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齐线茂满段房建工程剩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新建保康站站舍综合房屋工程K169611.09,建筑面积3000㎡,层数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新建茂林站站舍综合房屋工程K151+500,建筑面积1500㎡,层数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新建茂林站锅炉房工程K151+549.32,建筑面积90.25㎡,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保康中继站改造K169+715,建筑面积274.9㎡,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保康配电所改造K169+816,建筑面积501㎡,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保康站红外线探测站DK171+850,建筑面积为15.85㎡,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卧虎屯站红外线探测站K116+130,建筑面积均为15.58㎡;卧虎屯新建车站、信号综合楼K115+149.79,建筑面积为409.93㎡,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堡石图中继站改造K137+935.26,建筑面积为95.97㎡,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堡石图红外线探测站K139+860,建筑面积均为15.58㎡,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金山站中继站改造K179+190.14,建筑面积为95.97㎡,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太平川配电所改造工程,建筑面积637㎡,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基础工程:茂林及保康站舍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桩基础,基础桩、基础承台及基础梁采用C30砼;基底做100㎜厚C15砼垫层。

红外线探测站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其余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及基础梁采用C30砼;基底做100㎜厚C15砼垫层。

主体工程:茂林及保康站舍工程框架梁、柱、板及楼梯均采用C30砼,构造柱、过梁及圈梁采用C25砼。

±0.000以下墙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非粘土烧结砖,±0.000以上墙体采用M7.5混合砂浆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为200mm
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为30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外保温采用粘贴80mm 厚阻燃型挤塑聚苯板保温。

其余单位工程框架梁、柱、板及楼梯均采用C30砼,构造柱、过梁及圈梁采用C20砼。

±0.000以下墙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非粘土烧结砖,±0.000以上墙体采用M7.5混合砂浆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为20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为30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外保温采用粘贴80mm 厚阻燃型挤塑聚苯板保温。

门窗工程:窗:采用单框三玻中空玻璃塑钢窗。

屋面工程:隔气层采用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玛蹄脂二道;保温层为130㎜厚聚苯乙烯泡沫板;找坡层为1:10水泥珍珠岩找3%坡(最薄处30mm);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防水层为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道;保护层为SBS自带板岩保护层。

保康网架屋面:吊顶,钢丝网与钢架连接,玻璃丝保温层200mm,钢网架,方钢管,钢板4mm厚(上焊起固定作用的钢筋头间距300*300)此层做防水防锈处理,EPS保温颗粒50mm,抗裂砂浆双层防水(内设复合耐碱网格布双层),喷真石漆。

1.2、已完工程情况(截止2011年6月30日)
2010年9月20日开工。

截止到2012年6月份,累计完成茂林站基础施工完成、主体施工完成、装饰装修完成97%,完成总工程量的99%;保康站基础施工完成、主体施工完成、装饰装修完成96%,完成总工程量的98%,其他小站工程已完工。

1.3、主要剩余工程情况
1、茂林站房工程:售票口白钢框钢化玻璃固定窗安装:8.1㎡;门玻璃安装:22.68㎡;消防水箱安装:1个;空调安装:9台;电热气幕安装:1台;轴流风机防雨百叶安装:4个;配电间EPS柜安装:1台;开关插座及部分灯具安装。

2、保康站房工程:外墙饰面真石漆:2123.7㎡;门及玻璃安装:227.22㎡;雨篷安装:58.8㎡;售票室钢化夹层玻璃:25.79㎡;钢骨架干挂大理石等安装:59㎡;站场平台坡道37.77㎡;电空气幕安装:7台;空调安装:8台;配电间EPS柜安装:1台;室外热网管路:120米;水暖消防器材安装;开关插座及部分灯具安装。

3、各站点收尾
2、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1、总体计划工期:
开工日期:2010年9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2年7月30日;总工期:680天。

2.2、剩余工程节点工期目标要求
(1)、保康站房工程:
(2)、茂林站房工程:
2.3、施工质量要求
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其中:
⑴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率100%。

⑵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正确。

⑶有关安全的功能检测资料完整。

⑷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⑸各检验批的质量主控项目抽样合格率100%。

2.4、施工安全要求
消灭人身伤亡、火灾、机械设备等安全事故。

2.5、劳动力计划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核算,作业班组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隶属于作业队统一安排,统筹调度。

2.6、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为了保证将施工用的材料保质、保量、经济合理地供应到工地,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我项目部将在施工现场建立料库,将所需材料数量及使用顺序建立台帐,按工程进度,制定材料供应计划。

2.7、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根据施工安排,我们为本工程配置运行状态良好、性能可靠、数量充足的试验、检测仪器仪表、机械设备,按照施工组织要求,各种设备按配置计划及时到场,并运行状态良好,以保证本工程优质、高效、按期竣工。

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外墙真石漆工程
3.1、基层处理:
1、基层应平整、光滑。

基层表面缺棱掉角、孔洞、裂缝、麻面等应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修补,常用腻子由707胶与水泥配制,其配比为107胶:水泥=20:100,加适量水调配
2、喷抹前应先将基层灰尘、水泥浆油污、锈迹等用刮刀、钢丝刷清除干净,
并按照选用材料的具体要求和指定材料进行基层处理。

3.2、施工准备:
1、根据规划局要求、设计图纸及甲方要求选择真石漆的种类颜色。

2、熟悉外墙真石漆施工工艺,确保每道工艺按方案要求施工。

3、要求基层含水率小于8%。

4、对于理墙或其它基面原有的饰面,应试验确认其附着性,若附着性差,必须铲除。

3.3、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做分格线→喷底涂→抹天然真石漆一遍→喷涂天然真石漆→打磨→清洁浮尘→喷面漆→喷防污漆。

