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厂20000只蛋鸡健康养殖可行性报告[管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鸡场
20000只蛋鸡健康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蛋鸡场是2009年由出资100万创建的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生态环保型蛋鸡健康养殖场。

两年来,养鸡场已成为县规模和效益较大的养鸡场之一,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的民营经济场家,公司现有产量鸡棚2幢,有雏鸡棚1幢,鸡饲料加工设备3套,主要蛋鸡品种有京红红壳、海兰红壳蛋鸡,养鸡场设有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现有职工12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技术人员1人,一线工作人员10人,养鸡场常年聘请农业大学技术顾问1人。

2、法人基本情况
养鸡场法人,男,20岁,乡跳堂村人,高中毕业,在北京参加过蛋鸡健康养殖专业技术培训,无社会兼职,有成熟的蛋鸡养殖技术。

3、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
项目名称:年存栏2万只蛋鸡养殖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县乡跳堂村北
4、产品方案及规模
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和养殖场的实际状况,拟养殖京红红壳蛋鸡10000只,海兰红壳蛋鸡10000只,共计20000只。

5、设备方案
标准化铝合金彩钢大棚,全自动打料机、上料机、饮水机、刮粪机,全封闭式饲养。

6、财务状况及效益
养鸡场注册资金150万元,止2010年底总投资260万元,其中固定资金15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其它10万元。

营业收入日产鲜蛋1800公斤,年产54万公斤,年营业销售收入220万元,利润68万元,。

7、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依据
①市场调研报告及其它基础资料
②《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模》(2008—2015年)
③《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GB18596—2001)
④《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⑤《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畜禽局关于抓百区带千户促农业增收实施意见》(濮政[2004]32号)
⑨《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禽业的意见》(濮政[2006]63号)
8、综合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市县经济发展规划,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要求。

项目建设基础条件较好,技术力量雄厚,自筹资金落实,财务评价较好,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县位于省东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9乡3镇,境域624平方公里,其中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属市管辖。

地处平原,物华天宝,交通十分便利,西距京广铁路80公里,东距青岛口岸500公里,106国道(北京—广州)与安济公路(安阳—济南)两条公路交汇与此,沟通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全县有10万亩优质蔬菜、600万亩小麦、40万亩玉米、10万亩棉花、10万亩花生生产基地和全国鸡、鸡、
兔肉出口基地。

工业有化工、轻工、纺织、电子、酿造、机电、食品、抽纱工艺、草制工艺品等均打入了国际市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迅速。

全县已实现“四通一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20000门,长途电话线路24条,可向国内外直拨。

电力供应充足,大小变电站7座,,。

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量4500吨,可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6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二、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县2010年的目标是:实施蛋鸡健康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年存栏2000万只,积极申报国家畜禽养殖大县。

蛋鸡养殖业的大发展使得养鸡业的相关产业如畜禽饲养、屠宰、兽药、饲料、养殖设备、育种、市场营销、检疫防疫、鸡舍建设、交通运输等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大批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从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角度讲,是培育状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
2009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要求强化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加强畜禽业基础建设和生态养殖场建设,加
快畜禽生产,确保禽蛋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随着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业已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0年省出台《省现代畜禽产业发展规划》豫政[2010]20号文),把发展畜禽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突出任务,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真正把畜禽业发展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优质安全畜禽产品核心产区。

到2012年,全省畜禽存栏量20亿只。

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禽禽良种体系建设,完善原种群、扩繁群、生产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开展联合育种、畜禽性能测定,建立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体系,实施群体遗传改良;养殖量连年增加。

根据《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模纲要》,畜禽业已成为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当前畜禽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畜禽产品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禽业,提高畜禽业综合效益,把畜禽业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来,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讲,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加快发展畜禽业可以使粮食作物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发展,加快发展畜禽业可以带动饲料、食品、皮革、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量,提高农民收
入,也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可以说,畜禽业既是支柱产业,又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能够促进种植业和加工业进一步发展。

