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bd579c3968011ca200913f.png)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为了保障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须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二、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须服从医院安排,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增加临时性检查。
三、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由医院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四、对参加放射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由医院及时组织健康检查或者医疗救治,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五、医院委托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本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六、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放射部门应及时将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医院将安排职业健康体检复查和追踪。
七、放射部门不得安排孕妇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哺乳期妇女在其哺乳期间应当避免接受职业性内照射。
八、由医院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九、处罚:
1.对未按医院要求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者,下次体检费用由本人自行承担。
2.对未按医院要求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者,造成无法正常在放射岗位工作,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担。
3.对放射部门安排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在放射岗位工作,后果由其部门负责。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4e3c9fb7360b4c2f3f6439.png)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加强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完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职业健康检查:
1、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凡新从事放射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参加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2、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对现有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
3、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凡调离放射岗位或离开单位时,应参加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
4、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及职业禁忌证者的,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处理:
(1)上岗前健康检查:体检结果正常的方可上岗,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得从事放射工作。
(2)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时,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安排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对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要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
二、放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
1、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档案。
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终生保存。
2、对建立的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允许放射工作
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相关资料。
三、费用管理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培训的费用均由本单位承担,不向放射工作人员收取相关费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门诊部。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2篇)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2158c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6.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1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没有条件体检的,可在上岗前先行血常规检查。
2 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____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异常者,在短期内安排复查。
3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 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____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____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当中,并制定复查计划。
8 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终生保存。
9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11 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2 不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份如何,都必须执行以上规定。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2)是指针对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所要接受的定期体检制度。
放射科是一个涉及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经常接触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体检来确保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防控相关职业病及其他疾病。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体检,通常是每年或每两年一次。
2. 包括的项目:体检项目一般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常规检查,以及特殊的放射线相关检查,如胸部X 射线、骨密度测定等。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7899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7.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是为了保证放射科人员的健康状况,并确保其能够安全地从事放射工作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的要求:
1. 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应定期接受体检,通常是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
2. 包括的项目:体检项目应包括常规的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等,以及针对放射科人员特殊职业要求的检查项目,如放射线暴露情况的评估、辐射剂量监测等。
3. 辐射剂量监测:放射科人员应接受辐射剂量的监测,以评估其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或参与辐射急救计量仪等方式实现。
4. 职业病筛查:体检中应进行职业病筛查,以便及早发现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问题,如胸部X线片、肺功能检查等。
5. 个人防护用品:体检中可以评估放射科人员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6. 定期培训:放射科人员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以了解最新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医疗机构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保证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这些体检制度应得到严格执行。
第 1 页共 1 页。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模版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35a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7.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从事放射工作,制定本体检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放射科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体检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放射相关疾病筛查、辐射防护知识培训、个人防护设备督导等方面。
第四条体检结果将作为考核放射科人员从事放射工作资格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体检项目第五条本制度规定的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项目。
(二)放射相关疾病筛查:包括射线致癌性疾病(如肺癌、血液系统肿瘤等)的筛查,以及其他与放射相关的疾病筛查。
(三)辐射防护知识培训:通过考试或培训,对放射科人员进行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四)个人防护设备督导:对放射科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督导,确保其合理佩戴。
第六条体检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由医疗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制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三章体检频次第七条放射科人员应按照下列规定接受体检:(一)入职前体检:放射科人员在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确保其适合从事放射工作。
