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南郭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南郭寺导游词
南郭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

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

始建年代因无确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或认为始建于“东汉初年;或认为建于“隋唐早期等。

这些观点依据多为推测,证据不足,难为信说。

近人以董晴野先生为代表的“始建于北朝的说法,钩沉史籍,义理畅达,说服力较强,从之者众。

据此说,南郭寺开山迄今约一千六百多年。

人世沧桑而文物犹存,乃华夏文明之宝。

天水人民引以自豪。

好了,我们的车已经到了,请大家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保管好贵重物品,我们下车了。

南郭寺全寺以三座山门组成东、中、西三院,构造奇特,佛像多尊,雕塑栩栩如生,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为禅林院。

现南郭寺西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

后院为三间两进宽阔宏大的天王殿,原额悬摹北宋大书画家米芾书""第一山""巨匾悬挂,气势磅礴。

东山门为三间悬山顶牌坊,院内有关圣殿,东院观音殿前新修八角亭,内有北流泉,清澈见底,水味甘美,终年不竭。

寺前寺后广植大片绿林,将南郭寺紧紧环抱,登山远眺,全市景观尽收眼底。

现在我在南郭寺的西牌坊门前,那我们在进入寺院钱先看看这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七米多,虬枝揽云,茂叶蔽日。

是南郭寺的稀世珍宝之一,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大殿是天王殿,正中塑有大肚弥勒佛像,两旁是两幅耐人寻味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

弥勒佛两侧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佛身后面南塑一手持魔杵、神态庄严的护法韦驮像,这尊塑像满面机智精明,俨然一尊恪尽职守的护法神。

好了请随我进入院内,请大家跟我这边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郭寺的第二大稀世珍宝日。

就是院内砖砌勾栏围护二株生长达2300年至2500年南北欹侧的千年古柏,
这就是杜甫笔下的""老树""。

那么在我们正前方的大殿就是大雄宝殿,神。

在大雄宝殿内主要塑有“三方佛、“二弟子和“二菩萨的雕像。

“三方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约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二弟子是指释迦牟尼的两位弟子,即:迦叶、阿蓝;“二
菩萨是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总之,每殿必有佛,每佛造型各不同。

现在我们所在位置是南郭寺的东院,东院山门门额上悬挂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的“南郭寺三字匾,院内过亭前悬“北流泉大字匾。

杜少陵祠门庭上悬挂清代秦州知州张题写的“杜少陵祠竖匾一面,门庭内有忠武将军周务学所书的“满腔孤愤门额一副。

祠堂主体建筑悬挂有霍松林先生题写的“诗史堂匾额一面,柱上挂有由清代诗人谢威风所撰,著名书法家毛选选楷书对联一副,联曰:陇头圆月吟怀朗;蜀道秋风老洞多。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

杜甫也曾当过几任地方小官,但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加上安史之乱和连年饥荒,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使杜甫决意罢官远行。

公元759年7月,杜甫弃官携家,翻越陇山,投奔远在秦州的侄儿杜佐和好友赞公。

可以想见杜甫跋山涉水,一路走来时心中无言的感伤。

一个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一个梦想着太平盛世的诗人,当多年的理想在霎那间灰飞烟灭,杜甫的内心会涌出怎样的凄凉和悲怆!虽然只是七月,但我想,那时一定会有一场漫天弥漫的大雪,静静地飘落在杜甫伤痕累累的心灵里。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出片名:风雪南郭寺,纯朴的秦州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杜甫,侄儿杜佐、好友赞公的情谊也让杜甫的心灵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但让人感慨的是,杜甫在秦州依然过着食不裹腹的艰难生活。

除南郭寺亲友时常接济外,杜甫只能采药晒卖,贴补家用,有时甚至不得不捡拾橡栗充饥。

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穷困中,杜甫登临南郭寺,留下了这首足以让秦州和南郭寺永传青史的不朽诗作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葱郁的南山古柏是幸福的,清澈的北流泉水是幸福的,默默地等待了近千年的南郭寺是幸福的。

因为风证了一个伟大诗人曲折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无法诉说的长久痛苦和短暂欢乐。

但秦州却是无奈和悲伤的。

这片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的神奇土地却无法给诗人一片安放灵魂的永远的净土。

无以维系的艰难生活和吐蕃将侵的战争威胁迫使杜甫在辗转飘零
三个月之后,在留下了一百多首优秀的诗歌之后,挥别南郭寺,飘然南下同谷,只给秦州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磨灭也难以忘怀的苍凉背影。

那是一个诗人的背影,那是一个王朝的背影,那是一个历史的背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