3、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角度讲,是畜禽结构调整、增加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畜禽产品市场竞争,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都决定了畜禽业必须向“两高一优”健康养殖方向发展,畜禽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

实施本项目加快对辖区畜禽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畜禽产品档次,增强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禽产品出口创汇以及迎接新世纪挑战,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项目的实施,立足于当地,面向国内外市场利用、、河北等周边地区有利的原材料资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当地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蛋鸡健康养殖生产,走产业化经营道路,由公司牵头,带动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该项目的建成对于促进粮食就地转化,解决农民粮食增值及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4、从场家自身来讲,是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的需要
实施本项目,通过养殖场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行电脑化和网络化管理,及时向农户发布优良蛋鸡新品种、新技术,市场信息新动态等,为养殖户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本项目拟选址在县乡跳堂村北,占地面积12亩,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离省道安济公路仅2公里,距市区55公里,紧临大广高速,交通便利,地上地下无文化遗址,周围环境没有大的污染源,水电供应有保证,适合工程改扩建的需要。

2、建设条件
①自然气象条件
该区属温带兰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降雨减少,冬季少雪多风,学年无极端恶劣天气,适合畜禽养殖繁育的需要。

主要气象条件如下: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南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
风速:年平均风速
瞬时最大风速
风压:最大风压10米高处35kg/m2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
绝对最高气温℃
绝对最低气温℃
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
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89%
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41%
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
年最大降雨量
年最小降雨量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
年最大蒸发量
年最小蒸发量
日照:年平均日照
日照率58%
其它:最大积雪厚度20cm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41cm
②水文地质
该区域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层淡水、咸水、深层淡水三种。

浅层淡水底板埋深10—20米,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灌溉回归水,
深层淡水主要贮存在咸水层以下,水温高、水质好,单井出水量大,底层贮水量好,是全县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对象,第一开采段底板大约埋深140—160米,—,第二开采段的底板埋深大约240—260米,—,第四开采段的底板埋深在430—470米,径流及坑塘蓄水对周围地下水也有一定的补给。

③工程地质
县位于华北拗陷区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之上,即豫北拗陷北缘和山东莘县隆起交界处,该地整个第四系地层为松散的多层结构的泥沙及沉积物,厚约500米,成因类型为冲积、洪积类型为主。

第四系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为“下更新统”,形成年代亦最久,其底板埋深400—600米,厚度为100—140米;第二层为“中更新统”,底板埋深350—450米,厚度为180—200;第三层为“上更新统”,底板埋深160—230米,厚度为100—180米;第四层为“全更新统”,底板埋深50—70米,厚度为50—60米。

3、自然条件优势
县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均适合畜禽业的发展。

县水利资源丰富,浅层地下水沙层厚度大,富水性强,水质较好,—,属重碳酸型水,可满足畜禽饲养和生活用水的充足供应。

4、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政策扶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颁布以来,县畜禽养殖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10年省出台《省现代畜禽产业发展规划》(豫政[2010]20号),把发展畜禽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突出任务,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真正把畜禽业发展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优质安全畜禽
产品核心产区。

到2012年,全省鸡存栏200亿只,出栏22亿只,畜禽良种普及率分别达到85%;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使县的养殖业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新机遇。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

5、资源禀赋好
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全市现有农业人口315万人,耕地364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23万亩次,,畜禽要的玉米、麸皮等原材料丰富,给养鸡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市场优势:据世界蛋类组织第四届世界蛋类大会组委会获悉,2009年,中国畜禽总产量达到200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已超过了肉类产量。

市畜禽产量6亿吨,人均畜禽36公斤,与全国人均水平基本持平,,,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势
各级财政金融部门也都加大了支农工作力度,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推广部门大搞农业“一优双高”开发,“丰收计划”,狠抓防疫,实施“菜蓝子”工程,认真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三定”的方针,进行落实完善,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健全了村级服务组织,每个行政村都明确了科技副村长和1—2名农民技术员。

