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胫骨下端rosai-dorfman病1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缘很少硬化[3,5]。骨性 RDD中大多数患者有慢性疾病,大 多数患者接受过某种形式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糖皮质激素 的治疗[5]。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右下肢隐痛、酸胀入院,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入院检查发现血沉升高及高血 糖症。右胫骨髓腔内单发病变,骨皮质破坏,骨外软组织受 累。
分子研究表明,RDD是一种多克隆疾病,表明该病是反 应性病变而非 肿 瘤 [1]。RDD的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清 楚,细 胞 介 导的免疫紊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机制被认为是可能的病 因 [2]。RDD常发生于 传 染 性 疾 病 后,有 学 者 提 出 一 种 可 能 的病毒性病因,如 EBV、HHV6和多瘤病毒等。尽管这些研 究获得免疫组化和分子结果,但病毒与 RDD之间的关系尚 未明确 [5]。RDD与免 疫 反 应 的 发 展 有 关,这 可 能 意 味 着 免 疫系统的崩溃。RDD与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出现, 这些罕见疾病之间可能有病理生理的联系[6]。目前普遍认
王志强,开金云,陈华英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胫骨;增生症;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399(2020)01-0118-02 doi:10.13315/j.cnki.cjcep.2020.01.036
患者女性,69岁,发现右小腿包块 3个月余。右下肢隐 痛伴行走后酸胀感,中下 1/3内侧触及直径约 3cm的质硬 肿块,影像学示:右胫骨下段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区,邻近骨皮 质缺损(图 1),可见平行状骨膜反应,相应区域可见软组织 肿块影。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空腹血糖 814mmol/L,经 内 分 泌 科 会 诊 后 诊 断 为 糖 尿 病。血沉 45mm/H。拟“右小腿占位待查”于 2018年 4月 入院,遂行右小腿包块切除术。
接受日期:2019-11-01 作者单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合肥 230011 作者 简 介:王 志 强,男,硕 士,副 主 任 医 师。 Email:wenzhouwzq2008
@163.c
图 1 右胫骨前侧位,髓腔内低密度影 图 2 组织细胞增生并吞 噬淋巴细胞、浆细胞 图 3 组织细胞 S100蛋白强阳性,胞质内 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EnVision法 图 4 组织细胞 CD68阳性, EnVision法
RDD的鉴别诊 断 包 括:(1)朗 格 汉 斯 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核型不规则,有核沟和核膜反折,免疫组 化标记 S100、CD1a阳性,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无“伸入” 现象。(2)ErdheimChester病:好发于四肢长骨,常多骨性或 双侧对称受累,表现为斑块性或弥漫性髓腔硬化。泡沫状组 织细胞增生伴 大 量 反 应 性 新 生 骨 和 黏 合 线 形 成。 (3)慢 性 骨髓炎:背景杂乱,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 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伴死骨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本例 组织细胞 体 积 明 显 增 大,“伸 入 运 动 ”清 晰,S100、CD68阳 性,CD1a阴性,RDD诊断明确。
·11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20Jan;36(1)
网络出版时间:2020-1-610:15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200106.1014.036.html
右胫骨下端 RosaiDorfman病 1例
病理检查 眼观:送检灰黄色不规则组 织 一 件,大 小 30cm×25cm×12cm,切 面 灰 白 色,质 脆。 右 胫 骨 髓 腔 刮除术,送检灰黄色碎组织一堆,大小 30cm×20cm×06 cm,质硬,脱钙。镜 检:病 灶 中 见 大 量 组 织 细 胞、浆 细 胞、淋 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组织细胞体积增大, 成堆出现,胞质丰富,内含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图 2)。 免疫表型:组织细胞 S100蛋白强 阳 性 (图 3),CD68阳 性 (图 4),CD1a阴性。 病理诊断:右胫骨 RosaiDorfman病 (rosaidorfmandis ease,RDD)。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20Jan;36(1)
·119·
为特发性组织细胞增多在 RDD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DD 中的组织细胞被认为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激活巨噬细胞。有 学者认为细胞因子介导的单核细胞迁移可能与组织细胞的 积累和活化有关[2]。
RDD组织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圆形或卵圆 形,核仁清晰,胞 质 丰 富,内 含 小 淋 巴 细 胞,即 淋 巴 细 胞 “伸 入”,“伸入”的 细 胞 通 常 是 淋 巴 细 胞、浆 细 胞 和 红 细 胞。 一 些血液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淋巴瘤中均可以发现“伸入运 动”,尽管不是 RDD病 理 标 志,但 被 认 为 是 该 病 的 重 要 指 标[5]。RDD中组织细胞 S100阳性,CD1a阴性,也表达一些 单核巨噬细胞标志物如 CD68,说明这种组织细胞是一种巨 噬细胞与指状突树突细胞的杂交表型,反映了 RDD本质为 反应性而非肿瘤性[7]。
讨论 RDD又 称 窦 组 织 细 胞 增 生 症,是 一 种 罕 见 的 良 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美国每年估计有 100例新增病例。 尽管 RDD在各年龄组均有报道,但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最常 见,男性稍多于女性,男女比 14∶1[1]。双侧颈部无痛性淋 巴结肿大是 RD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2],其他常见的临床症 状还包括: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升高、高血糖症、体重减轻 等[3]。43%的 RDD患者结外受 累:皮 肤 (115%)、鼻 旁 窦 (113%)、上 呼 吸 消 化 道 (113%)、软 组 织 (89%)、眼 (85%)、骨 (78%)、中 枢 神 经 系 统 (49%)、肾 脏 (23%)[4]。骨组织受累非常罕见,不足 RDD的 2%,通常 在胫骨、股骨、肱骨、锁骨、手骨和颅骨中最常见,且是多发性 的[3]。症状包括疼痛和肿胀,影像学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