(二)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接受定期体检,具体频次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特殊情况体检:放射科人员如出现体检异常情况或接触到事故放射源,应及时接受特殊体检。
第八条定期体检的具体频次如下:(一)医师: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二)技师: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三)护士: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特殊情况体检的具体时间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章体检费用第九条体检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第十条放射科人员可选择在医疗机构指定的协议单位进行体检,并由医疗机构支付相关费用。
第五章体检结果处理第十一条体检结果应及时报告给放射科人员本人,并按规定归入人事档案。
第十二条体检结果根据人员健康状况和放射工作风险级别,分为合格、有条件合格和不合格三类。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dd50be90c69ec3d4bb7519.png)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加强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完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职业健康检查:
1、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凡新从事放射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参加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2、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对现有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
3、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凡调离放射岗位或离开单位时,应参加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
4、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及职业禁忌证者的,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处理:
(1)上岗前健康检查:体检结果正常的方可上岗,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得从事放射工作。
¥
(2)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放射工作有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时,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安排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对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要调离原岗位,妥善安置。
二、放射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
1、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档案。
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终生保存。
2、对建立的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相关资料。
三、费用管理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培训的费用均由本单位承担,不向放射工作人员收取相关费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门诊部。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8ecd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a.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是指针对从事放射科工作的人员进行的定期体检制度。
由于放射科工作涉及到辐射的接触,因此需要对放射科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检,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体检:放射科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如心脏、肺部、肝胆系统等。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和预防与辐射接触相关的健康问题。
2. 辐射监测:放射科人员需要进行辐射剂量的监测。
这可以通过佩戴个人剂量仪或在工作区域设置剂量监测设备来实现。
监测结果将用于评估辐射接触情况。
3. 血液检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这有助于评估辐射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并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4. 眼科检查:由于眼睛对辐射特别敏感,放射科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这可以通过检测眼睛的视力、眼底等来评估辐射对眼睛的影响。
5. 心电图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辐射对心脏的影响。
6. 健康宣教:定期进行健康宣教,向放射科人员提供有关辐射防护知识和健康保护措施的培训。
通过以上的体检制度,可以确保放射科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与辐射接触相关的健康问题。
放射岗位工作人员体检休假制度
![放射岗位工作人员体检休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dbdb2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放射岗位工作人员体检休假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为对人体的损害工作之一,除加强日常防护工作外,每季度内,科内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血象检查。
二、凡省市有关部门组织放射人员全面体检时,科室在保证科内正
常工作进行的情况下,要安排全科人员按时参加体检。
三、无论每季度或/有关专门体检时,发现有关职业损害或/接近职
业病标准限值时,必须采取措施(少接触、半脱离或住院治疗),防
止职业病发生。
四、若经省职业病诊断小组确定为职病(放射损害)时,应按全国有
关劳保条例进行安排和处理,享受有关职业病的一切福利和待遇。
五、凡新安排接触放射线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作体格检查和血象检
查并存入健康档案内,以作日后对比参考。
六、有关休假的规定:
(一)按国家规定,放射工作人员除法定各种假期(婚假、产假、探亲假、职工假、病假、事假)外,每人享受放射假 3~4 周。
(二)在保证科室的正常工作进行前提下,放射人员的放射假由科主任、技师长统筹安排。
(三)新安排到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工作满一年后方可安排放射假。
(四)当年放射假必须在当年内有效,不得借用下年度放射假。
(五)放射假原则上作一次或两次安排完,但不得一天或二天休假,遇有特殊情况时,可借用放射假来冲病假(疾病证明)、事假(在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排班前预先报告科主任)。
放射假不作缺勤对待,享受一切福利待遇。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通用版)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16fc9ee518964bce847ccd.png)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通用版)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没有条件体检的,可在上岗前先行血常规检查。
2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2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异常者,在短期内安排复查。
3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当中,并制定复查计划。
8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终生保存。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cac6fe5022aaea998f0f99.png)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一、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实行分管领导、科主任负责制。
实施放射科主任对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门诊科主任一般由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技术培训计划:计划对医师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
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
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科主任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
三、辐射培训计划:工作人员准备参加四川省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到每个操作人员都进行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教育,增强操作人员在辐射工作岗位的可调节性,做到辐射人员轮流上岗,尽可能达到“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的原则。
所有从事辐射的工作人员每年接受法律法规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
四、员工体检制度:辐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二)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四)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五、保健制度:辐射工作人员的保健休假,根据照射剂量的大小与工龄长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
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职者,每年利用休假时间享受2-4周的疗养待遇。
2012-7-25设备安全管理及维修制度安全管理影像设备均为价格昂贵、高精尖大型设备,是进行医疗检查和稳定影像质量的基本条件,为此,设备的安全管理尤显重要。
1.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
2.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和机修岗位及机房岗位责任制,责任者负有维护保养机器之责任。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忌“带病工作”,并立即向机修人员申报。
