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权县小麦优化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5期
摘要为进一步选择和优化民权县小麦生产中的施肥最佳配方,实现小麦氮、磷、钾动态平衡施肥,根据河南省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及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2016年在民权县安排小麦优化配方施肥田间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3个配方施肥区小麦的综合性状表现均优于习惯施肥区,较习惯施肥区增产6.87%~11.92%。
在实际生产中小麦的施肥配方要依据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不同产量的小麦需肥特性,合理调配氮、磷、钾肥的用量,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
关键词小麦;优化配方施肥;田间示范;产量;河南民权;2016年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5-0034-01
2016年民权县小麦优化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张世院
(河南省民权县土肥站,河南民权476800)
表1各处理小区施肥量统计
处理施肥纯量/kg ·hm -2
小区底肥施用量/kg
小区尿素追肥量
kg N P 2O 5
K 2O 普钙氯化钾
尿素
空白区(CK )0000000常规施肥区21045457.5kg 复合肥一次施入 3.75配方区一30018015015.0 2.5 3.25 3.25配方区二2701509012.5 1.5 3.00 3.00配方区三
240
120
90
10.0 1.5
2.60
2.60
民权县位于商丘市西部,总耕地面积80533.33hm 2,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8万hm 2。
自2008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始实施至2016年,全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已达6万hm 2以上,平均产量突破7500kg/hm 2。
为进一步选择和优化民权县小麦生产中的施肥最佳配方,实现小麦的氮、
磷、钾动态平衡施肥,根据河南省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及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1-2],2016年在民权县安排小麦优化配方施肥田间示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林七乡付庄村某农户责任田中,土质中壤,土壤含有机质18.4g/kg 、全氮1.29g/kg 、速效磷15.5mg/kg 、速效钾190mg/kg 、缓效钾553mg/kg 。
土壤无障碍层。
地势
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试验地远离村庄,周围无树木遮荫。
1.2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周麦27。
配方区氮肥选择尿素(含纯N
46%),磷肥选用过磷酸钙(含P 2O 512%),钾肥选用氯化钾(含K 2O 60%)。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区:不施肥作对照(CK );常规施肥区:底肥施用复合肥(28-6-6)750kg/hm 2,即底肥施用纯N 、P 2O 5、K 2O 量分别为210、45、45kg/hm 2,追肥施入尿素375kg/hm 2;配方施肥区一:施用纯N 、P 2O 5、K 2O 的量分别为300、180、150kg/hm 2;配方施肥区二:施用纯N 、P 2O 5、K 2O 的量分别为270、150、90kg/hm 2;配方施肥区三:
施用纯N 、P 2O 5、K 2O 的量分别为240、120、90kg/hm 2。
除常规施肥区返青期追施尿素375kg/hm 2外,试验各配方处理小区磷、钾肥底施,氮肥50%底施50%返青期追施。
小区面积100m 2,据此计算各处理小区氮、磷、钾肥施用量(表1)。
作者简介
张世院(1965-),男,河南民权人,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土壤肥料。
收稿日期2016-12-26
该试验不底施有机肥,小区在区组内随机排列[3-4]。
各小区间设埂防窜水窜肥,试验地设有排水沟,试验地四周设1m 保护行。
1.4试验实施
2015年10月10日旋耕整地。
2015年10月15日播种,
品种为周麦27,播种量为187.5kg/hm 2,播种方法为机播。
2015年10月10日施肥,施肥方法为底施。
2016年3月26
日施追肥。
2015年11月5日、2016年2月28日2次灌水。
1.5调查内容与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以整个试验田为采样单元,采用对角线法均匀布点,取0~20cm 耕层土壤,按四分法取1kg 带回室内风干、磨细、过筛、装瓶、标签,送往省站指定的化验室分析化验土壤的常规6项等。
收获时每小区均布5点,每点取20株量取株高、穗长、穗粒数并计测密度。
试验各小区取
3m 2植株带回室内风干,脱粒后计重[5-6]。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区小麦的株高、穗长以空白区(CK )最低,配方区一最佳。
常规区与其他3个配方处理区小麦的株高、穗长相比较,3个配方处理区更为优异。
3个配方处理区之间小麦的株高、穗长没有太大差异。
据此可知,氮、磷、钾均衡施肥对小麦的株高、穗长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常规区重氮肥施用而轻磷钾肥,因此,配方处理区调减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从而取得良好的施肥效果。
2.2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配方区一产量较空白区(CK )增加
1790kg/hm 2,增幅28.92%;较常规施肥区增加850kg/hm 2,增幅11.92%。
配方二较空白区(CK )增产1590kg/hm 2,增幅25.69%;较常规施肥区增加650kg/hm 2,增幅9.12%。
配方三产量较空白区(CK )增加1430kg/hm 2,增幅23.10%;较常规
(下转第41页)
34
. All Rights Reserved.
