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莆田市中考猜题物理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福建莆田市中考猜题物理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1L 比灯泡2L 亮,则
A .1L 两端电压比2L 两端电压大
B .1L 的电阻比2L 的电阻大
C .若2L 灯丝烧断,通过1L 电流不变
D .若1L 灯丝烧断,灯2L 亮度变大
2.下列关于物理现象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正确的是 A .核电站利用裂变中可控制的链式反应来进行发电供人们使用 B .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乘坐校车看到车内的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所以0℃冰块的水分子不运动 3.关于密度,正确的理解是 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D .同种物质做成的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就大一些
4.研究光的传播时,物理课本引入了“光线”,使问题简单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A .转化法
B .等效法
C .模型法
D .控制变量法
5.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6.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A.B.
C.D.
7.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
,导出了R=
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D.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8.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电阻丝R1和R2分别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且R1<R2,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闭合开关后,装R1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
C.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生热量的多少
D.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可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9.以下物理量对应常用单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物理量常用单位
A 压强帕斯卡(pa);牛顿/平方米(N/m2):牛顿/平方厘米(N/cm2)
B 速度光年;米/秒(m/s);千米/小时(km/h)
C 功率瓦特(W);千瓦(kW);千瓦时(kW·h)
D 电能焦耳/秒(J/s):焦耳(J):千焦(kJ)
A.A B.B C.C D.D
10.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有()
A.B.
C.D.
12.为了防止中考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流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A.动圈式话筒B.扬声器C.发电机D.电压表
1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不洁净的水中大量的细菌在活动,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吸盘挂钩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一杯热水温度降低时,意味着内部水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降低了
D.冰不断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故障只发生在L或R上)
①若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故障是______________;
②若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的示数同时变小,则故障是____________.
15.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16.小明某天早上7 点出门上学时,忘记关闭电热毯,晚上19点回到家,期间电能表示数从图甲变至图乙(不考虑其他用电器耗电情况),则电热毯的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W,消耗的电能转化为___,如果这些电能全部用来供电热水壶使用,在1 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10kg20℃的冷水加热至____℃.
17.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长江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N,该船排水量为2×103kg,则船满载时排开江水的体积为______m3;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将__________一些(选填“下沉”或“浮起”).(g取10N/kg,ρ
=1.0×103kg/m3).
江水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乙两图中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1,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1,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P1_____P1,F1_____F1.(选填“>”,“<”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琪琪从世博会带回一个工艺品,她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
请你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g取10N/kg)
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
工艺品的密度。
20.如图所示,用10牛顿拉力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2米,则:
(1)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焦?
(2)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瓦?
21.某型号热水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有加热和保温两档,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进行调节,R0、R为电热丝.当开关S接加热档时,电路的功率为1100W,当开关S接保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为44W,R0、R阻值恒定不变.
整壶水的质量2kg
额定电压220V
加热时的总功率l100W
保温时的功率44W
(1)在加热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电热丝R0、R的阻值多大?
(3)已知热水壶的加热效率为8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一满壶水从20℃烧开需要多长时间?(小数点后保留1位小数,c水=4.2×103J/(kg•℃))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3.在通电螺线管附近有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
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_____。
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图甲是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移至零刻度
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 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______
26.小铭和小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R 的阻值分别为10Ω、15Ω、20Ω、25Ω.
(1)小铭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小群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铭改接。
①请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
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________)
③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较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铭将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A,连入电路的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W。
(3)实验中,若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不变,将定值电阻R的阻值由25Ω更换为15Ω,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定值电阻为25Ω时,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Ω。
(4)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测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需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解析】
A.由图可知,两只灯泡并联,由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可知,两灯泡的电压相等;
B.灯泡L1比L2亮,说明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即P实1>P实2,因U1=U2,P实1>P实2,所以由
2
=
U p
R 实
可知,R1<R2;
C.若L2灯丝烧断,不影响电源电压,则L1两端的电压不变,灯泡L1的阻值不变,根据
U
I
R
可知,流过L1的电流
不变;
D.若L1灯丝烧断,不影响电源电压,则L2两端电压不变,通过L2的电流不变,由P=UI可知L2的实际功率不变,则灯L2亮度不变.
