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管理研究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5778e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4.png)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行政管理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
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也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进行探讨。
二、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1、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政府机构庞大,层级较多,这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
过多的层级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周期过长,难以迅速应对各种问题。
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现象,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2、行政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政府在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规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行政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导致执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一些行政法规与实际情况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行政审批制度落后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效率低,这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一些审批环节存在不透明现象,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
4、公务员素质参差不齐公务员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效率。
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等。
这导致了政府部门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捉襟见肘,影响了行政效率。
三、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建议1、优化政府机构设置针对政府机构庞大、层级过多的问题,建议精简政府机构和层级,减少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中间环节。
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职能交叉和重复工作。
通过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可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
2、加强行政法规建设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需要完善行政法规体系。
具体而言,应制定更加具体、明确的行政法规,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和更新行政法规,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还要加强对行政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行政管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论文
![行政管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268d0b0b4e767f5acfce8c.png)
西北民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姓名:吕方琴学号:教学单位:培养方式: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7 年 5 月目录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4)(一)行政管理的概念 (4)1、对于行政管理概念的不同理解 (4)2、说文解字中关于行政管理的解释 (4)本文所称的行政管理的概念 (4)(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 (5)1、系统原理 (5)2、人本原理 (5)3、动态原理 (5)效益原理 (5)(三)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6)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7)(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7)1、行政管理体制涵义的几个要点 (7)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7)3、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8)(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及必要性 (9)1、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 (9)2、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9)3、确立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重要作用的几个方面 (10)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1、当前政府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易出现的问题 (11)2、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11)3、行政管理体制的落后阻碍了改革的步伐 (11)4、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透明度不高 (11)(二)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1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14)2、深化改革的重点 (14)3、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14)3、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措施 (14)4、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14)摘要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的形势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对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使之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看法
![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8c39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9.png)
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看法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系列行政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
中国的行政管理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关注和重视。
中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特点是在对传统行政的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我们的行政管理理论在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重塑和创新,不断拓展和深化,使我国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平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动力。
在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引领着行政管理理论的主流思潮。
在这一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行政管理理论观点,如公共行政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派、法治行政学派、公共政策学派、公共组织学派等等,这些理论观点为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从中国的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来看,早在古代,我国的一些政治思想家就曾经对政府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论述。
如《论语》中孔子曾说过“政之在行”、“行有果”,提出了政府官员的廉洁、公正等要求。
再如《尚书》中的“大禹治水”、“大禹三访”,同样体现了古代政府官员的勤政为民、追求公益的治理理念。
这些古代政治思想大大促进了我国政府管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经历了殖民、战争、内乱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我国在20世纪初期的政治生活与社会变化引发了人们对行政治理与行政改革的深切思考。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了较早的国家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早期以《政治学概论》等著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的著作。
再如上世纪40年代初,国民政府考试院正式组织全国性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实施了我国行政管理全方位的培训课程,并发表了许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著作,这正是对中国行政管理理论的正式研究。
在以往的行政管理研究发展过程中,可知“政府论”已成为一种科研攻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
行政管理体制研究(7篇)
![行政管理体制研究(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6c89eb84ae45c3a358cc7.png)
行政管理体制研究(7篇)第一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摘要]在社会经济开展的转型过渡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化。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分析了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发现建设公共行政体制、实现民主法治管理、落实合理分权制度、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和优化行政管理结构这5项内容将成为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0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发生改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行政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开展,从而使其公信力得到提升。
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促进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设公共行政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明确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目标,还要突出公众的意识,以便行使公共权力,继而使社会公共需求得到满足。
