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济南中考平阴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调研检测
语文试题(2018.5)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20分,每小题4分)
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首元全止确的一项是()
k a i )扶掖(y e )罪行累累(l e
B.惩罚(ch e ng)汤匙(ch i )脂肪(zh i )
C.针灸(ji u)挑剔(t i )矩形(j u)
D.亘古(ge n)喷香(pe n)迁徙(x i )
2.卜面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良莠不齐(y o u)靡浦之音(mi )诲人不倦(hu i )
A.抱歉水龙头悬梁刺骨责无旁贷
B.取缔渔水情不胫|nj无指手圆脚
C.枯燥白内障的映雪鸦雀无声
D.蛰伏雄赳赳合辙压韵应接不暇
3.卜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占仿面人。
C.他遍查文献:寻享融句 ,最终完成精彩的博士论文,并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D.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二项是()
A.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考场上沉着、冷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D.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谁也不能否认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爱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因为她笃信,婚姻是爱情的产物,是自由而神圣的结合,不应被沉
重的宗教使命所异化,不应成为宣扬宗教的工具。
B.〈〈三国演义》第85回中,刘备临终前告诫三个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不向困境低头,不向命运低头的
硬汉精神感人至深。
D.细马在油麻地上学,没有人能听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孤单无助的
他不再想上学。
二、(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大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将出身低微的陈涉列入“世家”,表现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态度。
(二)课外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小题。
(8分)
板桥诵书
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
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然读书能 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 ①,不苟同俗,身自屈曲委蛇 ②;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 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人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 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 ③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
有弗记者乎?
(选自郑燮〈〈板桥集外诗文》,有删节)
〔注释〕①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②屈曲委蛇( y 1 ):弯曲。
此指书中 曲折难尽的深意。
委蛇:同“逶迤”。
③匕:勺子。
9.
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划两处)(2分)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11.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郑板桥读书方面对你的启发。
(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2〜13小题。
(8分)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
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 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语,皆指目陈胜。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 A.九百人屯大泽乡 楚人怜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
扶苏以数谏故
陈胜、吴广乃.谋曰
项燕为楚将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
C. 7. A. B. C.
D. 8. A.
B.
的一项是( 屯:驻扎 B. 怜:可怜 D.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陈胜、吴广皆次 卒中往往语 的一项是( 能以径寸之木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仅
有“敌船”为.火所焚 呼
尔而与之
).
当行
次:编次 往往:处处,到处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陈涉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既顺应了士兵的愿望,又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兵中的地位。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士兵在猜测篝火狐鸣这件事到底是不是陈涉所为。
选文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
12.诗歌一、二两句中,“丹阳”交代了送别的①,“秋”字表面上写送别的②,实际上
表达了③。
(4分)
13.任『个角度,赏析“寒鸦飞尽水悠悠” 一句。
(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 .按照要求填写相应诗句。
(共8分,每空1分)
①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
②,江入愤流。
(李白〈〈渡荆门送
别》)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⑤,铜林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⑥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杨炯〈〈从军行》表明作者投笔从戎的爱国激情的句子是:,
三、(5分)
15.请仿照画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3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 。
16.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2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四、(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2分)
(一)藏葵为什么不能当警犬
①我们都知道藏葵性格刚毅,力大凶猛,使人望而生畏。
它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但对主人极为亲热。
既然它凶猛又忠诚,那么,发展它做警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②能够入选警犬序列的犬种有五项要求:神经类型好;有胆量;衔取能力好;服从性好;体能好。
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来看看藏葵是否合适做警犬。
③藏葵的体能应该是最没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藏葵力大、善奔跑。
那么,藏葵为什么有力量、善于奔跑呢?这取决于它不同于一般犬类的肺。
藏葵的肺比一般的犬类大一倍,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一一一个极其缺氧的环境中。
藏葵的肺胸膜比较厚,里面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这样的肺胸膜有利于在强烈呼吸时肺部的收缩和扩张。
此外,藏葵的肺泡也很特别,有着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红细胞,携带着很多氧气。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肺泡处在半休息的状态,一旦藏葵剧烈运动或者长途奔跑,它们就会立即恢复呼吸功能,为藏葵提供足够的氧气。
这些肺泡使藏葵拥有了比一般动物更强大的呼吸储备力,以适应缺氧的高原生活。
藏葵的肺部结构真是太完美了,简直就像一辆跑车安装了一部顶级的发动机,它使藏葵在高原上奔跑时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左右的惊人速度,并且具有持久力。
看来藏美的体能和耐力都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是它的这种完美的肺,只适合在高原地区,到了平原和低海拔地区,这样的肺部结构反而成了藏葵奔跑时的负担。
④既然如此,再来看看藏葵的其他方面如何?
