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氧疗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氧疗护理
摘要】目的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方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收治的
50例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氧
疗的治疗及护理。

结果吸氧可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

结论氧疗准确、
迅速、有效、安全的使用,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术后氧疗
颅脑损伤后,由于脑血菅自身调节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高热及全身麻醉对各种生理功能的影响等多种原因造成脑组织缺氧,导致脑损害。

氧疗在外科病房应用非
常普遍,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疾病急、病情重、给予及时有效的氧气吸入,可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提
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

对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精心氧疗护理,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 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8-70岁,平均49岁,其中GCS 5-7分40例,GCS 3-5分10例。

所有
患者皆于入院后进行氧气吸入治疗。

备用物放置床旁,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取得合作,连接各装置,调节流量,
神志不清者首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清洗鼻腔,将导管插入鼻尖至耳垂2/3长度,用两条胶布分别固定于鼻部和床边,防止脱落,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患者,分
别将导管插入套管侧管和插管的长管内,妥善固定,小儿鼻导管内径以不影响鼻
腔通气为好。

2 护理措施
2.1吸氧浓度和流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明显降低,有赖于低氧状态来兴奋,如果单纯给氧,尤以高浓度、高流量给氧反而抑制
呼吸中枢,虽可暂时改善缺氧状态,但是二氧化碳潴留更加严重,导致呼吸性酸
中毒和肺性脑病。

此类病人可低浓度(24%-28%)、低流量(1-2L)持续给氧。

躁动明显者可给2-4L/h。

2.2根据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调节
PaO2<4.0kpa,PaCO2>8.0 kpa,尽可能配合人工呼吸通气。

血氧饱和度<88%,排除
血管不能通气等因素,可调大氧流量2-4L。

2.3氧温度和湿度
吸入氧气温度要保持37℃左右,湿度以80%最佳。

2.4未插管或未行气管切开患者给氧方法
经常以鼻导管吸氧方法较好,此法简易、无痛苦,基本上达到低浓度、低流量
要求。

2.5经常巡视患者,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
吸氧管道有否堵塞,管道供氧者当遇到鼻导管堵塞时,可听到“叽叽”的报警声,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呼吸道分泌物都较多,应随时更换鼻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无效吸氧。

2.6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和瞳孔的变化
此类患者尤其是高热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头部置冰帽或冰袋,同时配合酒精
擦浴,重点降低头部温度,因头部降温可使脑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降低脑耗
氧量,缩小脑组织体积,预防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
醒患者协助翻身扣背,帮助排痰,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每2小时1次,气管滴入
消炎、化痰药物。

2.7停氧指标
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呼吸平稳,心率规则,血
压正常,停氧后PaO2>8.0 kpa不下降,PaCO2<6.7kpa不上升。

停氧前应间断数日逐渐停止。

2.8做好心理护理
病人住院后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常出现恐惧心理,此时我们应热情待患,
尽快消除环境引起不适感,面对焦虑的患者,我们应向病人简单介绍氧疗的目的、浓度、流量、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另外也要动员家属及朋友共同做好病
人的思想工作,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关心和尊重病人,使其产生安全感,
让病人对治疗充满信息和希望。

3 总结
氧疗是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有效的氧疗可以提高临床治
愈率,因此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善于分
析的头脑,敏锐的眼睛,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