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10.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3 = 30分)。

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提出原子学说
B. 发现元素周期律
C. 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2. 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 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 166
B. 67
C. 99
D. 无法确定
3. CCTV-1《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报道“铊中毒事件”,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铊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其中“ 6s26p1 ”表示铊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

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铊的元素符号为Tl
B. 铊原子的质子数为81
C. 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
D. 铊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弱
4. 含下列化学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A.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C. 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 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5. 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A. BA2
B. BA3
C. A3B2
D. B3A2
6. 已知反应C + O2 == CO2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无法确定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能量的相对大小
7. 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 水力
B. 电能
C. 化石燃料
D. 地热能
8. 某金属不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 Mg
B. Fe
C. Al
D. Cu
9.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 a > b > c > d
B. c > a > b > d
C. a > c > d > b
D. b > d > c > a
10. 下列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⑤⑥。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
是,碱性最强的是,呈两性的氢氧化物
是(用化学式表示)。

12. 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
要。

13. 由铜、锌和稀盐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极,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锌是极,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14. 用“>、<或=”比较下列物质的性质
碱性KOH NaOH 酸性HClO4H3PO4稳定性HBr HF
15. 指出下列变化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学校燃烧煤煮饭(2)给手机的电池充电
(3)用蓄电池点亮灯泡。

16.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每空2分)
Cl2KI
第III卷(附加题
【附加题】17. 利用下列反应:Cu+ 2Ag+ = Cu2+ + 2Ag制一个化学电池(给出若干导线和一个小灯泡,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自选),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此题可以不做,做了且正确的额外加分)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4. D
5. A
6. A
7. B
8. D
9. C 10. D
二、非选择题。

11. (1)Si Mg
(2)K F Ar
(3)HClO4KOH Al(OH)3
12.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13. 正还原2H+ + 2e- = H2↑
负氧化Zn —2e- = Zn2+
14.>><
15.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