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造纸术(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 维纸,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 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 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 纸的渊源。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 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 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 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 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染色加工织成绫、罗。锦、绢。印度绸薄如蝉翼,精美异常。
除了丝之外,古代中国传入印度且对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还有纸和 造纸术。

9
造纸影响
在古代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用木板和竹片,更 多的是用烨树皮和贝叶。在梵文古典著作里常 会见到“白桦树皮”这个字,最初是书写材料 的意思,中国纸输入后,人们便用这个字来称 呼纸,可见桦树皮应用之广;贝叶是一种棕榈 树叶,大而且长,古代印度人在树叶上面写字 、抄经 。

影响四
考底利耶据说生于公元前 四世纪,是孔雀王朝(古 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建 于公元前321年,约公元 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 代)月扩大王的侍臣。
8
造纸影响
这说明,最晚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便已输入印度。另外,从梵文的许 多字中也可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对蚕丝的认识要比希腊人和罗马人准确得 多,因为他们知道丝是虫子吐的,丝是茧(旧n)抽成的。
汉突论种学不
麻破:古研是



1990 8 18 22 20
家上举
头,书书发发造
生把外故元
,专行
及并写上明明纸
年他著天兴
中 国
家 一
的 国


敝不需说的的术 布便要:。长是

份向作下元 。汉,咸年

是致际月 伦
。于裁“主期我 籍
和都称, 籍
造认造
鱼人好自要以国
帝据‘奏
纸定纸日
网。的古依来古
13
第四章
发明者争议
14
发明者争议

纸性只纸究最因
,的有进所早考
而改蔡行(的古 蔡
否革侯科现纸发 定和纸学中”掘 蔡创才的国一出
侯 纸
伦新是化制说西
造,真学浆。汉
纸因正分造后麻
的此的析纸经纸
功不纸和研轻,
绩能。化究工业
。因蔡验院业界
考伦结)部有
古的果对造着
发发得发纸“
掘明出现工蔡
出具的的业侯
西有结几科纸
5
基本内容
历史评价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 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 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 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国 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基本操作
远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
12
造纸方法
01
磨木纸浆
利用机械碾磨力以取得木材纤维, 又称为机械纸浆(mechanical pulp ),主要可再分为一般机械浆、精制 机械浆、热磨机械浆等。
02
化学纸浆
利用化学法将纤维与木质素分开以取 得木材纤维,主要可再分为苏打浆、 亚硫酸盐浆、硫酸盐浆等。
03
半化学纸浆
结合机械法与化学法之制浆方式, 可再分为中性半化学浆、冷苏打浆、 化学机械浆等。
四 大 发 明
造纸术
1
CONTENTS
目 录
01 基本内容 02 造纸影响
03 造纸方法 04 发明者争议
2
第一章
基本内容
3
基本内容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 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 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 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 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 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 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 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 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 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 赫蹏或方絮。
东汉时蔡伦在京师洛阳任尚方令期间 。经常到洛阳近郊(今洛阳偃师区缑 氏镇附近)收集制作材料,创造了以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的 造纸术。造纸术后来从都城洛阳向其 他地区传播。
4
基本内容
造纸术既方便了人们书写,又促进了文化传播。 公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造纸术 传到欧洲各国,造纸术的广泛传播,对人类文 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10
第三章
造纸方法
11
造纸方法
斩竹漂塘
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 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 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 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 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 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 为成品。
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 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上专家一 致认定:蔡伦是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国是 造纸的发明国。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 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 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现中国 制浆造纸研究院)曾对发现的几种古纸 进行科学的化学分析和化验结果得出的 结论:只有蔡侯纸才是真正的纸。
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
6
第二章
造纸影响
7
造纸影响

影响一
造纸术既方便了人们书写 ,又促进了文化传播。公 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 ,

影响二
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到欧 洲各国,造纸术的广泛传 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 展起到重大作用。

影响三
中国丝也传进了印度。最 早的记录是在印度的古书 中找到的。在印度政治家 、哲学家考底利耶 (Kautilya)的《政事论》( 又译《治国安邦术》)一 书中有cinapatta一字, 意思就是“中国的成捆的

贰 在丝传入印度之前,古代印度人民的衣料只有棉衣、羊毛、鹿皮等。印度

古代可能有野蚕丝,但一直到唐代,丝还很少被采用。中国丝的传入给古加源自代印度人民增添了新的衣服材料。


叁 到了宋代,靠近两国通商口岸一带的印度人,已经可以穿丝制衣服了。当

然,古代中国输入印度的不只是丝织品,而且也有生丝,印度人再把生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