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中测试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试评估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 如图实验操作装置正确的是()
2. 为了配制100 mL1 mol·L-1的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
①NaOH用纸盛装进行称量;
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③NaOH在烧杯里刚完全溶解时,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
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其操作错误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3. 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右图的标志
4.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都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④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
⑤配制浓硫酸与蒸馏水的混合液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蒸馏水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⑥选用100 mL 量筒量取4.53 mL的稀硫酸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②④⑤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5.具有相同数目氧原子的SO2和SO3,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n(SO2)∶n(SO3)=3∶2
B.V(SO2)∶V(SO3)=3∶2
C.m(SO2)∶m(SO3)=6∶5
D.M r(SO2)∶M r(SO3)=5∶4
6.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 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 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 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 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7. 下列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500 mL 1 mol·L-1的KNO3溶液
B. 500 mL 1 mol·L-1的Ba(NO3)2溶液
C. 1 000 mL 0.5 mol·L-1的Mg(NO3)2溶液
D. 1 L 0.5 mol·L-1的Fe(NO3)3溶液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100 mL 3 mol·L-1的H2SO4跟100 mL 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 mol·L-1
B.把100 g 20%的NaCl溶液跟100 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C.把200 mL 3 mol·L-1的BaCl2溶液跟100 mL 3 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
中的c (Cl -)仍然是3 mol·L -
1 D .把100 mL 20%的NaOH 溶液跟100 mL H 2O 混合后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10.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 +B ―→X +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11.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NaOH 溶液[Ba(OH)2]:用Na 2SO 4溶液
B. KOH 溶液(K 2CO 3);用Ca(OH)2溶液
C. NaCl 溶液(Na 2SO 4);用Ba(NO 3)2溶液
D. HNO 3溶液(HCl);用AgNO 3溶液
12. 下列反应中氯元素仅被还原的是( )
A. 5Cl 2+I 2+6H 2O===10HCl +2HIO 3
B.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C. MnO 2+4HCl(浓)=====△
MnCl 2+2H 2O +Cl 2↑
D. HCl +NaOH===NaCl +H 2O
13. 对于反应8NH 3+3Cl 2===N 2+6NH 4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
B. N 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C. NH 4Cl 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
D. NH 4Cl 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14. 配制250 mL 、0.10 mol·L -1的NaOH 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中NaOH 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 )
A.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 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足了所缺的水
1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Cl 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 A 个胶粒
B .在MnO 2的作用下,1 mol H 2O 2充分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 2和4 g He 均含有N A 个分子
D .50 ℃、1×105Pa 下,46 g NO 2与0 ℃ 2×105 Pa 下46 g N 2O 4均含有3N A 个电子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
B.过量NaHSO4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2H++SO2-4+Ba2++2OH-===BaSO4↓+2H2O
C.铁与H2SO4反应:Fe+2H+===Fe3++H2↑
D.CaCO3溶于稀盐酸中:CO2-3+2H+===CO2↑+H2O
17.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Ge4++Fe2+===Fe3++Ge3+①
Sn2++2Fe3+===2Fe2++Sn4+②
由此可以确定Fe2+、G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Ge3+B.Sn2+、Ge3+、Fe2+
C.Ge3+、Fe2+、Sn2+D.Fe2+、Sn2+、Ge3+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9. (12分)为除去食盐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l2,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进行下面的实验。

(1)请把实验操作步骤或所需仪器填写在横线上。

实验步骤所需仪器
1. ________ 烧杯、玻璃棒
2. 向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________ 烧杯、________
3. ________ 铁架台、玻璃棒、烧杯、________
4. 滴加________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至中性)
5. ________ 三脚架、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4中滴加某溶液至中性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上述两步骤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4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SO4、CaCO3、K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这种混合物里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实验室中用氯酸钾、铁、盐酸、二氧化锰和碳酸钙制取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1)写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③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已知反应中还生成二氯化锰和水,则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请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从还原剂中变价元素出发指向氧化剂中变价元素)和数目;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本空不用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氯气的反应中,都要用到二氧化锰。

在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________剂,在制取氯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________剂。

