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电磁起重机
C
【解析】电铃手摇发电机电风扇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 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电铃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把它放在纯水中漂浮,水的密度为p水, 水面刚好与其上面的刻度线A重合,若再加入一些小铅丸,把它放入另一种密度为p液的液体中漂浮时,其液面也刚好与刻度线A重合,则
A.玻璃管在水和液体中受的浮力相等
B.与水相比,玻璃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C.p水=?液
D.p水〉p液
【解析】
【详解】
AB.玻璃管在水漂浮时没有加小铅丸,而在液体中漂浮时是加入了小铅丸的,所以在液体中漂浮时重力大,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玻璃管在液体中时浮力大.故A错误,B正确.
CD.因两次液面都与刻度线A重合,则两次V排相同.由F s=p液gV排得p^=T—可知,V排相同时,浮或排力大的液体密度大,即p水<p液.故C、D错误.
3.建筑工人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4 m,所用的时间为5 s,所施加的拉力大小为150 N,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重力的0.4倍,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240 N
B.工人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
C.工人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192 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地面对物体的摩擦阻力为:f=0.4X600N=240N;故A正确;
B.拉力F通过的距离:s=2h=2X4m=8m;拉力F所做的功为:W s=Fs=150NX8m=1200J;故B错误;
C.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有用=fh=240NX4m=960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 =史V=192W,故C
t 5s
正确;
电96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衬X100%=顽亓X100%=80%.故D正确.
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

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灌有水的透明胶管
工人师傅用水管做标记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C
【解析】
【详解】
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故C正确。

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太阳能
C.煤炭
D.天然气
B
【解析】
【详解】
ACD.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CD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符合题意。

6,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T|甲乙
B.手的拉力:F甲VF乙;机械效率:t]甲V T|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n甲Vr|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T]甲>1乙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乙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则手的拉力:F¥>F乙;两幅图中的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乒可知,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
所以选D.
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磁卡和VCD光碟都采用了磁性材料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C.LED灯采用的是半导体材料
D.超导材料可用来做电动机的线圈
A
【解析】
试题分析:磁卡、录音带、录像带是利用磁性材料工作,VCD光碟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A错;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信息的,B正确;LED灯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材料, C正确;超导材料可用与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用超导材料做电动机的线圈能减少热量损耗,D正确, 故选A.考点:磁性材料,半导体的特点,超导体的应用,光纤通信
8.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
C.标度可任意选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解析】A.力的图示在力的大小上选出标度,准确的把力的大小表示出来,与力的示意图不同故A错误; B.同一受力图中,标度只能选一个,说标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选取是错误的;C.力的图示中,标度可以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直观的原则来选取,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D错误。

点睛:要做好本题,必须知道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力的示意图使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图示还要选出一标度,把力的大小准确的表示出来.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B.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
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解析】
【详解】
A.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错误;
B. 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故错误;
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D. 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正确。

10. 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 联起来,接在12V 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约为: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图像可知: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电流的不同发生变化, 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
等,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 2 V 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4V,从图像上可以看 出,当电压是4 V 时,通过灯泡的士电流为0.2A,
U 4V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7? = —= —— = 20Q 1 0.2A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UI= 4 VxO. 2 A=0.8W.故选B.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 中国传统建筑既有艺术设计之美,又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其中屋顶的曲线设计就可以用数学中的“最 速降线”来解释。

雨滴从屋顶滑落,沿着“最速降线”的路径,所用时间最短,进而减少对屋顶的损害。

科技馆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 和B 分别放在甲、 乙两轨道的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 先到达终点。

在小球沿轨道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过 程中,下列A. 24Q 0.67W B. 20Q 0.8W
C. 24Q0.96W
D. 20Q 0.67W
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能从图像入手分析.三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B沿轨道乙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较长
B.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
C.轨道甲为“最速降线"
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
A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两球的质量相同,最初的高度相同;
AB.由图可知,小球B沿轨道乙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较长,且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即所
用时间较少,根据v=4可知,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B正确;
t
C.由题知,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即所用时间较少,所以轨道乙为“最速降线”,故C错误;
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小球的重力势能
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D错误。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D.通过电阻丝的电流越小,电阻丝的电阻越大
BC
【解析】
【详解】
A.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错误;
B.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B正确;
C.有电压才可能形成电流,就像有水压才能形成水流一样,故C正确;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导体中电流
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

