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或管理的法人单位。

相比国
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逐渐扩大,资金数量也逐渐增加,同
时也面临着资金使用分配不公、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
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


方法并不只是简单地对预算制定和管理的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更全面、更科学、更细致的
管理思路。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
1.强调全员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团队与业务管理团队的联动合作,
而不是财务管理团队单独制定管理预算。

所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各级领导、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都应参与进来。

2.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相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以财务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财务手
段支持业务目标,即使业务目标远远超出了当前预算的限制,也要结合当前的经济状况,
用适当的预算调节方案来支持实现业务目标。

3.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财务、业务同承担任务,同分
享成果,通过合作实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价值、更快地实现收益。

这样就比传统的分
工协作更能够保障商业业务收益最大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
健康发展的速度。

因此,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非常必要,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1.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增强了对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能
够有效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益,避免预算资金被浪费或者未完成预期效果的问
题出现。

2. 透明化的财务管理。

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的过
程中,应遵循透明化的方针,即制定合理化报表,详细阐述预算资金的运用原则以及成果,接受政府审查评估,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清晰度,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信誉度的提
升。

3. 促进资金合理分配。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对资金的科学分配,使得行政事业
单位的工作能够更加具备可行性和针对性,在公共服务领域具有更高的竞争性和影响力,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1. 成立财务管理团队。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成立强大、有能力的财务管理团队,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体系的完善,以及财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制定合理的预算制度。

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方法、人员配备、预算调整标准、执行标准、考核标准等方面。

同时,应该适度调整预算制度,特别是与经济运动关联网和时序关联网,确保预算更加符合现实情况。

3. 制定明确的管理责任制。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财务职责和业务职责的分工,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责任制。

每一个部门主管必须严格执行以财务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及时评价管理效果,优化预算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4. 重视预算掌握的科技手段。

现阶段,各类科技手段推进预算管理应运而生。

这些科技手段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检索、审批系统、APP管理平台等等。

这些手段一方面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轻业务负担,另一方面还有助于跟踪和评估预算工作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是公众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承载体,其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益,应该在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加紧研究和落实,使之成为实现职责使命和客观利益最大化的有利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