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氯气的反应中,都用到盐酸,在制取氢气的反应中,HCl作________剂,在制取氯气的反应中,HCl作________剂。

22.(8分)实验室配制0.1 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无水BaCl2晶体。

第二阶段:溶解配制0.1 mol·L-1的BaCl2溶液。

第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A.将游码拨至0.2 g处;B.将游码拨至“0”处;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F.在右盘上放置5 g砝码。

(1)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 →()→A→()→()→()
(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体时,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阶段操作,应先将5.2 g BaCl2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然后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即可得到0.1 mol·L-1BaCl2溶液。

(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

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液面
(5)100 mL容量瓶中盛有100 mL 0.101 mol·L-1的BaCl2溶液,现欲将其稀释成浓度为
0.100 mol·L-1的BaCl2溶液,所选用的仪器有:10 mL量筒、1 mL移液管(可准确移取0.10~
1.00 mL溶液)、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

其简单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9分)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0.5 mol·L-1的稀硫酸500 mL 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 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2) 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________的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__。

(3)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 mL水的________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

(5) 加水至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_______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________正好跟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24. (4分)(1)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当生成的AgCl质量相同时,消耗的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 向等体积、同浓度的AgNO3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恰好使它们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4) 相同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当生成的AgCl 沉淀的质量之比为3∶2∶1时,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5. (9分)常温下,在27.5 g水中溶解12.5 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 g·cm-3,求:
(1) 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2) 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 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 mol·L-1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1. 解析:A的错误在于漏斗颈没紧靠烧杯内壁,且玻璃棒没有靠在滤纸上;C的错误
在于物品和砝码放反了位置;D的错误在于加热蒸发皿用了石棉网。

答案:B
2. 解析:解析:溶液的配制分为五个步骤:
溶质为固体⎩⎪⎨⎪⎧ (1)计算(2)称量
(3)溶解
(4)转移(洗涤)(5)定容(摇匀)溶质为液体⎩⎪⎨⎪⎧ (1)计算(2)量取(3)稀释(4)转移(洗涤)(5)定容(摇匀)
步骤①中用托盘天平称量像苛性钠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用干燥而洁净的烧杯或表面皿,先称出烧杯或表面皿的质量,然后再放入NaOH ,称出它们的总质量,用差量法得出苛性钠的质量;步骤③中,应把冷却的稀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引流”),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洗涤液也一并注入容量瓶(“洗涤”);步骤⑤中,定容时,先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D
3. 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C
6. 答案:A
7. 解析:注意此题比较的是NO -
3 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物质的量,故与体积大小无关。

答案:B
8.解析:A 中如2O 3===3O 2反应不合题意;B 中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多少无关,而是体现在得电子的能力强弱;C 中Fe 2+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 中如HClO 4中氯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具有很强的酸性,但氧化性很弱。

答案:D
9.解析:A 错,因为100 mL 3 mol·L -1的H 2SO 4跟100 mL H 2O 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B 对,w =100 g ×20%/(100 g +100 g)=10%;C 错,因为3 mol·L
-1的BaCl 2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为6 mol·L -1,混合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3 mol·L -1;D 错,因为NaOH
溶液的密度大于1 g·mL -
1,加入水的质量等于100 g ,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

答案:B
10.解析:根据题意:(1)A 、B 、C 都是化合物;(2)A 、B 均含X 元素;(3)反应生成单质X ,可以推知该反应为“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

即化合物A 、B 中X 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一个高于0价、一个低于0价),两者共同作用生成X 单质(化合价为0)。

由于金
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现正价态,不可能有负价态,因此可以肯定X 不是金属元素;只有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价态,又可呈负价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

例如:2H 2S +SO 2===3S ↓+2H 2O,4NH 3+6NO===5N 2+6H 2O ,所以X 应该是非金属。

答案:B
11. 答案:C
12. 解析:关键在于正确标出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A 中C 0l 2―→Cl -1;B 项中C 0l ―→Cl -1
+Cl +1 (自身氧化还原);C 项中Cl -1 ―→C 0
l ;D 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13. 解析: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为:
其中氧化剂:Cl 2,还原剂:NH 3,氧化产物:N 2,还原产物:NH 4Cl 。

