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素材入文常出现的失误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素材入文常出现的失误及解决对策
热点素材,是指对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新思想,包括最新的人物事件、新闻热点、时事焦点等进行整合、加工而成的写作素材。

引入热点素材入文,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时代气息,尤其能够彰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深刻思考以及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正是由于这一点,恰当引入热点材料入文的文章常常受到高考阅卷老师的好评,作文的分数也因此大大提高。

然而,热点材料由于过于新闻化,或者过于繁杂,导致很多热点材料入文后非但没有增加文章的亮点反而使文章主旨旁逸,甚至令人生厌。

热点材料入文后常出现的失误是:
一.入口过大,油水分家。

有的考生只知道热点材料入文能够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而缺少对热点材料的掌控与驾驭能力,所以,在行文时将热点材料生硬地引入文中,最终导致文章的观点与所援引的热点材料没有必然联系,即油水分家。

例如:
坚定信心向前看,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世界总是发展变化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013年伊始,中国政府面对复苏缓慢的世界经济形势及时提出了“保稳定,促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勇于正视并且积极面对经济改革的深水期,所以2013年前两个季度里我们的经济发展预期良好,基本保持在年初确定的7%左右。

这个语段的观点句是“坚定信心向前看,世界一定会更美好”,而使用的是关于改革方面的材料,尤其是缺少必要的分析,因而导致“油水分家”。

二.缺乏概括性,热点材料繁杂,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使用热点材料固然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甚至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但是,如果对热点材料处理不当,尤其是照单抄录热点新闻事件,而不是对热点材料适当地概括,非但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
苏州的高考考生沈伟豪走出考场,带着兴奋回到家时,听到的竟是父亲早在十五天前就已经去世的噩耗。

高考之前,正当沈伟豪紧张备考之际,在外打工的父亲意外触电身亡。

为了不影响他的情绪,家人做出决定:一定要瞒住孩子,等考完之后再办丧事。

而学校的老师也向全体同学下达了封口令,让这个消息成了校园里的最高机密,而且校长、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都想方设法关心他,照顾他,只是格外地小心,唯恐被沈伟豪发现什么。

就连与父亲早已离婚多年的母亲也特意赶到学校,一起帮着圆谎,努力呵护伟豪,想尽办法不让孩子回家。

在这样一个近千人一起编织的谎言中,沈伟豪终于完成了高考。

但是,当他在殡仪馆看到已经停放了半个月的父亲遗体时,这个已经成年的大孩子只剩下嚎啕大哭。

或许他不能理解,还有什么是比父亲离世更重要的事情。

如此一个以爱之名制造的谎言,彰显的不仅仅是美好的人性,更有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

这则热点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比较丰富,既有让人心酸的高考制度,也有人们的思想观念、法制观念、道德伦理观念,还有善意的谎言等等。

然而,作者对
这则材料并未取舍、整合,使得材料繁杂,进而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再现热点材料的情境较多,抒发的真情实感较少。

在议论类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中,有的作者过于强调热点材料的情境,对此的呈现也比较具体,就是忽略了精要而准确的议论或者抒情。

例如:
2013年8月16日傍晚,辽宁省抚顺市暴雨中心的降雨量为449毫米,超过了抚顺全年的一半以上。

这种超强降雨使流域内河流洪水暴涨,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洪流,洪水迅速淹没冲毁村庄、房屋,铁路、公路,致使交通、供电、通讯等全部中断。

河流附近5米多高的大树被连根拔起;居民家的围墙被冲垮,瓦砾遍地;煤气罐被洪水裹挟至屋顶;小汽车被泥沙埋没了轮胎,仅见车顶……一片片狼藉的景象在灾区随处可见。

辽宁省政府、党中央国务院得知汛情后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

这样的语言是典型的新闻报道语言,再现事件情境的内容较多,旨在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场景感染读者。

但是,作为议论性语言或者抒情性语言,这显然是苍白的,更何况考试作文受篇幅的限制必须注意精要呢?
那么,引入热点素材入文时怎样解决上述一系列失误呢?
首先,小处入手,把握好热点素材与文章主旨的契合点。

热点素材,往往是当前发生的大事,影响力大,涉及面广,但常常让人无从下手,甚至根本无法驾驭。

对于这类素材,我们必须从小处入手,寻找其与文章主题的契合点,切忌面面俱到。

如世界经济危机这一热点素材,它涉及面广,影响巨大,而且专业性极强。

在作文中,应该怎样运用这个热点材料呢?我们可以从经济危机对普通人的影响角度入手,通过危机来谈自身日常生活的变化。

例如:
哎,如今的经济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银根压缩。

这不,老妈又端上这几道菜,不是青菜便是萝卜;不是小菜煮汤就是汤和小菜,还美其名曰“减脂肪”“强身体”。

不管了,抓起筷子,就是几口。

嘿,还不用说,老妈煮菜的本领仍然如故呢!
这个片段就是从经济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这一小点出发,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全球经济危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次,结合自己的观点提炼热点素材的主题,概括性地使用热点素材。

热点素材大多是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报道过于追求宣传效果,有时甚至片面追求时效性、往往头绪复杂,主旨多元。

那么,如果写作者不加思考地使用甚至是照抄原材料,势必造成行文思路上的混乱,甚至是观点与材料不统一。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尤其是深入挖掘热点素材的时代精神,力争寻到热点素材与自己文章主旨的对接点,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叙述。

此外,再现热点素材的情景,抒发真情实感。

热点素材由于过于追求时效性而忽视对细节的雕琢,此外由于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所限,记者也淡化了对事
件本身细节的处理。

对于这类热点素材,我们可以精选其中的某些细节,再现情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如:
暴雨无情人有情。

2013年8月16日傍晚,辽宁省抚顺市暴雨中心的降雨量为449毫米,超过了抚顺全年的一半以上。

暴雨如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领导心如刀割,连夜部署,心系灾区;河堤决口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手挽手铸成“人体长城”,誓死保卫下游村庄的生命线;道路冲毁了,各地志愿者驰赴现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死抢修生命通道;肆虐的洪水冲毁了当地居民的美丽家园,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顶顶帐篷,一床床棉被,一箱箱食品被紧急运往灾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心系灾区,共同谱写着新时期人性的新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