为此,要加快公共行政体制建设,以便建立能提供公共效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
在该体制的管理下,政府将执行公共意志,并且从事公共事务。
通过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建设公共行政体制的目标,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打下根底,使政府尽快完成职能转变,继而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实现民主法治管理以民主为根底进行公共行政体制建设,需要依靠法律提供保障。
所以,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
从基本上来讲,只有实现民主才能够使公众形成公共意识。
而在民主监督和公民授权之下,政府权力的公道性才能得到保障。
近年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展,我国一些地区实现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从而为民主法治管理的实现打下了良好根底。
为了落实该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便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效劳等目标。
在此根底上,政府管理才能够转变成民主法治,政府行政的科学性也将得到增强。
因此,实现民主法治管理,是确保人民能够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能够为民主政治的开展打下根底。
(完整版)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综述
![(完整版)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dbd0ee314791711cd7917a1.png)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对实践的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同时,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已是迫在眉睫.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是中国行政管理学界的理性选择和使命,也是中国行政实践的现实需要和渴求。
一、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
继承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行政管理实践和思想,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至今仍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实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专家学者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合理借鉴吸收了西方行政管理学研究成果,不断追踪国际上关于行政领域的新理论,对中国现实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对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总结,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行政管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空前繁荣和兴旺。
2.中国行政管理学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迄今为止,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和新兴的学科.在中外行政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学研究内容进一步系统化和专门化,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和议题。
随着中国全方位改革,中国行政管理学努力把中国行政改革现实问题作为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着重研究中国行政的规律和特点,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行政改革的步伐。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积累了一整套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特有的模式,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打下了基础.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是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性选择和使命趋势,也是中国行政实践的现实需要和希望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建设是指立足对本国或本地区的行政实践思考,透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而谨慎地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以指导行政实践的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活动过程。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是完善行政管理学自身学科体系的需要,是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行政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的生产和发展,为行政管理学发展提供驱动力;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行政实践的现实需要,中国行政实践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理论加以指导.相反,中国特有的行政现实又推动着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向前发展,为行政管理学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素材。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e0049a3b3567ec112d8a74.png)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改革;体制;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政府职能转变较慢。
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没有优化组织结构,反而使组织结构更加复杂,难于处理。
行政改革中的机构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在机构设置方面往往都缺乏理论依据,没有理论和经验指导,就开始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手术。
改革中还会割裂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在改革中还常常把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模式割裂开来。
并且在改革时组织结构改革的法制化、规范化较低。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来讲,我国的政府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行政效率低下。
审批项目过多,办事程序繁琐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各个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不具体,行政权力分解过细,一个企业技改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审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除个别环节外,大多数部门的手续甚至更多,这么多的审批环节,这么繁琐的手续,其行政效率低下,可想而知。
此外,管理手段落后也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2.我国政府运行监督不到位,存在很多弊端。
我国政府运行监督不到位,存在很多弊端,在行政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也采取了行政公开、增强政府运行透明度的举措,然而,政府的很多做法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尚未制度化,在实际操作上,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大。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70b3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f.png)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一、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概述行政管理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组织结构、权力运行体系、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整套行政管理规范和规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有序的行政管理制度。
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结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政府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
在政府组织结构方面,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合理,职能鲜明,职责清晰,协调配合。
在政府权力运行体系方面,我国的政府权力分工明确,各级政府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了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
在政府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方面,我国的政府管理程序规范、程序公开和程序透明,管理方式科学、有效和高效。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向现代化、法治化、效率化和公正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有:一是行政管理负担重,权责不清。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相对分散,导致政府管理过于庞杂,管理程序繁琐,管理效率低下。
二是行政管理违法用权问题突出。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以及滥用职权的现象。
三是行政管理方向不清晰。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政府管理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工作效果不好的问题。
四是行政管理服务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低下。
五是行政管理过程不透明。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缺乏公开透明的问题。
这些问题和挑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政府管理效率和政府形象,需要不断加强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向现代化、法治化、效率化和公正化方向发展。
三、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与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向现代化、法治化、效率化和公正化方向发展,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法治,提高效率,建立公平和公正的政府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最后修改
