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迁哲_字孝彦_安康人也_阅读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
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
父元真,仕梁。
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
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
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
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
然犹意气自若。
武乃执送京师。
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
”太祖深嘉之。
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
太祖遣雁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
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扼守直谷,敦众不得前。
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
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
仍与贺若敦南出狥地。
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
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遂不准之。
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
自此巴、濮之民,降款接踵。
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一马当先,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迁哲入据白帝。
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
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
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
迁哲亦自取供食。
时有异膳,即分赐士兵。
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
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
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
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
赠金州总管。
谥曰壮武。
(节选自《周书·李迁哲传》,卷四十四)
17.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至/狼狈遁走
B.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C.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D.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18.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又称“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斜流,古人以东为左而得名。
B.转,指职务调动,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调”“徒”等,而”迁”一般指官职晋升。
C.大统是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起算之年称为“建元”。
D.爵是帝王对贵戚元勋的封赐,周朝设置王、侯、伯、子、男五等,昆裔因时改制。
1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迁哲少年英雄,有所作为。
二十岁时,其父担负衡州刺史留他镇守本乡,他能抚慰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B.李迁哲沉稳从容,正直信义。
兵败被俘,面对太祖的质问,仍慷慨陈词,不骄不躁,委宛表达了没能及早归降的惭愧。
C.李迁哲骁勇善战,所向无敌。
山南一带叛乱,叛兵据险顽抗,太祖派他前去平乱,叛军闻风归服,余寇也被迅速荡平。
D.李迁哲关切下属,宅心仁厚。
军粮匮乏之际,他用葛根磨粉掺上米,和大家一块儿吃,若有厚味,就分赏给士兵。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
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
(2)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
此巴、濮之民,降款接踵。
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份,句子成份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中“弘”“信州”“五子王等”均作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份的考查,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四分五裂,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照,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轨制、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累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聚拢语境的含意作答。
题中D 项,五等爵应为“公侯伯子男”。
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
法和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过错,题中B项,“委宛表达了没能及早归降的惭愧”有误,惭愧的缘由是没能为报效梁国而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