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物流准时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积积载率 = 货物的容积/集载可能容积 重量积载率 = 货物的重量/集载可能重量 时间积载率 = [A/(A+B)]×容积或重量积载率(A为从供应商到第一家工厂 的运输时间,B为从第一家工厂到最后一家工厂的运输时间)
(2)目的地混载
目的地混载主要是指企业物流运输车辆从一家供应商向多家企业 供应物料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一次性将多种物料收集并按时配送到 生产现场。
2. 企业配送站物流 配送站物流就是企业生产现场的中转站物流,企业的 中转站是指企业生产现场的物料配货区,在企业中简称 PC区。 配送站物流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企业生产用料根据生产 计划、生产装配的要求将物料进行分拣、组配、编序供应 生产线装配之用。
企业配送站物流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1)生产企业物料配送站的建立、选址应尽量靠近企业生产线,且配 送站物料存储区的物料、货架摆放也应与生产线工序一致,以便于物流 操作人员快速分拣、组配。这样可以减少物流的行走路线,提高劳动效 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运输车辆(配送小车)的行走方向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一致,这 样可以减少载货时间。 (3)运输车辆(配送小车)的装货顺序应与生产线卸货顺序相反,先 卸的物料后装车,以避免生产线物料配送二次装卸. (4)配货区货架零件的摆放基本按生产工序顺序。 (5)重量大的零部件放在运输车的底层,以降低运输车的重心,便于 运输,同时减小对其他零部件的挤压变形。
3. 物流时刻表
企业生产实现准时化物流供应,首先要有计划、规则,生产企业应针 对生产的需求、供应商零部件的供应情况编制生产企业准时化物流供应时 刻表。
(二)厂内物流 1. 企业生产线物流 生产线物流配送是生产用料从配送站出发到生产工位的物流过程,是
企业能否准时化物料供应,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点。 企业生产线物流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任务4.8
准时化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准时化生产是以 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拉动式”生产管理方式。企业生产 严格地按客户的需求进行组织采购、运输、加工、配送 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准 时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消除浪费,过量库存、重复采购、 迂回运输等现象都是企业生产物流过程中的浪费,准时 化管理可以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3. 企业集货场物流 集货场实际也是中转站,设计时应离配货场近。另外, 集货场的面积与混流品种、包装数量有关;混流越多,包 装数量越大,集货场的面积就越大。
四、实现准时化物流的保障
(一)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 准时化物流管理方法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种类 和数量,具体的说,就是要求供应商 小批量、频繁地进行运送, 严格遵守交货时间,还要稳定的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以便节约 检验时间,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准时化物流对供应商有自己独 特的要求标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精选少数几家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 进行交流、协调合作 3. 搞好供应商的培训 4.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选择
(1)企业生产线设计应紧凑,生产线布局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生产物流的 效率与速度,生产线过于分散势必造成物流距离过长、物流配送车次增加, 操作人员增加。
(2)生产线的物料配送的物流量,各路线的配送小车行走时间应均衡, 物流人员的工作量应大致相等并且满负荷生产配送。这样可以使物料的配 送标准化、生产物料配送质量可控。
(二)顺畅的信息沟通
准时化物流的实施必须以顺畅的信息交流为基础,大量的工作要跨 企业、跨组织、跨职能进行协调。各个企业、部门必须全面、准确、动 态地把握散布在各个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为根据随时 发出调度指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战略。物流信息系 统是支撑准时化物流全过程管理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准时化物流信息系 统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4点:
一、什么是准时化物流
准时化物流是指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 资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 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 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它强调只在必要的时间,供应必要 数量的必要产品。具体是指,上游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 确及时地满足下游产品生产的需求,除了数量和质量之外, 强调的是时间既不能超前或提前,也不能滞后或落后。无论 是在上游生产之后还是在下游生产之前都不应存在超出规定 的或者不合理的库存。
(3)出发地混载
出发地混载主要是指车辆出发时物料进行混载,多家供应商向一 家企业进行供货。其特点是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率,降低供应商的成 本。
2. 中继物流
当供应商距离厂家比较远,而且供应商之间较近时,可采用中继物流 的运送方式,其中中转站在供应商与厂家之间距离供应商较近的地方建立, 供应商与中转站之间的运输属于支线运输,中转站与厂家之间的运输属于 干线运输。
二、准时化物流的特点
(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二)准时性 (三)准确 (四)快速 (五)零库存 (六)信息畅通 (七)团队合作
三、准时化物流的组成
准时化物流包括厂外物流和厂内物流。 厂外物流是指供货商或工厂与工厂之间的物流,可 分为采购物流外制品和工厂之间物流内制品; 厂内物流则包括车间之间物流、生产线之间物流和 受入物流,受入物流包括生产线物流、配货场物流和集 货场物流。
(一)工厂间物流 工厂间的物流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混载、中继物流、物流时刻表三种形式。
1. 混载 混载是指一次配送中实现向多个供混载和出发点混载二种方式。 (1)积载率
混载可以有效提高积载率。积载率可分为三种:容积积载率、重量积载 率和时间积载率。
(3)利用物流山积表均衡每位物流配送人员的作业时间,并使其 满负荷,以达到少人化的目的。
(4)体积较大的物料在生产现场应尽量分散摆放,尽量减少装配 线操作者的行走距离。体积较小的物料应尽量采用货架码放,操作者 可以一次拿到多样物品,提高生产装配效率。