2、A
【解析】
A、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中的可控链式反应来进行发电供人们使用的,故A正确;
B、尘土飞扬是尘土在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分子运动会变缓,但不会停止,因此0℃冰块的水分子同样在运动,故D错误。
3、C
【解析】
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也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水与冰的密度不同),而与质量、体积无关;可见密度与质量和体积不成比例,是一个确定的值,故AB错误;
C. 密度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故C正确;
D. 同种物质做成的不同物体,虽然形状和体积不同,其材料相同,其密度相同,故D错误。
4、C
【解析】
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利用光线反映光的本质,间接研究光的传播,研究起来更方便、更形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模型法;
故选C.
5、D
【解析】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接触后的验电器带负电,故C错误;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D正确.
6、B
【解析】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B正确.
7、C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并不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也不会为零.
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C
【解析】
(1)根据装置中的相同点、不同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2)由焦耳定律Q=I2Rt分析放出热量的多少;
(3)通过观察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阻丝发热的多少属于转换法;
(4)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应让两瓶中水和煤油的质量m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相等),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大小关系,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详解】
A、由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但电阻不同,故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
B、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由于R1<R2,故R2放出的热量多,温度计示数升的高,故B错误;
C、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研究方法可以称之为转换法,故C正确;
D、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则应让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相等,由温度的变化大小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故用相同质量的水代替煤油,两瓶中都有相同阻值相同的电阻丝,电阻相等;故D错误。
选C。
9、A
【解析】
A.pa、N/m2、N/cm2都是压强的单位,故A正确;
B.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故B错误;
C.kW·h是能量的单位,故C错误;
D.J/s是功率的单位,故D错误。
10、A
【解析】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为了避免烧杯或量筒内壁粘有部分液体,导致体积或质量的测量值偏小而存在误差,通常采用剩余法测量液体的密度,由题意知,为了较准确地测盐水的密度,本题正确选项是A.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C
【解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解】
A、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选项错误;
B、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错误;
C、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正确;
D、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2、AC
【解析】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详解】
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利用电磁感应现象;
A、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
B、扬声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电压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CD
【解析】
A.细菌包含很多的分子,细菌的活动属于机械运动,因此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该现象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一杯热水温度降低时,意味着内部水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降低,故C正确;
D.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一定)R断路(一定)L断路
【解析】
若灯L断路后两表均没有示数;若电阻R断路,电压表串连接入电路,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变大,由于电压表电阻较大,因此电路中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灯L熄灭;若灯L短路后,电路总阻值减小,电流变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也变大;若电阻R短路后,电路总阻值减小,电流变大,灯L更亮;由上可知①中R断路;②中L断路.15、相互的运动状态
【解析】
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他对地面施加了向后的力,地面就对他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使他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他施加的向前的力改变了他的运动速度,这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83.3 内能100
【解析】
电热毯工作时间为19:00-7:00=12:00,电热毯工作12小时消耗的电能:W电=4354.6kW•h-4353.6kW•h=1kW•h;电
热毯的功率P=W
t
=
1kW?h
12h
=0.0833kW=83.3W;电热毯加热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由题知,Q吸=W电
=1kW•h=1×3.6×106J=3.6×106J,由Q吸=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t=Q
cm
吸=
()
6
3
3.610J
4.210J/kg?10kg
⨯
⨯⨯
℃
=85.7℃,
20℃+85.7℃=105.7℃>100℃,由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温度达到100℃后,不再升高,吸收的热量用于水的沸腾,故可将水加热至100℃.
17、8×103 2 浮起
【解析】
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浮=G=8×103 N;由F浮=ρgV排知道,船满载时排开江水的体积是:V排=F浮/ρ水
g=2×104N/1.0×103kg/m3×10N/kg=2m3,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仍然漂浮,即F浮=G,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又因为F浮=ρ液gV排,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则游船的船身将浮起一些.
