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13年九年级五月调研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门市2013 年九年级五月调研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计18 分)
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你认为这里的“秦皇”的主要
贡献应该是
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 实现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 统一货币,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2.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 法家的“依法治国”
3. 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那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4. 1947 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
这是因为
A.解放战争打响了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大决战开始了 D.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5.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 年前的50 多年间,外商在华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
外资企业增加到300 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兴起 B. 《马关条约》签订 C.一战的爆发 D. 《辛丑条约》签订
6.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 铁路运输能力提高
C.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 D. 煤炭出口贸易扩大
7. “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
这句话的评价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联合国家宣言》
8.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它的实施
A.有利于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在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D.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
9.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问题,离不开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
它表明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经济地位下降
B.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
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加,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27 分)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
清政府前朝的统治者在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维护国家统一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汉藏交
往历史悠久,流传了许多佳话。
材料三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
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
”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
奴隶半自由的状态。
”1861年,他就任美国总统。
(1)根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清初统治者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而做的努力。
(请举出两例)
(2分)
答:确立了册封打来,班禅制度;设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
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等;加强对台湾的管理;雅克萨之战
(2)材料二指出历史上汉族和藏族的关系密切,请各举一例说明唐朝,清朝和新中国在同藏族交往上的重大史实。
(3分)
答: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9月,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
(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中期当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严重危机,“他”是如何解决这一危机
的?(1分)
答:发动南北战争,实现南北统一。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创办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主义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材料一中孙中山创办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的是什么?(1分)答: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在那次事件后找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2分)答:秋收起义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3)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1分)为了这一共同的任务,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2分)
答: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
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
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
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与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
的现在,只有我们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7 月15 日)材料三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
界,我们还江山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民起点。
它意味着中国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8 年”起止的标志性事件?( 2 分)答: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共赴国难”建立的战线名称。
( 1 分)并列举一例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战役。
( 1 分)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至少列举两项)( 2 分)
答:进行土地改革;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治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任举两例)
(4)材料四中所说“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1 分)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近现代历史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日本、美国是这一
地区最主要的国家。
这三国在历史上的战与和、亲与疏均反映了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局势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二2009 年1 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发展更加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
美方期待着在
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
材料三如果听任美国工商业在我们西欧国家关键工业部门称王称霸,那么西欧和英国都不会
有光明的前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美、日三国在世界近代潮流的推动下进行积极的探
索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1 分)
答: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更具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 世纪初期(一战后),美、日两国如何协调其利益冲突,
并对中国和日本分别实施了什么政策?( 2 分)实施这些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1 分)答:签订《九国公约》,提出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二战期间结成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是扶蒋反共政策;美国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和民主改造,在经济上则积极扶持的政策(只需要回答出扶持或扶植即可)。
原因:处于冷战政策的需要
(3)结合材料三,说出二战后西欧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1 分)该措施的事实说明当今世界经
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 分)
答:成立欧共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