![浅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最后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4631fd0eb52acfc788ebc900.png)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浅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学生姓名专业行政管理层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习中心成绩摘要本课题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的问题,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其中的原因。
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改进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从问题到解决办法的处理程序我们能更好的帮助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从而对行政体制改革和科学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是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有着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策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述 (3)1.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3)1.2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 (3)1.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基础 (3)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2.1行政组织法规不完善 (4)2.2行政监督不够 (4)2.3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 (4)三、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5)3.1完善行政法规和组织立法 (5)3.2加强行政体系建设和提升 (5)3.3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5)3.4组织工作的实施 (5)参考文献 (6)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述1.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体制管理改革并不像其他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的发展,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我国经济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的变换的今天。
行政体制改革法制化的不配套和不完善。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在改革的道路上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国外的一样的迅捷的开展。
出现了波动的情况。
1.2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影响行政体制改革的因素有着复杂的体系,不同的因素都会对行政体制改革产生各种的影响。
目前存在的各种高的问题使得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的问题包括行政职能转变并不彻底,审批事项依然较多,行政费用增长过快,公共事业投入不足,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难以得到根本治理,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等[6]。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bc87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4.png)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官僚制理论是指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强调权力集中、等级分明、规范化、专业化、正式化和稳定性等特征。
与此相对照的是市场化模式,强调竞争、自由、创新和灵活性等特征。
在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中,这两种模式往往存在相对的优劣势,并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背景而得出不同的选择。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在行政管理方面也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国情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官僚制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和评价。
一、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1.权力集中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该由上级向下级层层集中,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也以权力的集中为特点。
在中国,政府及其下辖机构的权力之大,可以媲美于历史上的皇权。
政府机构根据自己的职权与任务,对社会和市场进行重点干预,也会出现类似于官僚制度中的“官僚瓶颈”等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
2.等级分明官僚制理论要求每个公务员都要清晰自己的职责范围及等级关系,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类似的组织结构和职级制度。
在中国,行政机构分工明确,各部门层级分明,从而使得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更为规范。
但这也导致了职权之分、管理层级繁杂等问题。
3.规范化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的运作应该高度规范化。
这种规范化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在中国,政府机构的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法规等均十分规范,实施的行政程序也相对规范,但是这也存在着堵塞流程、繁琐手续的问题。
4.专业化官僚制理论强调的专业化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专业技能要求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担任公务员的人应该具有丰富的技能和经验,并且应该通过专业的考试和培训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这种要求在我国得到了充分认同,因此在公务员招聘、选拔和推进职业化等方面,重视政府公务员的专业化培养。
5.正式化官僚制理论要求组织中的一切职位、权力、财务等行为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操作,而这种要求也在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得到了体现。
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ab81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4.png)
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这个背景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行政管理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数据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找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面对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改革的对策,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挑战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问题,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
这导致了决策者无法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着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情况。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数据流转不畅造成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导致着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被大规模采集和应用,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引发数据泄露和滥用等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亟需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如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大数据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特别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7171e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4.png)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方向一、引言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是行政管理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方向,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二、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理论的探讨管理理论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各种管理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在当今社会,有不同的管理理论,比如传统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
行政管理者需要熟悉这些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2. 行政组织管理行政组织管理是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政组织管理涉及到行政机构的构建、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
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 政策制定与执行政策制定与执行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政策制定的决策机制、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等。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探讨政策执行的障碍和挑战,以及如何加强政策执行的可行性。
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方法和实践。
在绩效管理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奖惩的机制、绩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等。
5. 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关键内容。
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公共服务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实践。
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公共服务的目标和内容、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机制、公共服务的评价和改进等。
三、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1. 公共管理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也在不断创新。