3.4、施工工艺
3.4.1、将基层表面的灰尘和其它附着物清理干净;表面砂浆斑采用铲刀铲掉;对于外墙抹灰面缺楞掉角处应及时通知总包单位进行修补。

3.4.2、对于外墙门窗框、玻璃等不需施工的部位,应提前做好保护措施,以防污染。

3.4.3、做分格条,弹墨线,用无齿锯打出分格槽,槽宽为20mm,深为15-20mm。

3.4.4、喷底漆,一般从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完成,喷射距离为0.4m左右,喷涂厚度应小于1mm,喷射压力0.4-0.6Mpa,喷枪口径调到2-3mm,干透时间约为60分钟,也可采用滚涂、刷涂方法。

3.4. 5、真石漆喷涂
(1)一抹一喷施工法,先用钢抹刀薄薄地刮一层天然真石漆,第二遍要用石漆喷枪薄薄地喷匀,两遍的总厚度数2-3mm为宜,或按设计要求,其间隔时间应
大于30分钟。

(2)喷涂施工法,对于室内工程可一次喷涂完成,对于室外工程则要分两次喷涂成活,两遍总厚度数2-3mm为宜,或按设计要求。

(3) 对于浅颜色天然真石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保不漏底的前提下,可采用一抹两喷施工法,厚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或按设计要求。

(4) 以上喷涂时浮点大小可用“枪塞”来调节控制,在喷涂过程中,喷枪口中心线要始终与喷面垂直,喷枪斗与喷面距离为0.3-0.5m。

(5) 打磨:天然真石漆干透后(正常环境条件下24小时即可干透),在其表面用砂纸打磨成比较光滑,然后用洁净潮湿布擦掉浮尘。

4、工期保证措施
4.1、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对保证工期负完全责任;项目经理负责人员组织、机具调配;总工程师负责按《施工组织设计》分解、调整施工任务,下达《施工计划》和监督完成情况以及外部关系协调;各部门协助经理、总工程师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作业队队长负责按《施工计划》编制《任务单》安排施工生产,并将完成情况、制约因素等信息及时上报;施工班组进行施工生产。

4.2、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4.2.1、项目技术负责人立即组织各系统、各专业技术人员作好图纸会审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施工方案提前讨论编制。

4.2.2、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作好设备定货及设备间的施工,确保设备安装施工顺利进行,使各专业、各系统施工进度协调一致、合理有序的进行。

4.2.3、各系统专业人员严格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避免返工。

4.2.4、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组织技术交底,明确该部位的操作工艺、工期、质量要求,及时采取的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4.2.5、认真做好进度安排,组织好各专业、各工序的穿插作业、平行流水作业、交叉作业来加快施工进度,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前提下科学组织施工,按日控制形象进度。

4.2.6、主要原材料尽量安排在夜间进场。

5、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在施工中,实施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形成以组织保证体系、施工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中进行,为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质量体系保证。

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各项职能做出明确分工,使作业队各部门都能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5.1、质量保证制度
5.1.1、选拔具有高度责任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检验工作,并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5.1.2、所置的检验设备仪器保持一流水平、精度必须满足要求,严格按着检定周期进行检定,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或审定。

5.1.3、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有关建筑工程法规、技术标准和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与试验。

5.1.4、一切检测与试验工作,不受任何干扰一切用数据说话,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1.5、检测中读取数据采用二人复核制,试验工作采取二次平行制,检测报告采取三级复核制。

5.1.6、检测与试验中心对各项检测与试验工作定期检查考核,进行必要的复检与抽检。

5.2、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2.1、建立质量领导小组,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用工作的高质量,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5.2.2、强化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施工前进行质量标准交底并跟踪检查,责任落实到人,把监理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加大奖罚,坚持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将质量第一的方针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5.2.3、强化施工生产要素管理,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资源投入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5.2、施工安全施工措施
5.2.1、安全教育制度
项目定期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职工安全教育。

由综合管理室制定安全教育规划,编写提纲,安质室组织实施。

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突出施工季节的不同特点,做到安全教育讲求实效。

安质负责人对作业队发生的各类事故分析和及时通报,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针对发生的事故组织职工认真讨论,使职工对事故发生的概况清楚、原因清楚、防范措施清楚,做到警钟长鸣。

由安质室配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5.2.2、组织制度
项目分部建立安全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员。

专职安全工程师要深入各现场,对安全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项目分部安全员在施工生产一线,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人要盯住看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

实行项目部、项目分部二级联控,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监控保障体系。

从组织上定岗、定位、定人,确保施工安全。

5.2.3、安全交底制度
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施工安全防范交底。

针对施工项目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护保证措施,交底到每个操作者。

大件运输、搬运、用电、防火等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交底。

对一些惯性事故及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5.2.4、包保岗位责任制度
安全目标要纳入各级各类人员的生产经营责任制中,层层签定责任状,并考核兑现。

落实安全责任制,必须遵循逐级负责的原则,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

建立科学严格的逐级考核机制,并实施有效运作,促使干部和职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确保安全生产。

5.2.5、监督检查制度
项目分部各级干部要按照施工生产一体化考核办法,深入作业队,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大安全执法监督、按章奖罚的工作力度。

6、附表:剩余工程节点工期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