下图是一格代表50万辆和一格代表100万辆的统计图,请对比选择,一格代表( )辆更合适。
三、概括提升
1.同样是一个格,为什么表示的单位数不一样呢?
数量不同,每格表示的单位数不同。
要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每格表示( )。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辆数(万辆)
183
201
234
325
444
2.今天学习的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一格代表()的条形统计图。
39课题:植树问题
1.路灯问题:50米的小路上每隔10米安装一个路灯(两端都安),一共需要安装多少个路灯?
思考:这里()相当于树?()相当于间隔。
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情况。
列式解答:
2.千纸鹤问题:10米长的绳子,每隔1米1只千纸鹤,一共有多少只千纸鹤?
思考: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情况
3.路锥问题:两个篮球架距离是28米,每隔4米要一个路锥,一共需要多少个呢?思考: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的情况。
4.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植树问题的例子,你能试着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吗?
40课题:单元整理复习
1.调查本班20名同学吃早餐的情况,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学生分组对吃早餐的情况进行调查。
(2)将各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完成统计图。
(3)观察统计图,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
2.出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中国人均水资源是多少立方米?与世界其它国家比较,你有什么感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一条走廊长32米,每隔4米放一盆花,两端都要放,一共需放多少盆花?
(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4.把一根木头锯乘5段,每锯断一次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木头一共需要多少分钟?(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5.为保护一棵古树,园林处要为它做一个长30米的圆形护栏。
如果每隔2米打一个桩,一共需要打多少个桩?
我思考,这个问题属于()的情况。
所以个数=()列式解答:
41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回顾整理任务单
1. (1)一个数的亿位、万位和千位都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2)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2. (见图3)
图3 (1)写出_____上的数,并把它们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写出上的数,并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 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是10亿,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4.□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0□710≈21万 20□710≈20万
□5643≈10万□38888000≈3亿
42课题:“数的运算”的整理复习任务单
1.填一填,选一选。
(1)350×40积的末尾有()个0。
(2)估算203×18,下面()结果比较合理。
(选序号)
①6000 ②89994 ③4000
(3)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①扩大10倍②扩大100倍③扩大20倍
2.一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新安小区有这样的草坪830平方米,每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3.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少
双一次性筷子?(按30天计算)
4.实验小学四年级有18个班,平均每班34人。
阶梯教室有800个座位,能坐下全部同学吗?
5.凤凰山景区门票是125元。
一个旅游团有67人,准备7000元买门票,够吗?
43课题:“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任务单
1.一共卖了多少钱?(见图1)
2一题多变:
?元/套25套
一共1350元。
50元/套12套
3.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
4.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某地向相反的方向开出,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9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
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
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9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
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4课题:“线和角”的回顾整理任务单(一)基本练习
1.认一认。
课件出示(见图4),写出下列各图形的名称。
2.你能从下图中找出平行、相交和垂直的线段吗?(见图5)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见图6)
(二)综合练习
1.(见图7),哪些线段互相平行?哪些互
相垂直?
2.请你设计一幅图案,然后说说哪些线段互
相平行,哪些线段互相垂直。
3.(1)分别画出50度、90度、145度、180
度的角。
(2)画一组平行线。
以平行线间的距离为边长,在平行线间画一个正方形。
(三)拓展练习
1.图8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
图8
2.图9是人行道路线。
如果从A点穿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图9
45课题:“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任务单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动物速度统计。
下面是5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1)每格代表()千米。
(2)()比鸵鸟跑得快;()比鸵鸟跑得慢。
(3)如果赛跑,()跑第一,()跑在最后。
2.我国5座名山统计。
我国5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海拔(m)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图中的1格表示()米。
(2)看统计图,给5座名山海拔高度从高到矮排序。
(二)综合练习——运用新知
1989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密度如下表。
洲别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11 102 16 17 21 3
图 4
1.从1989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密度统计表中,你能看出什么信息?
2.制作统计图。
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中横轴反映的是什么?纵轴反映的是什么?
在纵轴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是多少?也就是纵轴每一格表示多少?
3.分析条形统计图。
①亚洲人口密度约是非洲人口密度的多少倍?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实践活动: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__年级__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情况统计表年月
颜色合计红黄蓝绿白黑紫
人数
1.调查了解: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并在统计表中记录调查的数据。
2.分析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代表多少?
3.绘制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