当前,公共管理创新成为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公共管理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研究者需要深入探讨公共管理创新的内涵、动因、效果等,以便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研究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f51570a417866fb84a8ed8.png)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研究摘要:行政管理支出作为公共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改革开放以来占我国公共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已成为导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经费使用效率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行政管理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所必需的开支,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增长过快的问题。
这种增长并不单纯的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政府职能的扩大带来的,而是由行政管理支出使用不合理造成的。
一、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总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加。
相应地,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大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总量规模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有关数据,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趋势明显。
按照当年的价格计算,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2.4%。
这一速度均高于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等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尤其是2000—2005年间的行政支出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而2005—2007年这几年间的行政支出总量又几乎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行政支出的不合理状况,急需我们加以研究探讨。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变化趋势行政管理支出总量持续增长20多年来,我国政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等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却仍然存在行政支出扩张、预算软约束化等问题。
同样,政府部门职能“越位”和“缺位”等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带来了财政预算赤字的增加也比较严重。
到2004年,行政支出已在公共支出中占到19%。
同改革开放前相比,行政管理经费迅速增长,1950年为13.13亿元,1970年为32.00亿元,1978年为52.90亿元,1985年为171.06亿元,1995年为996.54亿元,2004年达到4691.26亿元。
行政管理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研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d3c90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f.png)
行政管理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研究方向是指在研究行政管理领域时具体选择的研究方向,主要关注特定主题或问题,并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行政管理研究方向:
1. 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和效能,实现良好的治理和公共服务。
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政府绩效评估、绩效指标设计、政府绩效奖惩机制等。
2. 公共政策与决策:公共政策与决策研究关注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以及政策的实施和评估。
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政策制定过程研究等。
3. 行政创新与变革:行政创新与变革研究关注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流程再造、数字化转型等。
4. 公共治理与社会资本:公共治理与社会资本研究关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资源如何影响公共事务的治理。
研究方向可以包括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分析、公共参与等。
5. 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研究关注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和廉政建设,以提高行政机构的廉洁性和公信力。
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公务员道德教育、廉政监督、反腐败研究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行政管理研究方向,实际上行政管理领域非常广泛且多样化,还有许多其他研究方向,如行政法律、行
政与社会发展等。
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以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行政管理研究。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8867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8.png)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行政管理也愈加复杂和繁琐。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就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提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探讨其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包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办公管理等。
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信息不畅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变得更加严峻,需要更加高效的行政管理来应对。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行创新研究,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改进。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
可以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可以引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各项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企业决策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可以重视人文管理,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创新研究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方面,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一些大型企业也正在重视人文管理,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小微企业中,也有一些创新的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
这些实际案例都表明,创新研究对于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进是有效的。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1063f376a20029bd642db7.png)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 (2)(一)服务性 (2)(二)综合性 (2)(三)协调性 (2)(四)辅助性 (3)(五)政策性 (3)二、我国乡镇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3)(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二)乡镇政府管理方式落后 (4)(三)乡镇干部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4)(四)公共服务意识不强 (4)三、乡镇行政管理改革的思考 (5)(一)改革乡镇政府管理体制 (5)(二)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转变管理方式 (7)(三)提升乡镇干部综合素质 (8)(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9)参考文献 (10)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摘要]我国乡镇行政管理总体状况是好的,是积极的、上进的。
乡镇政府作为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的落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乡镇行政管理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
这些现象和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乡镇行政管理作用的发挥。
本文通过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行政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各国政府为在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都面临着适应新形势、调整政府职能的挑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末梢,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中国幅员广阔,具有广大的农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乡镇政府。
农村需要一个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乡镇政府来服务、协调和管理,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乡镇政府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10eb75804d2b160b4ec066.png)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转换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自1949年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9年的专断一压制型,1979一1990年的压制一缓和型,1990年至今的缓和一参与型。
在第一阶段,行政法严重限制了个人的自由,而现代行政法具有较高的控制行政权,因此其没有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
在第二阶段,个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社会逐渐需要控制行政权管理,自此慢慢生成了具有治理工具特征的现代行政管理法。
在第三阶段,个人自由空间进一步扩大,使个人和国家的对抗逐渐缓和,个人也参与行政过程,使行政的目的性、合法性大大提高。
现代行政法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制度,改造了原来的行政管理之法,管理行政之法取而代之。