放射体检工作制度
![放射体检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6b64a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b.png)
放射体检工作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包括放射源操作人员、放射诊断和治疗人员、辐射环境监测人员等。
三、放射体检内容1. 职业史和接触史:了解被体检者的职业史和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剂量、接触时间等。
2. 健康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3. 职业病筛查:针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病筛查,如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皮肤病等。
4.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四、放射体检程序1. 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并根据放射工作特点,确定体检周期和体检项目。
2.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如实提供自己的职业史和接触史,并配合体检工作。
3. 体检机构应当根据体检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健康管理和防治建议。
4. 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体检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五、放射体检结果处理1. 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应当保密,仅限于单位和体检机构内部使用。
2. 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机构应当及时向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 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体检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工作内容、加强个人防护等。
4.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六、放射体检工作管理等1. 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当设立放射体检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放射体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放射体检工作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放射体检工作计划,明确体检周期、体检项目和体检机构等。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1]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3b362c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保障员工工作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体检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放射科工作岗位的人员。
三、体检内容放射科人员体检内容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2.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项目的检测。
3. 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的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等指标。
4.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等项目的检测。
5.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等项目的检测。
6. 放射科专项检查:对于放射科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的项目,包括放射性元素检测、放射线剂量监测等。
四、体检周期放射科人员体检周期按照岗位的不同要求而定,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 新入职人员:新入职放射科人员需在入职前完成一次全面体检,并在入职后的6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全面体检。
2. 常规体检:放射科人员在正常工作岗位上从事工作的,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3. 特殊体检: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放射科人员,如怀孕、患有特定疾病等情况,应根据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体检。
五、体检结果管理1.体检结果应由医务人员进行正确解读,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出具体检报告。
2.体检结果应妥善保管,保护个人隐私,并仅提供给需要查阅的相关人员,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泄露。
六、体检结果处理1.根据体检结果,若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偏离正常状态,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放射科人员应按照要求主动配合进行相关的医疗操作。
2.若发现放射科人员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不适合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应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安排其离岗,并配合安排合适的岗位或进行相应离职处理。
七、体检考核标准1.放射科人员体检考核以医学专业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结果为准。
2.各项体检项目的结果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医学专业机构的要求。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6a80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4.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是指对从事放射科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的规定和要求。
这是为了确保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避免放射性辐射对其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制定的。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体检项目:放射科人员体检项目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以及放射性物质暴露监测、甲状腺功能等与放射性辐射相关的专项检查项目。
2. 体检周期:放射科人员体检周期一般为一年一次,但对于特殊工种、年龄较大或健康状况有异常的人员,可能会有更加频繁的体检要求。
3. 体检结果评价与管理:根据体检结果,将放射科人员按照健康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异常结果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处理。
4. 体检档案管理:对于放射科人员的体检结果会建立档案,存档并定期进行与其他记录的整合,以备日后参考。
5. 专业指导与培训:对于放射科人员,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辐射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放射科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障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益,确保医疗质
量。
同时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和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dfd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放射工作的安全性和可连续发展,订立本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放射科人员的体检流程、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以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的放射科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技术人员、护士等。
三、体检内容及标准1. 总体原则(1)体检周期:放射科人员应依照公司规定的体检周期进行定期体检,包含年度体检和定期进阶体检。
(2)体检项目:放射科人员体检项目应包含常规体检项目和职业病防护项目,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3)体检标准: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学标准,订立放射科人员的体检标准,确保人员的身体情形符合从业要求。
2. 常规体检项目(1)一般体格检查:包含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常规指标检测。
(2)眼科检查:包含视力、眼底检查等。
(3)听力检查:包含听力测试等。
(4)血液常规检查:包含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5)心电图检查:对相关人员进行心脏功能评估。
(6)肺功能检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肺功能评估。
(7)胸部X射线检查:定期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评估肺部健康情况。
3. 职业病防护项目(1)射线防护:对相关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测量,确保辐射剂量不超出国家规定标准。
(2)职业病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四、管理标准1. 体检流程(1)预约体检:放射科人员应提前向企业职能部门预约体检时间。
(2)进入检查:放射科人员应携带有效证件和个人体检档案,定时前往指定体检机构进行相应的体检。
(3)结果反馈:体检结果将由体检机构直接反馈给企业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可通过部门查询结果。
2. 体检档案管理(1)建档登记:每位放射科人员在入职时应建立相关体检档案,记录个人体检结果和发现的异常情况。
(2)档案保密:企业职能部门应对相关体检档案进行保密,严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3)档案存储:相关体检档案应妥当保管,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0.4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10.4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753edf26fff705cc170a60.png)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没有条件体检的,可在上岗前先行血常规检查。