(5)重量大的零部件放在货架底部,以降低整个货架重心,提高 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延长器具使用寿命。
(2)目的地混载
目的地混载主要是指企业物流运输车辆从一家供应商向多家企业 供应物料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一次性将多种物料收集并按时配送到 生产现场。
2. 企业配送站物流 配送站物流就是企业生产现场的中转站物流,企业的 中转站是指企业生产现场的物料配货区,在企业中简称 PC区。 配送站物流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企业生产用料根据生产 计划、生产装配的要求将物料进行分拣、组配、编序供应 生产线装配之用。
企业配送站物流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1)生产企业物料配送站的建立、选址应尽量靠近企业生产线,且配 送站物料存储区的物料、货架摆放也应与生产线工序一致,以便于物流 操作人员快速分拣、组配。这样可以减少物流的行走路线,提高劳动效 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运输车辆(配送小车)的行走方向与生产线的运行方向一致,这 样可以减少载货时间。 (3)运输车辆(配送小车)的装货顺序应与生产线卸货顺序相反,先 卸的物料后装车,以避免生产线物料配送二次装卸. (4)配货区货架零件的摆放基本按生产工序顺序。 (5)重量大的零部件放在运输车的底层,以降低运输车的重心,便于 运输,同时减小对其他零部件的挤压变形。
3. 物流时刻表
企业生产实现准时化物流供应,首先要有计划、规则,生产企业应针 对生产的需求、供应商零部件的供应情况编制生产企业准时化物流供应时 刻表。
(二)厂内物流 1. 企业生产线物流 生产线物流配送是生产用料从配送站出发到生产工位的物流过程,是
企业能否准时化物料供应,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点。 企业生产线物流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任务4.8
准时化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准时化生产是以 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拉动式”生产管理方式。企业生产 严格地按客户的需求进行组织采购、运输、加工、配送 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准 时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消除浪费,过量库存、重复采购、 迂回运输等现象都是企业生产物流过程中的浪费,准时 化管理可以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3. 企业集货场物流 集货场实际也是中转站,设计时应离配货场近。另外, 集货场的面积与混流品种、包装数量有关;混流越多,包 装数量越大,集货场的面积就越大。
四、实现准时化物流的保障
(一)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 准时化物流管理方法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种类 和数量,具体的说,就是要求供应商 小批量、频繁地进行运送, 严格遵守交货时间,还要稳定的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以便节约 检验时间,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准时化物流对供应商有自己独 特的要求标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精选少数几家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 进行交流、协调合作 3. 搞好供应商的培训 4.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选择
(1)企业生产线设计应紧凑,生产线布局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生产物流的 效率与速度,生产线过于分散势必造成物流距离过长、物流配送车次增加, 操作人员增加。
(2)生产线的物料配送的物流量,各路线的配送小车行走时间应均衡, 物流人员的工作量应大致相等并且满负荷生产配送。这样可以使物料的配 送标准化、生产物料配送质量可控。
(二)顺畅的信息沟通
准时化物流的实施必须以顺畅的信息交流为基础,大量的工作要跨 企业、跨组织、跨职能进行协调。各个企业、部门必须全面、准确、动 态地把握散布在各个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为根据随时 发出调度指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战略。物流信息系 统是支撑准时化物流全过程管理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准时化物流信息系 统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4点:
一、什么是准时化物流
准时化物流是指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 资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 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 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它强调只在必要的时间,供应必要 数量的必要产品。具体是指,上游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 确及时地满足下游产品生产的需求,除了数量和质量之外, 强调的是时间既不能超前或提前,也不能滞后或落后。无论 是在上游生产之后还是在下游生产之前都不应存在超出规定 的或者不合理的库存。
(3)出发地混载
出发地混载主要是指车辆出发时物料进行混载,多家供应商向一 家企业进行供货。其特点是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率,降低供应商的成 本。
2. 中继物流
当供应商距离厂家比较远,而且供应商之间较近时,可采用中继物流 的运送方式,其中中转站在供应商与厂家之间距离供应商较近的地方建立, 供应商与中转站之间的运输属于支线运输,中转站与厂家之间的运输属于 干线运输。
二、准时化物流的特点
(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二)准时性 (三)准确 (四)快速 (五)零库存 (六)信息畅通 (七)团队合作
三、准时化物流的组成
准时化物流包括厂外物流和厂内物流。 厂外物流是指供货商或工厂与工厂之间的物流,可 分为采购物流外制品和工厂之间物流内制品; 厂内物流则包括车间之间物流、生产线之间物流和 受入物流,受入物流包括生产线物流、配货场物流和集 货场物流。
(一)工厂间物流 工厂间的物流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混载、中继物流、物流时刻表三种形式。
1. 混载 混载是指一次配送中实现向多个供混载和出发点混载二种方式。 (1)积载率
混载可以有效提高积载率。积载率可分为三种:容积积载率、重量积载 率和时间积载率。
(3)利用物流山积表均衡每位物流配送人员的作业时间,并使其 满负荷,以达到少人化的目的。
(4)体积较大的物料在生产现场应尽量分散摆放,尽量减少装配 线操作者的行走距离。体积较小的物料应尽量采用货架码放,操作者 可以一次拿到多样物品,提高生产装配效率。
(5)重量大的零部件放在货架底部,以降低整个货架重心,提高 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延长器具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