一、专断一压制型(一)专断一压制型的基本特征在1949-1979年间,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国家动员广大群众不断发起政治运动,用暴力机器强行压制个人自由,个人也会由于压制而被动员起来成为国家特定政治目标实现的主要工具和力量。
专断一压制型行政模式实际上是指将个人自由压制到极限,态意是这种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具体表现,一是若某一决定对个人不利,并不会公布明确的理由,常常在官方发布中直接采用经研究决定的句式;二是行政权的行使缺乏程序性规则和实体性规则,常常是通过上下级命令一服从的关系控制行政权力;三是行政权力的边界比较模糊,可以无限扩张,不管是多么纯粹的独立私人空间,也允许行政权力随意进出。
在专断一压制型行政模式下,个人没有民主和自由,个人自由与权利均是国家赐予的,国家可以随时收回。
个人若想挑战行政权力,则国家必然会进一步加强对个人的压制,并不会招安个人挑战者,或者将这些挑战力量释放,绝不会协商。
因此,在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下,只有国家的批准才可拥有个人行使的权利,才可享受自由,有了国家才有个人。
L匕如户籍制度,国家制定法律把公民划分为乡下人和城里人,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体系,将乡下人局限在一块土地上,城里人局限在一个单位中,个人只有依靠土地或者单位才可以生存,国家就是利用这种无法摆脱的生存关系控制个人自由。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ccf1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4.png)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1. 研究背景“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官僚机构为核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行政程序和权限结构来实现行政管理的制度。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对政府运作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官僚制”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深入理解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和问题。
2. “官僚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官僚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 官僚机构的存在和作用:官僚机构作为国家管理和执行政策的组织体系,具有权力和资源的分配、监督和控制职能。
- 行政程序的规范化:官僚机构对行政程序进行规范化,以确保公正、透明和可预测性。
- 行政权力的分工和配备:官僚机构将行政权力分工和配备,使得不同职能部门间协调合作,提高行政效能。
- 行政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官僚机构通过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决策过程来保证行政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党的领导和政治性: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保证党的政策和方针在行政实践中得以落实。
- 行政权力的集中和垂直: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行政权力较为集中,垂直层级较多,充分体现了上级对下级的控制和指导。
- 建设性的改革和调整: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 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机制建设,以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官僚制”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官僚制”理论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 行政权力的集中和垂直方面,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较为类似于“官僚制”,但在党的领导和政治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在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方面有明显的发展,这与“官僚制”理论所强调的行政权力的垄断相比,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进步和开放。
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0e91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2.png)
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
以下是对两种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实地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以获得对行政管理中复杂现象的深入理解。
主要特点如下:- 数据收集方法:实地观察、访谈、焦点小组讨论、文件分析等。
- 数据分析方法:内容分析、主题分析、理论驱动的分析等。
- 目标:探索、描述和解释问题,获得深入的理解。
- 优点:有助于发现新现象、理解背后的原因、解决复杂问题、提供详细描述。
- 缺点:受调查者主观性影响大;结果可能难以一般化。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数值化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检验和验证假设,以获取客观证据。
主要特点如下:
- 数据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实验、案例研究等。
- 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
- 目标:验证假设、找出关联关系、预测结果、提供量化的结论。
- 优点:结果可量化,便于比较和一般化;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 缺点:无法揭示细节、难以解释复杂现象、受限于调查工具等。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也
可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混合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和分析。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3da1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内部运行和决策过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深入理解和解释现象,而定量研究方法则注重数据的量化和统计分析。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介绍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现象。
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文献综述、案例研究和观察法等。
1.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指研究人员通过与被访者进行开放性和深入的对话来获取相关信息和见解。
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选择进行个别的深度访谈或者小组讨论,从而获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深度访谈可以收集到详细的信息,并且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主观感受和背后的动因。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对研究主题的综合理解。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往往需要参考大量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综述可以掌握已有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理清研究思路。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学术数据库和期刊等渠道来进行文献综述,以获取可靠的研究资料。
3.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通过对个别或少数几个特定案例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来获取对某一现象深入理解的方法。
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政府机构、公共组织或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内部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管理实践等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
案例研究有助于揭示出现象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4.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和环境来收集信息的方法。
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参与式观察或非参与式观察,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方式。
观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真实的行为和情境,从而减少主观偏见。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化的数据来量化和统计问题的发生和影响。
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向特定的研究对象发放,收集其主观意见和行为信息的方法。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f33c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d.png)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行政管理是一门研究如何高效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而进行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并分析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文献研究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例如,通过研究行政管理学者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可以了解到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研究是通过分析实际行政管理案例,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通过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机构的管理经验,可以获得有关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行政管理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行政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二、行政管理的实践研究方法行政管理的实践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和模拟实验。
实地观察是通过亲身参与行政管理实践活动,观察和记录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参观政府机构的工作现场,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
深度访谈是通过与行政管理从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例如,可以采访政府官员或行政管理专家,了解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行政管理场景,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或研究人员扮演政府官员的角色,模拟实际的行政决策和管理过程。
三、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行政管理工作。
