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目小结: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官营手 工业
征役制 强制劳
动和超
雇募制 经济剥

专业私营 手工业
小作坊 雇佣关系
家庭手 个体农户的副
工业
业活动
产品特点 开展情况 作用
产品由政府 直到明前
调拨,不计 期为止, 本钱,不入 一直占主
P18
市场 导地位
从事商品生 明中叶 产,生产范 后,占 围日益扩大 主导

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 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 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 后有锋利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 〔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 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透雕兽首贺銎斧
鎏金凸目纹短剑
银斑纹戈
环首青铜刀
青铜乐器兽面纹铙
铙与钟,都是古代祭祀 或宴飨时用槌敲击的青 铜乐器,它们的外表很 相似,由于铙年头早, 不多见,因此常人人把 铙误认为是钟。 左图铙深埋地下长达3 000余年不受侵蚀, 至今仍能发出清脆悦耳 之声,音色优美。专家 们赞誉说“实为我国古 代文化艺术不可多得的 瑰宝〞。
明代中叶后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特点: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
明代中叶以后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学思之窗
从西周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 位。 请思考: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
1、要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包括对生活用具、军 事武器、工匠工具等的需要〕;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 一单元第4课课件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根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特征
重难点剖析: 重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开展的根本情况 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其 特点
一、冶金业
1、冶铜业 时间:二里头文化→春秋末期
特点:技艺成熟 数量多 种类齐备 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清 珐琅彩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家庭手工业 〔特点及影响〕 官营手工业
1、演变历程: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明代中叶开场,日趋萎缩
2、特点:A、设工官统一管理,受监视 B、工匠职业世袭
C、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D、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弊端丛生 私营手工业 1、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兴起
促进商品 经济开展 和资本主 义萌芽出

产品主要供自 一直存在
己消费和交纳 赋税,很少进 入市场
பைடு நூலகம்
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
P18
课堂训练
1.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D 〕
A. 春秋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夏商周时期
2.以下关于我国使用和冶炼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 〔〕 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铸铁的国家 B.春秋晚期我国开场出现铁器 C.南北朝时创造了先进的灌钢法 D.明朝开场开场用焦炭冶铁
2、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如制止民间私造武器, 如有违犯,对造者处以流刑或死刑〕;
3、丰厚利润的吸引。
为什么在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诸多 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官营手工业不计本钱,不入市场,自身缺乏 活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逐渐萎缩。 而民营手工业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生产 商品化程度的大大加深,生产范围、规模也日益 扩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农民人身依 附关系的减弱,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雇佣 劳动力,因此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司母戊鼎
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 造的青铜方鼎,是目前世界上发 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3月 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 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 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 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 纹势华美,工艺高超,又称司母 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 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 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 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 另一耳复制补上〕。
3.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D 〕 A. 汉代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4.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 的先后顺序正确的选项是B 〔 〕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5.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 是B 〔〕 A.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 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地位 C. 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在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 步 D. 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5〕元代: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场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6〕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东汉青瓷
唐代瓷器
邢窑白瓷〔北白〕 越窑青瓷〔南青〕
景德镇号称中国的“瓷都〞,其烧瓷的 历史始于南朝,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派遣 官吏监视烧窑,产品充当贡瓷,从此便以 “景德瓷〞而闻名天下,在宋代时,产品 即已远销海外。
请思考:你能说出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 的原因吗?
棉花种植的普及;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 的推广;棉花、棉布可以御寒、生暖;价格比丝 绸低廉。这些就是其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
三、陶瓷业
1、陶器
时间:新石器时代
种类:黑陶、白陶、彩陶
从生活需要出发,想一想,陶器为什么恰好在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石 器时代被创造出来?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 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 所见。尊是成组礼器的共称, 宋朝之后开场专指一类器物。 尊的根本造型是敞口,长颈, 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器表 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 繁绳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 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商 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 尊铸成牛、羊、虎、象、豕、 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 统称为牺尊。牺尊上装饰有 各种华美的纹饰,兽背或头 做成尊盖,既是实用器皿, 又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鬲:煮饭 卣:盛酒
簋:盛饭 觥:酒器
2、冶铁业
时间: 春秋时期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开展
3、燃料
汉代:开场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 北宋:用煤冶铁相当普遍。 南宋: 焦炭 明朝:流行开来
很久以前,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中国叫作赛里斯 国〔Serice〕,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
凯撒
二、纺织业
1、丝织业 世界上首先创造丝织技术的国家
〔1〕上古时代: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工艺开展 品种丰富 花色精巧
汉代远销欧洲〔丝国〕
〔3〕唐代:缂丝技艺
2、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 棉花种植传播 边疆到内地
元代 推广先进纺织技术
黄道婆
元明 棉纺织业兴起
中心:松江
门类 时代
丝 上古时代
织 西周以后 业
大克鼎

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 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 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 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 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 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两类, 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 权力的象征,又是旌功记绩 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 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承受赏赐 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原始农业的出现→稳定的食物来源,定居生活→储存食物 的需要→陶器。
蛋壳黑陶杯 几何纹白陶罐
彩陶人面鱼纹盆 唐三彩马
2、瓷器
〔1〕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北朝时成功 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 部门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 窑、定窑和钧窑 〕。
汉代
唐代
棉 宋末元初

元代

元明时期
明代后期
技术
开场养蚕缫丝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
号 出现缂丝 棉花传入内地
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江苏松江成为纺织业中心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 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宋 代 景 德 镇 瓷
定窑瓷器 钧窑瓷器
汝窑瓷器 哥窑瓷器
元代釉里红
明代斗彩

五 彩
清 代 粉 彩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制造 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 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 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开场的珐琅瓷,一改中国 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场用油 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 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