13.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跳台滑'吉'短道速滑冰壶冰球
A.跳台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CD
【解析】A.跳台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是不变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B错误;
C.惯性是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冰球在水平方向运动,没有沿重力的方向运动,所以重力没有做功,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重点理解运动状态不变的含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和方向都不能改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如图所示为铺设在地板下的管道.这种取暖方式利用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利用水为媒介是因为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的特性;
某房间一个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2C,出水温度为42°C.这段时间里水向外放热__________________ J.
比热容 4.2 X107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且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释放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
水放出的热量:Q s=cm 水(t-t0) =4.2X103J/ (kg*°C) xlOOOkgx (52°C-42°C) =4.2xlO7J.
15.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请完成下列关于茶文化中的物理知识.
(1)绿茶看起来是绿的,是因为茶叶(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2)制茶时,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份快速(填“物态变化”),这便是“杀青”;
(3)突然转动茶杯时,发现水中央的茶叶没动,这是由于茶叶具有.
反射汽化惯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茶叶能够反射绿光,所以绿茶看起来是绿的;
(2)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温度升高,快速汽化,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
(3)突然转动茶杯时,水中央的茶叶没动,因为茶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6.(2016-自贡卷)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
F A,水对杯底压强为p 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 B,水对杯底压强为P 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 A—F B, P A P B,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7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cm1.
> > 2.7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在A位置排开水的质量大于在B位置排开水的质量,所以F A>F B;由于A位置比B位置所处的位置深,所以在A处的压强大于B处的压强P A>P B,乒乓球的质量为2. 7g,当它漂浮在水面时, 排开水的质量也是2. 7g,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为2. 7cm】.
考点:浮力;液体的压强
1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1.5kg的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将物
体竖直提升Im,拉力做功是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
动滑轮的重力为__N. (g取10N/kg)
【解析】
【分析】
【详解】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4N ;拉力所做的功W ,a =Fs=5.4NX3X lm=16.2J ; 物体
A 的重力:G A =mg=1.5kgX 10N/kg=15N, W w =Gh=15NX lm=15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J
ii=-^ X100%= ------------ X100%=92.6%;动滑轮的重力:G 动=II F-G A =3X5.4N-15N=1.2N.
W 急 16.2J
18.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 水的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 2笆,放出了
3.36X 107J 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 kg.(已知c*=
4.2X 103J/ (kg-°C))
比热容 4000
【解析】
【详解】
水稻是喜温植物,因此需要保温防霜冻,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夜间放出相同 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少,能起到保温作用;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 2笆,放出了 3.36x10。

的热 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 3.36 xlO 7 J ; =4000 kg 4.2X 103J/(^-°C)X 2°C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置于c 点时,ac 部分的阻值是最大阻值的1/3,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12W.当滑片P 置于b 端时电压表示数为9V.求:
(1)
小灯泡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 (2)
电源电压; (3)
小灯泡的阻值。

(1) 1: 3; (2) 12V ; (3) 3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 由1=匕可得,滑片位于C 点和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之比:# =筝=字乂筝=共,攀=:; R h u b " R ac 1
Rab
m = ^ = cAt
/,= R L+R" =2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 D1。

