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无罪案例裁判要旨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诈骗罪无罪案例裁判要旨统计
咱来唠唠合同诈骗罪无罪案例裁判要旨的那些事儿。
一、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方面。
1. 有履约能力且积极履约。
有些案子里啊,被告虽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波折,但实际上他是有能力去履行合同的。
比如说,有个企业跟人签了供货合同,中间因为物流出了点意外,货物晚到了几天。
但是呢,这个企业一直在积极协调,有足够的货源和资金,也在想办法尽快把货物送到。
法院就认为,这就不能说他主观上想非法占有对方的钱财,所以判定无罪。
这就好比一个人答应请你吃饭,路上车坏了晚到一会儿,但他兜里有钱,也一直想请你,那就不是骗你。
2. 资金用途合理且未逃避债务。
还有这样的情况,被告拿到钱后,虽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去用这笔钱,但是他把钱用在了合理的地方。
比如说,一个搞工程的人签了个合同,收到预付款后,没有先买合同里说的特定材料,而是用来支付了之前工程的工人工资。
但是他一直跟对方沟通这个情况,也没有打算赖账或者跑路。
法院就觉得,他不是想非法占有这笔预付款,只是资金周转的临时安排,所以判他无罪。
这就像是你借了朋友的钱准备买书,结果先用去交水电费了,但你告诉朋友情况并且很快就会还钱一样。
3. 合同变更后积极履行新约定。
在一些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可能协商变更了合同内容。
被告按照新的约定积极努力地去做了。
例如,本来是要提供某种型号的设备,后来双方商量换成了另一种更先进的型号,被告虽然在前期筹备上遇到点困难,但一直在努力按照新合同来。
法院就判定这不符合合同诈骗罪主观上非法占有的目的,毕竟人家在积极适应新情况履行合同呢。
这就像你和别人约好去看电影,后来改去看演唱会了,人家也在努力准备去看演唱会,就不是骗你说看电影然后跑了。
二、客观无诈骗行为方面。
1. 合同条款存在争议而非欺诈手段。
有时候啊,双方签的合同条款不太明确,在履行过程中就产生了分歧。
这可不能直接说是一方欺诈另一方。
比如说,一份关于土地租赁的合同,对于土地使用范围的描述有点模糊。
承租方在使用土地的过程中,出租方觉得承租方越界了,就告承租方合同诈骗。
但是法院调查后发现,其实就是合同条款没写清楚,承租方也不是故意要多占土地来骗出租方的钱,只是理解上有差异,所以判承租方无罪。
这就好比两个人分苹果,没说清楚是按个数分还是按重量分,有点小矛盾,但不是一方骗另一方苹果。
2. 正常商业风险导致的履行不能。
在商业活动里,有很多风险呢。
有些被告被指控合同诈骗是因为合同没履行完,但是其实是正常的商业风险搞的鬼。
就像一个做外贸的公司,和国外客户签了订单,结果因为汇率突然大幅波动,成本增加,货物不能按时按原价供应。
这个公司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也没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来骗对方的钱。
法院就会认为这是正常商业风险下的履行不能,不是合同诈骗。
这就像是你种庄稼,本来预计收成很好能卖钱还账,结果突然下了一场冰雹,收成不好,但你没有骗债主的心思。
3. 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债务纠纷误认诈骗。
还有一种情况很常见,就是本来是有真实交易的,后来因为钱没结清或者货物有质量问题之类的,双方闹起来了。
一方就可能气去告另一方合同诈骗。
比如说,一个供应商给工厂供了一批货,工厂觉得货物有小部分瑕疵,就扣了一部分货款没给。
供应商催款,工厂就说供应商合同诈骗。
法院一查,发现就是普通的债务纠纷,有真实的供货交易,只是在质量和货款结算上有矛盾,不是供应商故意骗钱,所以判供应商无罪。
这就像你去饭馆吃饭,觉得菜有点咸,就不想付全款,饭馆老板来要钱你不能说老板骗你钱,就是个小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