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杨万里《插秧歌》刘禹锡《插田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乙)插田歌(节选)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①,嘤咛如《竹枝》。

[注]①郢中歌:一作“田中歌”。

1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

“抛”“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

B.“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此句以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让送饭人把饭放下,赶紧回去照看好家里的鸭和鹅。

C.乙诗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D.乙诗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

16.如果说甲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乙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

请你结合诗句对乙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答案】
15.B
16.①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②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

③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鸭鹅”理解有误,应该是“要看管好饲养的鹅与雏鸭,提防他们来捣乱”。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这是描写景物的诗句,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整个田野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以优美的笔调抒写自然美景,体现劳动的轻松欢愉。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这是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美,也展示了自然生机的美与明媚春光的和谐统一。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传达出农民们劳动时毫无机心的欢乐与热情。

七、混合默写
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5)《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尊还酹江月鼓瑟吹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峥”“嵘”“稠”“萧”“酹”“瑟”“笙”“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