在畜禽品种改良方面,建立了市级统一供种体系,各乡镇建立了规范的配种改良站点,为推广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

7、科技支撑力量
项目单位现有人员12人,其中专业管理技术人员1人,根据项目要求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合格后方可上岗,厂家还与农业大学进行合作,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把畜禽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章基础设施条件
一、交通通讯
交通便利,安济公路横贯东西,106国道纵穿南北,大广高速公路段已建成通车并在有连接口,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且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通过就近的安济公路实现与市及周边城市的连接,与外界的沟通方便快捷。

县通信事业发达,已开通了5万门路程控电话,中国移动通信、联通公司的无线网络覆盖全境,可以满足项目改扩建增设直拨电话、微机网络的需求。

二、供电
该县电力供应充足,本项目从变电站引接一条高压线路到项目区,场内安装变压器1台即可满足项目进口机后的用电需求。

三、水源
项目区现有自备井一眼,出水量30吨/小时,增配30吨无塔供水设备一套及厂区供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改扩建后供水的需求。

四、雨污水排放
在项目区内建设排水系统,鸡粪水进入沼气池发酵后用于锅炉和生
活,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用于果树等肥料,雨水通过厂区地面散流排入场外的排水干沟中。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和企业自身实际状况,拟建设规模为20000只健康蛋鸡养殖场。

二、项目建设总体规划
健康蛋鸡养殖厂位于乡跳堂村,占地面积12亩,建设主要工程包括:鸡舍、饲料库、饲料生产车间、技术室、消毒室、沼气发生池和公用工程等。

三、养鸡场区规划原则
养殖场包括4个功能区,即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病鸡隔离治疗和污水处理区,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分区规划首先从人禽保健的角度出发,使区间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环境卫生防疫条件,考虑地势和主风方向进行合理分区。

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考虑今后发展应留有余地。

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供电线路、供水管道,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

1、生活区:应在鸡舍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远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2、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

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2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畜禽严禁进入生产区。

3、生产区:应设在场区的较下风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

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严格消毒。

4、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禽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病鸡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

尸坑和焚尸炉距鸡舍300—500米以外,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漫延污染环境。

5、沼气发生池:布置在养鸡场的下风头,并应注意防火安全。

四、项目总体布局
本项目拟在村级公路部设计厂区大门,门口设门卫值班室,后侧布置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进门后左侧布置鱼塘和鸡蛋销售舍,销售舍布置地磅,右侧布置办公管理区和职工倒班宿舍、伙房等;后部左侧和中部布置鸡舍和绿化带,右侧布置鸡粪无公害处理厂和沼气发生池等,配套建设停车场,按总体规划建设公用工程,根据功能区的不同设计厕所。

第六章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一、供水工程
1、给水工程: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达标,生活用水计入各用水部门中,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划》GB50015—2003的规定估算,项目各用水部门用水量估算最大为1吨/小时。

2、水质及水压要求
项目各种用水为井水、生活、生产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3、水源工程
场区内现有深水井1眼,出水量为30吨/小时,新增10吨无塔供水设施一套及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即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等的用水要求。

4、供水管线
供水管线为地下管线,在用水处安置水龙头,地下管线采用UPVC塑料管线,地上采用钢管,冬季防止冻结。

二、排水工程
1、排水量
绿化用水已用于苗木灌溉,污水主要是生活废水和鸡舍排水,排放量平均每天3吨。

2、排水系统:生产、生活废水分流制排放:其中生产中产生的鸡粪及鸡舍冲刷水经沉淀池和尿井后到沼气池制沼气;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发酵后排放,直接排入厂外的污水渠中或用于农田灌溉。

雨水采用地面散流式自然排放。

三、供电工程
1、供电设计依据
根据《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25—95)和《10KVA以及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5)等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工艺、暖通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及防雷接地等进行设计。