18、=>
【解析】
(1)甲、乙两个玻璃缸完全相同装满了水时,水的质量相等,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两个玻璃缸装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又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物=F浮=G排,即玩具鸭的重力与溢出水的重力相等,则漂浮着玩具时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相等,因玻璃缸
完全相同(底面积相同),所以,由p=F
S
可知,两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1=p1
(1)甲、乙缸装满了水,玩具鸭子漂浮,由图可知,甲玻璃缸中鸭子排开水的体积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gV 排
可知,甲玻璃缸中鸭子受到的浮力较大,即:F1>F1.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1)1N。
(2)2×103kg/m3。
【解析】
(1)排开水的质量:
m排=m1﹣m3=0.35kg﹣0.25kg=0.1kg,
则浮力F浮=G排=m排g=0.1kg×10N/kg=1N;
(2)m工艺品=m2﹣m3=0.45kg﹣0.25kg=0.2kg,
由ρ=得:
工艺品的体积:V工艺品=V排===1×10﹣4m3,
工艺品的密度:
ρ工艺品===2×103kg/m3。
20、(1)40J;(2)4W
【解析】
(1)由图可知,此装置为动滑轮,即重物由2股绳子承担,物体A在10秒内上升2米,拉力做的功为
W=Fs=10N×2×2m=40J;
(2)拉力F的功率为P=W
t
=
40J
10s
=4W。
21、(1)5A;(2)44Ω,1056Ω;(3)763.6s.【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加热时的功率为1100W,由P=UI可得加热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I加热=P
U
加热=
1100W
220V
=5A;
(2)由图知S接2时只有R0接入电路,电路中电阻最小,功率最大,为加热状态,由P=
2
U
R
可得R0的阻值:R0=
2
U
P
加热
=()2
220V
1100W
=44Ω;S接1时两电阻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功率最小,为保温状态,则总电阻:R总=R0+R=
2
U
P
保温
=()2
220V
44W
=1100Ω,所以R的阻值:R=R总﹣R0=1100Ω﹣44Ω=1056Ω;
(3)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2kg×(100℃﹣20℃)=6.72×105J;热水壶放出的热量:Q放=Q η
吸
=
5
6.7210J
80%
⨯
=8.4×105J,因为电流所做的功W=Q放=Pt,所以加热所用的时间:
t=
W
P
加热
=
5
8.410J
1100W
⨯
≈763.6s.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
【解析】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图如下:
23、
【解析】
试题分析: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处磁场方向,由此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极、S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上,电源“+”极在右“-”极在左.
考点:安培定则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断开开关L1断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0.24 换用不同规格的两只灯泡,多测几组数据变大【解析】
根据“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可知,本题考查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以及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等内容分析判断。
【详解】
(1)[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2]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所在支路断路;
(3)[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即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4)[5]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应改进方法是:换用不同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5)[6]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电流表A2测电路中电流,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的电路中,因L1的电压和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通过其的电流不变,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
2
A的示数变大。
25、游码平衡螺母BAC 50 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解析】
(1)天平在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
(2)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
(3)天平的读数: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计算出倒出水的质量,读出倒出水的体积,由ρ=m
v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详解】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根据题意知:应该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然后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
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根据密度公式ρ=m
V
就能求出密度。
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BAC.
(3)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加取砝码,从大到小,最后还要调节游码。
所以,应取下50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因为只能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称量过程中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据图所知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在试加砝码和调节游码时,调节平衡螺母。
26、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0.25 0.625W 左35 减小误差
【解析】
(1) ①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发现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与Rx两端的电压,显然与实验要求不符,这样不能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修改如图所示;
③闭合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较小,说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2)由图知:电流表采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压U=2.5V,电流I=0.25A;
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UI=2.5V0.25A=0.625W;.
(3)定值电阻R的阻值由25Ω更换为15Ω,因为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电阻两端电压会减小;要保持电压不变,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减小。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
当定值电阻R的阻值由25Ω时,电路中的电流:I===0.1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滑===35Ω;
(4) 测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