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标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阅读教学
是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重要活动。
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讨
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找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研究发现,采
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能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进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本文以特定阅
读文本为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具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1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的文章体裁,侧重点就不同。
英语语篇体裁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
生进行引导,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清晰地显示出英语文章中的侧重点,促使学生进
行吸收和理解。
例如,讲解议论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作者阐述论点和论
据作为一个分支,将完善的思维导图构建;对说明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把作者的说明对象、说明方式和说明缘由作为一个分支,将一个完整思维
导图构成:讲解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事件、时间、地点以
及人物等作为一个分支,将思维导图构建。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来组织思维的
工具,它具有人类放射性思维的特点,通常以某个关键议题为中心,议题的一级
分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二级分支从一级分支往外延申,以此类推。
思维导图将
中心议题逐级展示的方式能完整展现思维过程,配合图文结合的形式,使中心议
题思维形象化,把概念、观点、事实和细节之间的脉络关系完整展现出来。
在高
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四部分活动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实现阅读教学的三个功能,并在教学中实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
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1.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阅读后的知识构建部分,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omprehending部分是章节阅读后的知识构建部分,其内容与Reading部分紧密
结合。
如人教版英语必修1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Comprehending部分
分为三个大题,第一大题围绕阅读文本的内容对相关句子进行判断,判断的内容
均来自于阅读文本;第二大题是按照时间顺序对英语的发展进行阶段性概括;第
三大题则是对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思考。
这三个大题的内容均可以图2的框架为
基础,对照文本内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回答。
在实践中,只要学生能利用相关工
具对阅读文本进行归纳概括,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出完整的阅读文本思维导图,就
能顺利完成知识构建。
在掌握思维导图工具的前提下,这一过程只需要少量的教
师指导,甚至不需要指导。
可见,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促进其独立完成阅读后的知识构建活动,实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2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思维导图应用于阅读中的信息处理部分,能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Reading是整个章节的阅读中信息处理部分,每一章的阅读材料被选入教材,不
仅是因为其文本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还因为其文
本内容逻辑合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思维导图能将文本内容的逻辑以多种
方式展现出来,拆解文本内容的结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如人教版英
语必修1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Reading部分文本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可以思维导图将全文的文本信息完整展示出来,将阅读文本的信息完整
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认识文本的逻辑结构,增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2.1突出文章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脉络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弄清文本的中心思想,学
会归纳段落主题句,厘清层次结构、行文线索,概括关键词,以点带面地深化阅读。
在教学Unit6 Doctor Linda Smith’s Busy After-noon时,首先,笔者启发学生快
速查找出文章的主题,确定关键词,并将其作为制作思维导图的主题词。
其次,
指导学生用泛读阅读法,搜各段中的要点信息,凝练段落中的核心关键词为核心词,并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内容。
再次,结合寻读法提炼句子中的关键词,以其为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内容。
最后,概括句子内容,作下一级分支依次
延伸,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见下图)。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逐步厘清了文章
的脉络,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2.2思维导图在挖掘语篇核心内容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是载体,深入研读语篇,挖掘主题意义,把握教
学核心内容,是英语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设制科学的学习活动的根本。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Reading ATRIPON“THETRUENORTH”中,这是一篇游记。
介绍Li Daiyu和Liu Qian乘火车从Vancouver从西向东横跨加拿大的旅行。
其中理清所经过的城市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清晰地梳理,达到理清
文本的结构。
通过分层梳理继续整合两姐妹旅途的所见所闻,挖掘加拿大国家的
信息,达到知识的迁移。
人教版必修2第1单元阅读“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教师在对该语篇的文体(记叙文)分析完毕,其内容结构人物和琥珀屋
的关系是该语篇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用思维导图形象把这关系进行阐释,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思维导图的应用,深入地解读文本,梳理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在语篇体裁、语篇结构和挖掘核心内容三方面,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的辅助
作用,既能够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效地培养,英语阅读组织能力得以增强,又
能够将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起来。
高中英语教师不但要对思维导图
教学的价值清楚地认识,而且还应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其功能,充分地发挥其最
大的优势,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化得以实现,学生英语素养有效地提高。
2.3语法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厘清脉络
语法教学复杂、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法教学,则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零散的信息系统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
一般过去时语法教学为例,首先,笔者点明了要学习的主题是一般过去时态(中心),并依据所列举的一般过去时态例句引导学生思考该时态的核心点(一级主题),如时间、使用、谓语动词等。
其次,依据这些核心词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概括出关键词(二级主题),之后依次关联下一级的内容,使学生更
清楚地理解该时态。
如此教学,入脑入心,达到了眼里有线条、脑里有轮廓、心
中有真意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启
发思维、点燃智慧。
运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
自信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此,中职英语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
分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4):115.
[2]袁小弯.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江苏大学,2019.
[3]赵金花.思维导图:创新阅读新媒介[J].甘肃教育,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