2、用电负荷
,,;负荷等级II类,供电参数为电压380/220V,50HZ,三相四线制。

3、供电电源
本项目用电拟从县乡10千伏供电线路引接,电源线采用架空电缆引入,可以满足需求。

4、供电方案及供电系统选择
本工程设计10/—,变压器容200KVA,可以满足项目的用电需求。

电力变压器选用S9型产品,该产品是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高压配电柜选用五防式(G—1ACF),低压配电屏选用PGCJ2型,低压电容器屏选用与低压配电屏配套的PCJl型。

动力供电线路由配电室向各用电设备及用电点以放射状方式供电。

关键设备及设施采用专线供应,以保证其运行所需的电压稳定。

5、备用电源
由于项目所处位置在乡下,供电保证率较低,为不影响项目的正常生产,项目拟设计柴油发电机一台,功率15KW。

四、通讯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所有与办公、业务开展有关的办公设施均设外线电话,根据目前互联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管理办公房设局域网完善与外部的沟通,可以保证项目产品展示与研发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暖气供应
1、负荷计算
在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气温低,蛋鸡棚、雏鸡、保育棚及职工生活及工作均需要有暖气,初步估算项目热负荷为1吨/时,本项目需自建锅炉房。

热源选择、燃料分析项目用蒸汽由自备锅炉供应。

项目拟建锅炉房一座,拟购置1吨热水锅炉1个。

燃料为项目建设沼气发生池产生的沼气,沼气冬季产量为:××1250×50%=435立方米,可满足需求。

2、采暖设计方案
锅炉产生的热水通过管道与鸡舍、办公室、职工宿舍和食堂相连,暖气片散热,可保证项目在冬季有一个适宜的温度。

3、项目进度安排
建设期拟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工程,包括实施方案的编制及审批;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区环境现状
项目建设单位已在县乡跳堂村北,占地12亩,离大广高速
公路仅有1公里,距市区55公里,交通便利,地上地下无文物遗址,周围环境没有大的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

二、运营期内的环保处理方案
①鸡粪:及时收集,然后送到有机肥生产车间和沼渣一起经高温堆肥后制作活性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按平均每亩年施有机肥4吨计,可使1000亩增产15%左右;
②鸡粪尿及鸡舍冲刷水:通过沉淀、发酵、生物除臭和生物利用等措施处理,利用沼气用于能源,利用沼液、粪渣等排泄物在鱼塘养鱼、鳖等,形成良性循环;
③设备噪音:主要是锅炉及鸡叫声,锅炉装置安装减震和消声设施,声音控制在85分贝以下(严格按照GB3096-82城区环境噪声标准)。

④为预防蛋鸡疫病,所有鸡群每年春秋两季均进行菌病的检疫,检出的病鸡必须宰杀、淘汰处理,通过检疫、淘汰病鸡,使鸡群得到净化,生产出新鲜无污染的禽蛋。

在引进鸡苗时,要经过产地。

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检疫,持有检疫合格证明的才引进。

⑤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NH3、H2S等臭气,如何防止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

由于鸡舍四周均是10米宽的绿化带,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此外,可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或其他防臭剂,预测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

⑥生活污水最高峰时每小时排放量为1吨,通过地下暗管排入化粪池发酵后排入场外排水暗渠中或用以农业林业生产,可做到达标排放。

通过以上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三、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音及施工中的粉尘会对周围环境和周边人群造成污染。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加隔声装置,对施工中的粉尘采用喷水降尘方法,经处理后,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人员在施工期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种生活垃圾及时处理,以防产生蚊、蝇滋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绿化
本项目拟在管理生活区进行充分绿化,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管理区周围及主干道两边形成绿化带,以达到绿化环境,生产和管理生活的和谐统一,给职工一个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给客户以良好的认知。

五、环境监测
本项目设置专门的环境检测人员,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检测各项污染源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有关问题,以确保生产环境和周围环境不被染污。

六、环境影响综述
通过治理,本项目无“三废”产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离居民区较远,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在设计施工中,环保工作按照“三同时”原则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