注意到参加反应的8 mol NH 3 中有6mol 生成了NH 4Cl ,无化合价变化,有2mol 生成了N 2,是被氧化的。

答案:B
14.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对B 、C 两项的判断。

B 项如图中乙,定容后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 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C 项如图中甲,情况与B 项相反。

对于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实验原理,找到相应的计算式,把错误操作的影响归结到计算式中的一项数值即可判断。

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
计算式为c =n V ,A 项中未洗涤,则n 减小,c 偏低;B 项中仰视,V 增大,则c 偏低;C 项
中俯视,V 减小,则c 偏高;D 项中加入水使V 增大,则c 偏低。

答案:C
15.解析:A 项Fe(OH)3胶体是多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所以1 mol FeCl 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并不是1∶1的关系;B 项1 mol H 2O 2充分反应转移N A 个电子;D 项只要质量是定值,物质的量就是定值,和温度、压强没有关系,46 g NO 2、46 g N 2O 4均含有3N A 个原子。

答案:C
16.解析:A 中Fe(OH)3应写成化学式的形式;C 中应生成Fe 2+
;D 中CaCO 3难溶应写成化学式形式。

答案:B
17.解析:由①知还原性Fe 2+>Ge 3+,由②知还原性Sn 2+>Fe 2+
,所以总的还原顺序为
Sn 2+>Fe 2+>Ge 3+。

答案:A
18.解析:根据公式n =m M
,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在B 项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体积受温度、压强影响,体积不相等,分子数不一定不等。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9. 答案: (1) 溶解固体
稍过量
胶头滴管 过滤
漏斗(带过滤器) HCl
蒸发滤液
酒精灯、蒸发皿 (2)①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Cl 2,使Ca 2+完全沉淀
②为了除去第2步加入的过量的Na 2CO 3溶液
③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
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
20. 解析: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明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 4,白色沉淀可能是CaCO 3或BaSO 4或二者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原沉淀中既有CaCO 3又有BaSO 4,因此可推知原固体中应含有Na 2SO 4、CaCO 3、BaCl 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 。

答案:Na 2SO 4、CaCO 3、BaCl 2 CuSO 4 KCl
Ba 2++SO 2-
4===BaSO 4↓; CaCO 3+2H +===Ca 2+
+CO 2↑+H 2O 21.答案:(1)①Fe +2HCl===FeCl 2+H 2↑ 置换反应
②2KClO 3=====MnO 2△2KCl +3O 2↑ 分解反应
③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复分解反应
(2)是 在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催化氧化氧化还原
22.解析:(1)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为:调零→放砝码→调游码→加物品→取物品→取砝码→游码回零。

(2)只缺少量晶体时,应用右手轻轻拍打左手手腕,小心振动药匙加足药量。

(3)溶解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4)误差分析根据c=n
V=
m
MV,由m、V的大小判断,A项将砝码放错位置后,称得的
BaCl2为4.8 g,故偏低;B项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对所配溶液无影响;C项摇匀后再加水即增大了溶液体积,故偏低;D项定容时俯视液面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5)如果稀释较大倍数,可选用适宜的容量瓶稀释至相应体积,但现在浓度改变较小,故只能吸取过多的溶质,然后再加水定容至刻度线,现过量的BaCl2仅为100 mL×10-3L·mL-1×(0.101 mol·L-1-0.100 mol·L-1)÷0.101 mol·L-1≈0.99 mL。

答案:(1)C F E D B
(2)左手拿药匙,用右手轻轻拍左手手腕,小心振动药匙加足药量,使天平平衡
(3)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洗涤定容摇匀
(4)AC
(5)用1 mL移液管从容量瓶中移取0.99 mL BaCl2溶液,然后再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即得0.100 mol·L-1的BaCl2溶液
23.
答案:(1) 13.6 mL
(2) 20 mL偏低
(3) 烧杯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
(4) 玻璃棒500 mL容量瓶
(5) 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
24.答案:(1) 1∶2∶3(2) 6∶3∶2
(3) 6∶3∶2(4) 9∶3∶1
25. 答案:(1)0.100 mol(2)1.51 mol·L-1(3)30.2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