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而实践则为理论提供了验证和修正。
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可以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帮助行政管理者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工作。
而实践研究则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和案例,验证和修正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教学中心:内蒙古教学中心指导老师:寿震坤职称:讲师学生姓名:孙地维学号: w120700174201049专业:行政管理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 年 11 月 9 日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任务与要求:结合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及修改论文,结合实际围绕论文主题进行论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全部工作。
时间:2013年 7 月 15 日至2013年 11月9 日共 15 周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教学中心学生姓名:孙地维学号: w120700174201049 专业:行政管理指导单位或教研室: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学习中心2013年 11 月 9 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摘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拓展了全新空间,其理想目标是:作为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通过自身改革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心,由此形成所有资源的无缝隙集成、零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反应的管理体系。
电子政务肩负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以及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使命。
电子政务的持续、深入发展,将为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我国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塑造出全新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体制空间路径选择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perfec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cau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Electronic commerce refers to the use of electronic network for electronic activity, is the u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other electronic means, make the enterprise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o reduce costs, commodity trading, service trade.Electronic commerce is open and global characteristics, for enterprises to create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be at a similar cost into the global electronic market, mak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large enterprises have the same information resource,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most of our enterprise misinformation level is low, the enterpris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electronic commerce, especially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by using electronic commerce to enterprise impact.key words:Electronic commerc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luence Business management目录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电子政务将全方位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电子政务建设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电子政务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运用的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利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运用的若干建议 (6)结束语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第一章绪言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为最高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
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要素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政府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更具备了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基础、方向指南与技术准备。
作为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典范,电子政务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电子政务将全方位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改革运动波及全球,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行政管理改革潮流。
它打破了传统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尝试用新的理念对行政管理进行根本性或方向性调整,体现为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的行政模式的转换,被形象地称之为“政府重塑”、“政府再造”。
在世界性行政改革潮流形成的同时,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但必须看到,改革并没有到位,政府职能转变较慢,行政管理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行政体制、管理方式、廉洁勤政、依法行政及改革过程中视野不宽,缺乏主动性、前瞻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入WTO的必然选择。
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体制的社会形态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电子政务。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并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整个世界都面临着与信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社会转型,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多方位的压力。
传统的行政管理当然也不例外。
金字塔式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受到冲击;程度繁琐、效率低下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受到挑战。
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政府的咨询服务和政策指导,公众越来越渴望通过信息化的政府获取快捷、方便、自主的服务。
政府只有适时地调整自身的职能、尽快向新型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呼唤、满足公众的需求,将一个廉洁、高效、高水平服务、高水平决策的全新政府形象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人们发现在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 电子政务逐渐由理论研究进入应用阶段,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
行政管理作为电子政务的主体,如何应对由此引发的挑战和冲击,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正不遗余力为实施电子政务而争分夺秒的今天,在国人对信息社会、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时髦词汇以及电子商务这种崭新商务交易形式开始耳熟能详并逐渐接受之际,我们着实感受到了在我国全面推行电子政务的紧迫性。
第二节电子政务建设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挑战什么是“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行政管理模式革命,是用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是当代先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政务,可以解放行政管理能力,把颇具粗放管理方式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从高成本、低效率、以牺牲效能为代价、产生官僚和腐败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
其外在表现为行政手段的改变,其实质却是行政内涵的深化。
它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政府在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转换。
它不仅意味着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工业时代形成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流程必须再造。
就电子政务引发行政管理变革的深度和对社会信息化影响的广度而言,完全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二、电子政务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挑战,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观念、行政方式、行政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冲击和革新首先是对传统政府官员行政思维的挑战。
传统集权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官员甚至普通工作人员,拥有占绝对数量的公共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与权力相结合,容易形成官本位思维。
并且传统的权力绝对集中模式,给行政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切实的好处。
而电子政务要求公开、共享公共信息,给社会公众实实在在的知情权,这必然要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使行政管理人员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
其次是对行政方式的挑战。
传统政府部门的设置是按职能划分的,而电子政务要求以事务为中心,进行“一站式”的服务,将打破固有的工作模式,要求行政流程根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