2 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2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异常者,在短期内安排复查。
3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 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当中,并制定复查计划。
8 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终生保存。
9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
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11 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2 不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份如何,都必须执行以上规定。
影像科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
![影像科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3ea9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e.png)
影像科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体检及保健制度
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和法规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上岗后每两年复训一次。
3、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合格者方可上岗,上岗后1—2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4、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法规培训和健康体检到指定机构进行统一培训与体检,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
5、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6、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发放按有关规定执行。
7、放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工作性质,每年可享受2-4周的保健休假。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3篇)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c6f1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c.png)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1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没有条件体检的,可在上岗前先行血常规检查。
2 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____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异常者,在短期内安排复查。
3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 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____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____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当中,并制定复查计划。
8 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终生保存。
9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11 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2 不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份如何,都必须执行以上规定。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2)是指对从事放射科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的规定和要求。
这是为了确保放射科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避免放射性辐射对其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制定的。
放射科人员体检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体检项目:放射科人员体检项目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以及放射性物质暴露监测、甲状腺功能等与放射性辐射相关的专项检查项目。
2. 体检周期:放射科人员体检周期一般为一年一次,但对于特殊工种、年龄较大或健康状况有异常的人员,可能会有更加频繁的体检要求。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a01a66783e0912a2162a8e.png)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健康检查制度。
一、工作人员的培训1、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2、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
培训档案应当包括每次培训的课程名称、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资料。
3、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应当由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单位承担,并按照培训计划和有关规范或标准实施和考核。
二、做好个人剂量监测1、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当包括:(1)常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等相关资料;(2)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2、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操作结束离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3、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应当在每个监测周期结束后1个月内送达旗质防所。
三、职业健康管理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2、不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3、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4、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安排。
5、不得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
哺乳期妇女在其哺乳期间应避免接受职业性内照射。
6、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6.1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6.2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6.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体检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体检](https://img.taocdn.com/s3/m/4cac5157524de518974b7d2e.png)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体检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体检:频率:上岗前一次,离岗前一次,在岗期间至少2年一次;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其他放射事故照射后也需要进行相应检查。
体检机构: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基本上每个市只有一到两个有资质的检查站点,不过医院都会给你安排好的,不是自己选。
检查流程:以上海为例,如下图。
检查项目:一、上岗前检查项目:1.必检项目:医学史、职业史调查;内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色觉、视力、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
2、选检项目:耳鼻喉科、视野(核电厂放射工搜索作人员);心理测试(核电厂操纵员和高级操纵员);甲状腺功能;肺功能(放射性矿山工作人员,接受内照射、需要穿戴呼吸防护装置的人员);二、在岗期间检查项目:1.必检项目:医学史、职业史调查;内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色觉、视力、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胸部X线检查2.选检项目:心电图;腹部B超;甲状腺功能;血清睾丸酮;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痰细胞学检查和/或肺功能检查(放射性矿山工作人员,接受内照射、需要穿戴呼吸防护装置的人员);使用全身计数器进行体内放射性核素滞留量的检测(从事非密封源操作的人员);三、离岗前检查项目:1.必检项目:医学史、职业史调查;内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色觉、视力、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
2.选检项目:耳鼻喉科、视野(核电厂放射工作人员);心理测试(核电厂操纵员和高级操纵员);甲状腺功能;肺功能(放射性矿山工作人员,接受内照射、需要穿戴呼吸防护装置的人员);使用全身计数器进行体内放射性核素滞留量的检测(从事非密封源操作的人员);四、应急/事故照射检查项目:1、必检项目:应急/事故照射史、医学史、职业史调查;详细的内科、外科、眼科、皮肤科、神经科检查;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连续取样);尿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胸部X线摄影(在留取细胞遗传学检查所需血样后);心电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没有条件体检的,可在上岗前先行血常规检查。
2 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至少2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异常者,在短期内安排复查。
3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 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当中,并制定复查计划。
8 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终生保存。
9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
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11 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2 不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份如何,都必须执行以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