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 (高力版)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企业文化挽救了电视机厂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电视机厂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
濒临倒闭,老板决定请一名日本人来接管。七年后,在
这位日本人的管理下,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 高水平,令美国人赞叹。 日本人靠的是尊重人。这种优秀的文化表现在其 所采用的三项措施之中。
第一、接管之初,新任经理把职工召集在一起, 向每一个职工赠送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同时也诚恳地向
的潜能平均提高10%的话,其结果也要远远大于只占10%
的“精英”们每人平均提高30%的潜能总值。
一碗红烧肉的故事
某装卸公司的老板接到一单业务,有一批货要搬上码头,而且必须在半天之内完成。 任务重,时间紧,手下就那么十几个伙计,怎么办呢?老板心里犯起了嘀咕。早餐时间到 了,老板给伙计们盛好米饭,然后一一端到每个人手里。伙计王接过饭碗,拿起筷子,正 要往嘴里扒,一股诱人的红烧肉的浓香扑鼻而来。他急忙用筷子扒开一个小洞,几块油光 发亮的红烧肉埋在米饭当中。他立即扭过身,一声不响地蹲在屋角,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顿饭,伙计王吃得特别香。他边吃边想:老板看得起我,今天要多出点力。于是他把货 装得满满的,一趟又一趟,来回飞奔着,搬得汗流如雨„„整个上午,所有的伙计也都像 他一样卖力,个个挑得汗流浃背。一天的活,一个上午就干完了。中午,伙计张一边擦着 汗,一边疑惑不解地偷偷问伙计王:“你今天怎么这样卖力呀?”伙计王反问:“你不也 干得起劲嘛?”伙计张回答说:“不瞒你说,早上老板在我碗里塞了几块红烧肉,我总要 对得住他对我的关照嘛!”伙计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我的碗底也有红烧肉哩!” 两人又问了别的伙计,原来老板在每个人碗里的饭里都埋放了红烧肉。 众伙计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吃早饭时,大家都闷声不响地吃得那么香!
协调论:管理是协调资金、物质和人员、人及关系等所有资源
的活动,目的在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关注管理中“人”的要素,注意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对于管理 的效率所具有的意义。
帕雷托:专门研究社会系统中人际关系的意义。
梅奥:在霍桑试验中印证了这一理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即工人
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3) 决策论 :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管理就是决策,突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2、孟子的观点:
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孟 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不是 人。性善为何物?那就是“仁、义、礼、智”。他 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 省的修养便成为成人的重要环节。
〈1〉人性是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
为善人,做坏事的人并不是因为本性不善,而是没
有按照本性去行事。
〈2〉把性善理论用之于管理人,治理国家。各国
诸侯要想治理好国家有三件大事:土地、人民、政
事,要做好这三方面的治理则首先要行仁政,而仁
政之根本在于养心。
3、荀子的观点:
他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好
管理就是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依据一定的
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实施控制的活动过程。 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管理的审视: 结构要素论:管理理论创始人亨利.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
般管理》: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
为基本要素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14项原则: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团 结精神等
(3)人的需要是主体的内在的欲求,具有个体性。在这个意义
高 力
主编
ISBN:7-04-019982-3
教学安排
一、总学时数:54
二、学分:3 三、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公共伦理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确立公共服务精神,明确公共管 理主体的公共责任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 6学时
第二章
第三章
公共伦理主体
公共伦理客体
属性是社会属性的自然前提。
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人性不是凝固不变的; 人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33
(2)科学的人性论还应立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
人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中,就有与这种
社会关系相适应的人性以及对人的教育和管理要求。
教育使人性社会化,文明化。
管理既是人性的产物,也是人性的结果。
〈3〉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并不矛盾,在适当的条
件下,人们会自我调整,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力求有所成就。
〈5〉大多数人都有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创 造性。
相应的管理办法
〈1〉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的职能应从监督、指挥变为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 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人的系统认识是从“人性”开始的。人性问 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1、孔子的观点:
孔子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讲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人分等次。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是一种人性化、道德化的管理思想。
2、孟子的观点:
2、“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Y理论
如何发挥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 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 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 友谊、结社等需要 自己的才能,只有这样人才会感到 保障人身安全等的需要 满足。
阿基里斯(C.Argyris)提出不成熟-
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
1、 X理论的基本观点:
〈1〉大多数人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大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壮志,宁愿接受别人领导,也不愿负任何 责任。
〈3〉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相矛盾的,为了达到组织
目标必须靠外力的强制。 〈4〉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5〉为了生活需要,人们选择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作。
6学时
6学时
第四章
第五章
制度安排与公共伦理
公共权力
8学时
6学时
第六章
第七章
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
8学时
8学时
第八章
公共伦理建设
6学时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