⑤根据考古发现,藏葵在青藏高原上至少生存了800〜1300万年。
长久以来,为了能使自己在
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下来,它们不得不竭尽全力与其他动物甚至是自己的同伴争夺食物,从而养
成了擅斗的性格,而且在攻击中非常凶猛和残忍。
这样的善斗和凶猛,使藏葵处在一种没有天敌的环境里,“有胆量”这一条,藏葵是非常非常合格的。
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天敌,藏葵对身外之事显得漠不关心,也就很难接收外界的信息。
因此,它的神经类型比较弱,除了食物以外的东西吸引不了它,这样,最重要的第一条,藏葵却不具备。
而且,还因为它“没有天敌,对身外事物漠不关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被列为警犬目录。
⑥想不到,藏葵竟然是因为它自身的优势一一完美的肺部结构和英勇善战的个性阻碍了它的发展,使它不能走上做警犬的道路。
(文章有删改)
17.阅读文章,概括藏葵不能做警犬原因。
(4分)
18.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
根据考古发现,藏葵在青藏高原上至少..生存了800〜1300万年。
19.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分)
藏葵的肺部结构真是太完美了,简直就像一辆跑车安装了一部顶级的发动机,它使藏葵在高原上
奔跑时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左右的惊人速度,并且具有持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20分)
(二)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1)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2)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
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3)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
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4)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
我和妹妹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
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5)树上I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烧。
(6)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
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
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
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一一吃饭啦一一”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
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7)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
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
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
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
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40Co 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8)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
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9)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
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
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10)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
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
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
”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
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11)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
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
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
母亲
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
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
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12)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13)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
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14)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
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
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一一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报
“天气预报” 了。
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15)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作者:杨慧,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 ?请简要概括。
(6分)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4)段中加点的词语。
(3分)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7)段划线句(3分)。
母亲像二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22.文章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23.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4分)
五、(6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一直都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
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语文参考答案(2018.5)
一、1. A【解析】B脂肪zh I C针灸ji u D喷香pen
2.C【解析】A悬梁刺股B鱼水情D 合辙押韵
3.D【解析】A句“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修饰内心世界。
C句“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从书本中摘记精彩的片断语句,不作深入研究。
4. D【解析】A句无主语,去掉“使” ;B句错在一对二,前后不一致;C句“否则”与“不出新软件”语意重复,去掉一个。
5.B【解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遗诏中的话。
评分意见: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一)6.C 7.D 8.B
评分意见:每小题3分,共9分。
(二)9.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评分意见:本题2分,划对一处得1分。
10.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它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评分意见:本题3分。
重点词语“殊”、“异”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重点词语解释错一个扣一分。
11.示例(1)从郑板桥读书“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读书。
”启示我们读书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示例(2)从郑板桥读书善于背诵,启示我们读书读到精妙之处或精彩之处,要多遍地读,最好能背诵。
示例(3)从郑板桥读书能够确立自己的观点,不与世俗相同,启示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示例(4)从郑板桥读书非常刻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启示我们读书要刻苦,深入进去,不要流于表面。
评分意见:本题3分。
启示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写出以上其中一条即可。
(文章内容用原文回答也可以)。
写出其他启示,合理即可给分。
(三)12.①地点②时令(时间)③离情别绪(离别的愁绪)一一此句中暗含“愁”(“心”和“秋”)评分意见:本题4分。
第一、二空各占1分,第三空占2分。
13.示例1:这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
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示例2: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如“尽”,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深长。
示例3: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或使用叠词),如“悠悠”,表面写江水,又暗含思念之情像悠悠江
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评分意见:本题4分。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情感理解2分。
14.答案略。
评分意见:本题8分。
每空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三、15.示例1: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示例2:敬畏雷电中的海燕,自信乐观
评分意见:本题3分。
符合句式要求1分,内容2分。
16.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或: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他)
评分意见:本题2分。
符合字数要求1分,内容1分。
四、(一)17.示例:肺部结构不适合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奔跑;过于凶猛和残忍;依赖性差,服从命
令的程度很差;神经类型比较弱,很难接收外界的信息。
评分意见:本题4分。
每个要点各占1分。
18.示例:“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藏葵在青藏高原生存的时间最少不低于800〜1300万年, 突出了时间之长,历史之久。
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
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3分。
19.示例: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准确地说明了藏葵肺部结构的完美和藏葵在高原地区奔跑的速度之快和超强持久力。
评分意见:本题4分。
说明方法2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二)20.示例:(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退归的“我” ;(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
评分意见:本题6分。
每点2分。
21.(1)示例1: “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示例2: “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评分意见:本题3分。
结合语境分析词语2分,理解情感1分。
(2)示例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白色的雕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等我
回家,满身落满雪花的形象,突出了母亲等待时间之长,表现了母亲的担心以及对“我”无私的爱。
示例2: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母亲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听到声响,写出了母亲睫毛上霜雪的厚重,突出了母亲等待时间之长,表现了母亲的担心以及对“我”无私的爱。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修辞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2.示例:(1)指自然界的雪:让风景如此美丽,让空气如此清新,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2)
象征着母爱(3)代表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4)寄托着对母亲的牵挂和疼惜
评分意见:本题4分。
能写出两条意思对即可,每条各占2分。
23.示例1:本文以“雪”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了母亲与“雪”有关的几次等待,表现了无私温暖的母爱,表达了作者的感激怀念之情,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示例2:运用插叙,插叙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使文章内
容更充实,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
还可以从环境描写的渲染作用等角度加以分析。
评分意见:本题4分。
见解1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允许有创新发现,言之有理即可。
五、24.评卷说明:
(1)采取综合分等打分法打分。
以45分为评卷切入分。
一等55 - 60分,二等50-54分,三等45-49 分,四等40-44分,五等39分以下。
(2)字数不够每缺少50字扣1分。
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重复出现不计,错别字最多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