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监测血糖血压、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监测血糖血压、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需要合理的饮食调节。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情复杂,相互影响,易合并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

加上老年人体质较差,个别老年人独立能力较差,使得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多种并发症,加重病情,使得其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心脑血管类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其中又以高血压最为常见。

然而糖尿病加高血压易引起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死,进而使得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较为特殊,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的内心活动,激发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效果。

心理护理
糖尿病、高血压均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失落等情况,合并梗死后因失语、偏瘫等而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使患者心情极度抑郁,部分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此时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向其讲解过度的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指导其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同时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对于失语的患者,可配合肢体语言,向其表达关心,并告诉其简单的哑语。

鼓励病友间多交流,分享养身经验,以增强治病的主动性。

饮食指导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患者治疗的基础。

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饮食情况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在日常进食中,应控制患者食盐的摄入量,以6g/d以内为宜,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量,以控制体重。

脑梗死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的存在,因此用避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可选用禽类、瘦肉等,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减少疾病复发。

脑梗死患者应防止过饱过饥,以防出现餐后高血糖或空腹低血糖。

另外,由于患者卧床缺乏活动,易发生便秘,指导患者主食应用高纤维素饮食。

监测血糖及血压
脑组织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功能失调,出现低血糖现象,若该症状维持超过6h,则会使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应定期监测血糖,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征兆,一旦发生,轻者食用糖或进餐,重者则静脉输注葡萄糖。

监测血压:患者入院后,应进行24h动态监测血压,了解动态血压波动曲线,掌握用药原则,在用药时应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保护其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存在多饮多尿的特点,故夜尿频繁,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需嘱其起身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给予照顾。

用药指导
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口服用服药特别重要,糖尿病并发症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变化,也就能控制高血压及脑血管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变化,参考糖化血红蛋白值,合理指导患者餐前及餐后降血糖药物的服用。

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Hg以下,而治疗高血压用药都是联合用药,所以,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呈勺型、非勺型合理指导患者口服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β-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这些降压药。

并及时监测血糖及血压的变化。

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并做到药服到口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与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随时做好并发症发生的准备。

脑梗死患者由于感觉器官不敏感、行动不便,因此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故入院时,应对患者进行意外事件发生指数评估,给予相应的安全指导。

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做局部按摩,协助患者起卧,防止发生褥疮。

肢体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抓住康复治疗时机,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和继发损伤。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向患者进行示范练习,使其掌握训练技巧,嘱咐其循序渐进,可先在床上进行主被动训练,而后逐渐下床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