管理的含义(management)
管——管人、管物、管目标 理——理财、理制、理关系 管理——管人理事
第一节
一、管理的含义和实质
管理与伦理
〈6〉人群大致分两类,只有少数人能自我鼓励、自我控制,只有这 些人胜任管理工作。
相应的管理方法(泰勒制的“胡萝卜加大棒”) 〈1〉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 任务方面。 〈2〉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 〈3〉强调严密的组织,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 〈4〉在激励约束制度上,主要是“重奖重罚”。
成熟理论: 一个健康的人从不成熟到成 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相似点:人的成熟过程就是自我实现 需求的发展过程,人之所以不能完 全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实现,都是 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对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而Y理论是建立在“自
我实现人的”基础之上的。
3、 Y理论的主要论点: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有利,工作就像娱乐、休 息一样自然。 〈2〉人们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外来的控制和惩罚 不是鞭策人们为组织目标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
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雨果《悲惨世界》
张瑞敏: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6遍桌 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我们有的人开始会擦6遍,慢 慢觉得擦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 有的人干事没恒心,做事不认真,不到位,必须运 用严格严密的管理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所以,对人的管理必然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 的自由和社会进入自由王国等基本的伦理问题。
了高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作用和意义。
决策涉及利益关系的不同方面,科学决策意味着能取得具有 实际效率的有效决策,能使不同的利益关系平衡协调。 管理成为不断决策和决策实施的活动过程。
2013-8-8
10
保工作还是保房子?认领导还是认母亲?6月以来,四川省会 理县许多公职人员不得不去做这些二选一的难题。 2010年6月7日,会理县出台了《关于县城规划区征地拆迁包户 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追究办法》)。《追究办法》规定, 未按时完成或协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多为被征地拆迁人直系亲属)调离工作岗位、扣发绩效工资并取 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他们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
不是指责、嘲笑他们的失败,而是请他们喝咖啡,聚会,
第二、日本经理不像美国人那样与工会闹对立,而
是主动地选择拜会工会负责人,希望多多关照,力图使
美国工人解除心理戒备,在感情本经理不是去去招收年轻力壮的新人,而是把以前被 该厂解雇的老职工全部召集回来重新任用,以培育工人 们的报恩之心 问题:日本(J式)管理和美国(A式)管理有何区别?
(4)
组织管理理论:特定的管理主体在变化的环境中运用
拥有的资源来达到设定目标的过程。
巴纳德(组织管理理论代表):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组织行为
及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把握,权力与服从的关系只
有建立在愿意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个人的意愿、动机、贡 献是否一致关系到组织目标和效率的实现程度(伦理问题) 。 关注管理中“人性”的要素,注意到人性对管理的意义。
传统管理人性论的评价
(1)西方关于人性的假设立足于企业
(2)概念周延错误 (3)实践证明无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科学的人性论是管理理论的基础
(1)科学的人性论首先立足于历史的分析,简而言之,人性乃人的 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包含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 维属性。 生物属性即体性、思维属性为才性,社会属性包含德性。生物
〈2〉激励方式应从外在激励改为内在激励,诸如工作的挑
战性,发挥才能,满足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
〈3〉在管理制度上给以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让员工参与管
理和决策。
4、 Z理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1981
年提出来的。)
(1)、信任--英国政府、工会和资方互不信任,使英国经济
瘫痪并把英国的生活水平降到可悲的境地;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特
管理的实质:
1.管理是社会分工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职能 2.管理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
3.管理的性质是由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4.管理根源于生产方式运行的需要 5.管理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基本保障
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管 理

管理涉及伦理问题,伦理包含管理

思考
为什么需要对人的活动进行管理?
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视 的任何东西,也没有人心这样可怕,这样复杂,这样神秘,这 样无边无际。有一种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还有
征是终身雇用制,这是产生信任、对企业忠诚、对工作奉献的责
任感的基础。 (2)、微妙性--是指以不强加于人的方法指导工作,分析
人的个性,精确地了解人并决定谁与谁在一起工作最为恰当---组织效率最高的搭档或班组。 (3)、亲密性--贯穿于人们生活中的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和 经过教导的无私性。而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类的最大伤害,莫过于 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人们的交往关系日渐疏远。 突出“社会人”的人际关系伦理协调,是一种“伦理人”设 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
逸恶劳、趋利避害是其具体体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不 能不求,求而无量则争,争则乱”。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 的是“修习”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习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 远”的发展。
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 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1〉战争、竞争、矛盾、冲突、混乱等“人性恶”是根源。人性
恶是制度的起源。 〈2〉荀子针对性恶提出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礼”,二是 “刑”,礼是以教育为主,刑是依法制裁。
链接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企业员工的潜
能只发挥了20%~30%左右,如果开发策略与方法得当的 话,大多数人可以提高到60%~70%,甚至更高,基本是 原来的2~3倍。因此,作为领导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想实 现企业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把工作重点放
在“大多数”人身上。假设占企业人数90%的员工每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