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部编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部编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
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A. 凡•高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毕加索
【答案】A
【解析】《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
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凡•高。

凡•高是荷兰的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
术的奠基者。

他的艺术生命很短暂,但却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向日葵》系
列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向日葵》是
他的代表作。

故选A。

2.近代前夜的欧洲国家中,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为典型。

在租地农场中
常见的现象包括()
①农民没收领主土地;
②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或者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
③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农具、牲畜等资本;
④雇佣工人耕种土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的国家是英国,其中农
民没收领主土地表述与史实不符,①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①的ACD排除;②土地
所有者出租土地或者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③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
提供种子、农具、牲畜等资本,④雇佣工人耕种土地,都是在租地农场中常见的现象,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

3.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
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梵高是一位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的荷兰画家
B. 《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都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C. 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的社会图景
D.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大量的钢琴曲和弦乐曲
【答案】A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选项BCD是历史事实,选项A是历史观点,选项A符合题意。

4.12世纪大学在欧洲兴起。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上述材料说明欧洲大学()
A. 得到国王与教会支持
B. 是城市自由和自治的产物
C. 由于选拔官吏的需要而产生
D. 都是教会学校
【答案】A
【解析】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欧洲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
中心。

教皇支持大学。

上述材料说明欧洲大学得到国王与教会支持。

5.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这一
阶级力量包括()
①富裕农民
②骑士
③乡绅
④商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13、14 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
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
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6.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初期,著名画作《愚公移山》,歌曲《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流传:国人爱国,请用国货。

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广告用语,这些现象体现()
A. 商业和文艺的空前繁荣
B. 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广告策划有创意
D.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歌曲家创作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

如洗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著名画家徐悲鸿以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和旺盛的
创作热情,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
画作。

如著名画作《愚公移山》,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爱国,出现了抵
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

根据材料中“振兴国货,挽回权利”可知是当时的一个口号,反映了当时的国货意识。

这些内容凸显了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故选D;ABC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了________和手工工场。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________,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答案】租地农场, 资本主义化
【解析】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
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
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8.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的《________》是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
材的作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系列小说集《________》再现了法国19世纪纷繁
复杂的社会图景。

【答案】英雄交响曲, 人间喜剧
【解析】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
之邀为拿破仑创作的,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热情颂
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认为破坏了共和,是独
裁专制,因而一怒之下将这部名曲改名,《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
上的成熟,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系列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纷繁
复杂的社会图景。

9.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____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
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________。

【答案】市民, 资产阶级
【解析】中世纪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0.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
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

【答案】租地农场
【解析】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其他方式
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
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
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11.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________”,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

【答案】自营地, 租地农场
【解析】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
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
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