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经方小柴胡汤一方化栽通治疗各种感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经方小柴胡汤一方化栽通治疗各种感冒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方组】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柯韵伯曰: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不仅善治少阳经证,以解半表半里之邪,且善治太阳表证,以祛在表之邪。
)
本方既为少阳病之主方,理当出于少阳病篇,而《伤寒论》中却出在太阳中篇,可见本方原可治太阳病,为太阳与少阳统治之方。
古人云:若无虚,风寒小能独伤人。
外邪之人,必因卫气不足,肌表失于固密,所以体虚之人(包括老年人在内),更易感冒,而小柴胡汤却为虚人及老人感受风寒最为的对之方。
或曰: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别,当于解表药中,或辅益气,或辅养血,或助阳,或滋阴,分别施治,
何以竟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
对此刘渡舟教授曾经解释曰:“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
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加减法:
体虚易感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气虚加人参、黄芪血虚合四物汤
阴虚去半夏加生地黄、玉竹阳虚去黄芩加桂枝、制附子
风寒:加荆芥、防风。
风热:加金银花、连翘。
温燥:加桑叶、杏仁。
凉燥:加紫苏叶、杏仁。
咳嗽明显加桔梗、枳壳、杏仁、浙贝母。
因寒闭咳嗽合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咽喉肿痛加僵蚕、牛蒡子、浙贝母。
痰湿重者合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
食积中阻合保和丸(连翘、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莱菔子等)腮腺炎加石膏、葛根、板蓝根。
湿重加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饮聚加干姜、细辛。
看完本文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
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查看
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 | 各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