处理株高cm 穗长cm 穗粒数粒穗数万穗·hm -2千粒重g 空白区(CK )
69.77.432.5574.539.0常规施肥区72.07.633.2631.540.0配方区一72.68.137.0600.042.3配方区二72.58.036.5603.041.6配方区三
72.2
8.0
36.6
604.540.5
表2不同处理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性状
处理小区产量kg kg ·hm -2
较空白区(CK )±较常规施肥区±kg ·hm %kg ·hm %空白区(CK )61.96190----常规施肥区71.3713094015.19--配方区一79.87980179028.9285011.92配方区二77.87780159025.696509.12配方区三
76.2
7620
143023.10490 6.87
表3不同处理小麦的产量
施肥区增加490kg/hm 2,增幅6.87%。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个配方施肥区小麦的农艺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产量均优于习惯施肥区。
由于此次试验的习惯区偏重于氮肥而轻磷、钾肥的施用,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而
配方区氮、磷、钾肥兼顾,采用了平衡施肥的方法。
配方一(纯N 、P 2O 5、K 2O 用量分别为300、180、150kg/hm 2)施肥量略大,投资略高,建议中、下等肥力即常年小麦产量水平4500kg/hm 2以下地块考虑采用;配方二(纯N 、P 2O 5、K 2O 用量分别为270、150、90kg/hm 2)、配方三(纯N 、P 2O 5、K 2O 用量分别为240、120、90kg/hm 2)建议中、上等肥力即常年小麦产量水平在6000kg/hm 2以上地块考虑采用。
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小麦的施肥配方不能局限于此,只有依据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不同产量的小麦需肥特性,合理调配氮、磷、钾肥的用量。
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是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4参考文献
[1]孙义安.测土配方施肥与“一炮轰”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J].农
业科技通讯,2015(10):60-61.
[2]张晓建.利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3(1):104-105.
[3]郭荣海,齐建俊,许增海,等.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0(8):67-68.
[4]叶国平,翁雪芳,张海林,等.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9.
[5]王小军.不同土壤肥力配方施肥对淮南小麦产量、品质及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08.
[6]李永林,秦海兴,郑卫星,等.中等肥力土壤小麦配方施肥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1987(3):11-13.
(上接第34页)
发生较重,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防治。
5.2春季麦田管理
春季是麦田科学管理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麦苗生长发育逐渐加快,各种矛盾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小麦拔节期,幼穗开始分化,茎叶快速生长,进入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主攻大穗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的水肥临界期,如果管理措施得当,就会取得超高产。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5.2.1看苗情科学追肥。
小麦追肥要看天气、看地、看苗。
看天气就是要看晴天还是阴天,气温回升的快慢;看地就是看地力,看底肥施的多少,看土壤墒情;看苗就是看麦苗长势长相。
长势差的麦田应在立春前后追肥,长势好的麦苗追肥时间应掌握在“雨水”节气前后,这一时期是小麦的肥水临界期。
生长旺的麦田,不仅不能追肥,反而要采取措施控制其生长,可以在拔节以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多元素叶面肥,调节营养。
对于生长正常的麦田,追施尿素75~90kg/hm 2,长势差的追施尿素105~120kg/hm 2,切记追肥量不宜过大[7]。
5.2.2合理浇水。
豫南大多数麦田没有浇水习惯,如果出现旱情,及时浇水,补充土壤水分,对小麦的良好生长作用很大,是小麦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春季麦田浇水一般在返青和拔节中期,如果在这2个时期,土壤墒情差,及时浇水,对小麦的初穗分化十分有利。
5.2.3
叶面施肥。
小麦在拔节以后,如果叶色变为黄绿,有
脱肥现象,可以少量追肥。
正常生长麦田一般不宜追肥,但
可以进行2~3次叶面施肥,对小麦中后期生长很有好处,为了省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
叶面施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不可忽视,同时叶面施肥有减轻病虫害、抗干热风、抗倒伏的作用。
5.2.4及时防治病虫害。
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麦苗加速生长,而病菌也开始侵染,害虫开始活动,要经常检查麦田,观察麦苗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早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小麦正常生长[8]。
小麦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虫害有蚜虫、麦蜘蛛、粘虫等。
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防治。
白粉病和锈病可用三唑酮防治。
赤霉病可用多菌灵防治。
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
麦蜘蛛可用氧化乐果、扫螨净防治。
粘虫可用辛硫磷、毒死蜱防治。
麦田在同一时期,往往有多种病虫害发生,为了省工省药,应当混合用药,综合防治,并结合叶面肥,一起施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一般前期麦田易发生纹枯病、锈病、蚜虫、麦蜘蛛,可用氧化乐果+三唑酮+叶面肥喷治。
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粘虫、蚜虫,可用毒死蜱+多菌灵+叶面肥喷施,起到“一喷三防”的作用[9]。
6参考文献
[1]朱文勇,朱晓丽.豫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5(3):53-54.
[2]潘永翠.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67.
[3]颜跃美.浅谈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213.
[4]徐大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重点[J].中国农业信息,2013(9):96.
[5]田应雪.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20):110.
[6]李旭兰.浅谈高产小麦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50.[7]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等.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90-695.
[8]葛建军.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徐麦31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1(5):107-108.
[9]高德春,徐龙.沿江洲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73-74.
毛瑞玲:豫南地区小麦种植高效栽培技术
4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