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物理核心考点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物理核心考点试题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与螺线管在同一平面内,条形磁铁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C,则( )
A.匀速运动过程中,电流计的示数不变
B.加速过程中电流计的示数比匀速过程的小
C.加速和匀速过程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相同
D.加速和匀速过程螺线管所在回路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第(2)题
当月球进入月夜,表面温度会降低到,“玉兔二号”失去动力源——太阳能,此时“玉兔二号”依靠核电池的热量来抵御月夜的寒冷,核电池将衰变释放的核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衰变方程中的为电子
B.比多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C.比的比结合能大
D.10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还剩50个
第(3)题
厦门大学天文学系顾为民教授团队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积累的海量恒星光谱,发现了一个处于宁静态的中子星与红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22日发表在《自然天文》期刊上。

则此中子星绕O点运动的( )
A.角速度大于红矮星的角速度B.线速度小于红矮星的线速度
C.轨道半径大于红矮星的轨道半径D.向心力大小约为红矮星的2倍
第(4)题
下列仪器所测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B.
C.D.
第(5)题
下列有关四幅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线圈中的磁场能在增加
B.图(2)中变化的磁场周围存在电场,与周围有没有闭合电路无关
C.图(3)中若B线圈不闭合,S断开时延时效果还存在
D.图(3)中电子的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粒子性
第(6)题
如图所示,两等量同种点电荷+q(q>0)固定在菱形的两个顶点A、C上。

E、F是该菱形对角线AC与其内切圆的交点,O点为内切圆的圆心,a、b、c、d四点为切点。

现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E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D、O、B三点的电势相等
C.点电荷在从E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点电荷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
第(7)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导热汽缸内A、B两部分气体由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厚度不计)隔开,活塞与汽缸光滑接触且不漏气。

初始时两侧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压强均为p,体积之比为。

现将汽缸缓慢转动,当转到竖直位置放置时,A、B两部分气体体积相同。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活塞的质量m为( )
A.B.C.D.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202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通过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相连,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设1和2之间弹簧的弹力为,2和3之间弹簧的弹力为,……,2022和2023之间弹簧的弹力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水平面光滑,从左到右每根弹簧长度之比为1∶2∶3∶…∶2021∶2022
B.若水平面粗糙,撤去F的瞬间,第2000号小球的加速度不变
C.若水平面光滑,
D.若水平面粗糙,
第(2)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落器着陆于火星表面。

着落器的着陆过程简化如下:首先在距火星表面高为h处悬停,接着以恒定加速度a竖直下降,下降过程火箭产生的反推力大小恒为F。

当四条“缓冲脚”接触火星表面时,火箭立即停止工作,着落器经时间t速度减至0。

已知着落器的质量为m,火星半径为R(R>>h),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的质量约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C
.火箭反推力对着落器所做的功约为
D.着落器对火星表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约为
第(3)题
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s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a、b、d是波上的三个质点。

图乙是波上某一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为4m/s
B.图乙可以表示质点d的振动
C.在0~0.25s和0.25~0.5s两段时间内,质点b运动路程相同
D.质点a在t=1s时位于波谷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利用图甲装置可以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装有两个光电传感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

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

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分别经过光电传感器1、2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需将气垫导轨左侧___________(选填“调高”或“调低”)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___________mm
(3)若图乙是正确操作所得图像,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用d、t1、t2和t表示,且t1、t2均远小于t)
第(2)题
小王同学要测量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 .电流表(量程2A ,)
B .电流表(量程100mA ,)
C .电压表V (量程3V )
D .定值电阻(阻值为0.4)
E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
G .开关及导线若干
(1)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电流表选用______(填“”或“”),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填“”或“”)。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___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I ,作出U -I 图象,如果测得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为a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
,则这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内阻______。

(用测得的量及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3)小王同学发现改接一条导线,可以避免因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请在原电路要改接的导线上打“×
”,并在该图上画出改接后的导线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放射性元素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可以用来判定古代生物体的年代,通过测量粒子在电磁组合场中的运动轨迹和出现位置可以进一步研究
在进行衰变过程中产生电子的出射速度,位于S
点的静止核经过衰变可形成一个电子源,将过程简化为:设定该电子源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发射电子。

如图所示的空间中,虚线下方存在方向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为的匀强电场,虚线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其中电子源和虚线边界距离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电荷量为,不计电子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若已知放射出的新核质量为,新核的动能为,且衰变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为粒子的动能,写出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2)若在虚线上放置一个足够长的挡板,其可以吸收所有从下方射入的电子,并检测到从同一时刻出射的电子到达挡板的最
大时间差
,求电子出射速度。

(3)现对电子源出射方向进行限制,使电子只能水平向右射出,并在虚线上距离O 点为d 的Q 点放置一个粒子接收装置,最终Q
点可接收到电子,求电子出射速度的可能值
第(2)题
如图所示的空间,存在一个上下具有一定宽度、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水平向里。

将边长为、质量为、电阻为
的正方形导线框,从距磁场下边界高度为的位置,以速度大小为竖直向上抛出。

已知导线框向上能够穿过磁场。

当导线框竖直向下又运动到初始位置时,其速度大小为。

整个运动过程中导线框不发生转动,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求:
(1)线框从开始运动到又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2
)线框在下降阶段,当边离开磁场前的瞬间,导线框中的电流大小。

第(3)题
如图所示,长为L=20m的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为v=5m/s。

某时刻将滑块A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同时滑块B以大小为v0=10m/s的初速度从右端冲上传送带。

一段时间后两滑块发生碰撞,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

已知滑块A、B的质量均
为m=2kg,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两滑块可看作质点,试求:.
(1)从滑块B滑上传送带到两滑块相遇所需时间;
(2)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由于两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而多消耗的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