—i,
"&+§心
R, 1
整理可得:廿=/,即小灯泡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为1: 3;
K ab 3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c点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 C (R ac+R L) =Ie (R ac+-Rab)=L (R ac+-X3R ac) =2U C=2X6V=12V;3 3
(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c点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12W,
次=3Q R弓12W
由尸=可得,灯泡的电阻:& =饵-»* = I'
答:(1)小灯泡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为1: 3;
(2)电源电压为12V;
(3)小灯泡的阻值为3Q。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标有“3V 1.5W”的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
发光:再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6A.求: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通电Imin,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能.
(1)612 (2)18J
【解析】【详解】
(1)源电压恒定,小灯泡标有“3V 1.5W”的字样,所以该灯泡额定电压为3V,额定功率为1.5W,根据
p 1 5W U2
P=UI额定电流为:/额=社=侦厂=0.5A;根据尸=;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额P 1.5W (2)电阻R与灯泡并联,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为:0.6A-0.5A=0.1A;通电Imin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能:W=UIt=3V X 0.1A X 60s=18J;
2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的阻值为21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i的示数为1.3
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安.
Ri
①求电源电压U.
②求电阻R2的阻值.
③现用%替换电阻Ri、R2中的一个,使如图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变为1.4安.求电阻Ri消耗的电功率Pi.
(1) 6 伏;(2) 31 欧;(3) 1.2 瓦或 1.6 瓦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知道,Ri与R2并联,电流表Ai测%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①由欧姆定律知道,%两端的电压是:Ui=h % =1.3Ax21Q=6V;
由图知道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电压电源的电压,
所以,电源的电压是:U=Ui=6V;
②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根据题意知道,通过R2的电流是:L=I-Ii =1.5A-
1.3A=1.2A,
U, 6V
n
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R2的阻值是:& =
③根据题意知道,当用电阻Ri替换电阻Ri、R2中的一个时,图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变为1.4A;
若用Ri替换Ri ,则%与R2并联,干路电流是P=1.4A,而通过R2的电流不变,仍然为I2=1.2A,则
通过Ri 的电流是:Ii=r-I2=1.4A-1.2A=1.2A,
故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Pi =UL =6Vxl.2A=1.2W;
若用Ri替换R2,则Ri与%并联,干路电流是V=1.4A,通过%的电流仍然为I—1.3A,即通过%的
电流是:Ii=U-Ii=1.4A-1.3A=,
所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Pi =UIi ==1.6W.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如图,杠杆0A在图示位置静止,画出阻力臂L及最小动力Fi .
【解析】
试题分析:阻力臂是从支点向阻力的作用线作的垂线段.阻力臂的符号是L2;动力要最小,动力臂应当最大,最大的动力臂是支点到杠杆上最远点的距离,动力与动力臂垂直,方向垂直于动力臂向上,符号是
Fj.
考点:杠杆的平衡;力臂的画法
23,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2.
67.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求得入射角的度数后,分两种情况分析:当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5。

和135。

时.
解:分两种情况画图,如图所示:
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5。

,入射角为22.5。

,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67.5。

的夹角;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35。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67.5。

,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22.5。

的夹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灵活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求解,要求会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已经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作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水平拉动在水平方向上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o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123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0.5 2.0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0.20.8 1.2
(1)当F = 0.8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此时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N,你的判
断依据是o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分析数据得出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压的具体关系的过程—o
2.00.8二力平衡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F=0.2N时,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2.0N;
由于滑块平放在木板上,所以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 ffi=G=2.0N;
实验中滑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滑动摩擦力F f=F=0.8No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0 2N 0 8N 1 2N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即=g,解得:|1=0.4,则滑块受到
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压的关系表达式是:F f=0.4F ffi;
25.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如下述实验,请完成下列空白.
甲探丸焉劫力与什么69■•美Z探究对《!的大小与什么因彖•矢
(1)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做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把甲实验中的木板拿走,让木块直接在较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这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2)乙实验中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间接反映出来的,把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目的是使钢
球撞击木块时具有不同的.
(3)丙(a)实验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间接的显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把物体逐渐浸入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如丙(b)图.分析丙图AB段可
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
W (•>探究影响涔力大小的因素
匀速直线接触面越粗糙木块移动的距离以不同的速度动能大【解析】【分析】
【详解】
(1)图甲的实验中,只有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这样才能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把甲实验中的木板拿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大,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这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图乙的实验中,小球的动能越大,木块被推出的距离越远,因此,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大小的;把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就不同;⑶由丙(b)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越深,则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即浮力越大.
26.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 / & O "I ______________ 电
甲乙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o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 运动。

(4)如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 关系(选填
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初速度最小匀速直线②④
【解析】
【详解】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在该实验中,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就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3)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原来具
有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