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夜》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
1 秋夜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文章的作者及出处,能背写出重点生字词。
2.读懂课文,把握景物描写背后贯穿的情感线索。
[学习流程]
流程一
自学指导·
5分钟阅读课文,把不会读和读不准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组同学达到会读会写会解释的目的,并将它默记于心。
然后用3分钟完成平行训练题。
·平行训练·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蛊惑()()丁丁()()
低亚()()栀子()奠()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繁霜欠伸蛊惑
B 夜游驱逐喘气
C 叠痕猩红青丛
D 心绪苍翠敬奠
3.下面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睞眼(jiá)瑟缩(sâ)弧形(hú)
B 蛊惑(gǔ)即刻(jí)恶鸟(â)
C 应和(hâ)旋高(xuán)丁丁作响(zhēng)
D 乱撞(zhuàng)折射(zhã)栀子(zhī)
4.选词填空
(1)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________而高的天空。
(2)直刺着天空中____________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
A 古怪
B 奇怪
C 圆圆
D 圆满流程二
自学指导·
(一)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5分钟认真读文章,体会秋夜中景物的特点,品读课文,分析文中蕴含深刻地句子,体味其内涵。
用2分钟完成平行训练1题。
参考背景:《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
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3分钟逐字逐句品析课文,联系写作背景,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用3分钟完成平行训练2——3题。
(三)2分钟整体把握,在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小组各抒己见,分析本文的象征意义,3分钟完成合作探究。
资料库: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
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平行训练·
1.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①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如果把这句话改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好不好?为什么?
②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作者为什么称小飞虫为“苍翠精致的英雄”?
2.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
作者对这些景物寄寓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热爱的?哪些是憎恶的?
3.选文中的“奇怪而高的天空、冷的夜气、蛊惑的眼睛”暗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选文写了枣树、月亮、天空等意象,请摘出最能凸现它们特色的语句。
枣树:
月亮:
天空:
3.选文中的天空、月亮、恶鸟象征_______
_;枣树、野花、草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3分钟)
1.选文中的枣树与野花、草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
2.选文中作者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达标测评](10 分钟)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繁霜()()瑟缩()()
húxíng()() qiàn( )伸
窘()蛊惑()()
应和()()2.填空(3分)
《秋夜》是_____________写的散文诗,发表于_______年。
文章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你一定读过吧?书中篇章多是写作者童年往事的,选一篇你印象最深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
印象最深的篇名是《》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分)
①他在冷的夜气中,()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瑟缩瑟瑟)
②我赶紧()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
(砍断斩断)
5.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哪些室外的景物?采用了什么手法?(4分)
6.作者写枣树用自己最直最长的树枝直刺天空,并形容它像“铁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鲁迅,中国之大文豪也。
名言警句广为流传。
有的人就拿鲁迅的话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你知道哪些?最喜欢哪句?并说明理由。
(3分)
8.盛夏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请你走出家门,仔细观察秋天的夜景,把你看到的景物以及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3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秋夜
流程一·平行训练
1.gǔ huî dīng dīng dī yā zhǐ diàn
2. C
点拨:“青丛”——“青葱”。
3. A
点拨:“睞”读“shǎn”。
4.(1)B (2)D
流程二
平行训练
1.①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
②小青虫象征了英勇无畏的热血青年。
他们为追逐光明而不惜牺牲生命,故作者怀着崇高的敬意称誉它们为“苍翠精致的英雄”
2.热爱:枣树青虫红花憎恶:月亮恶鸟天空
3.充满着摧残与迫害的社会环境。
合作探究
1.相似点:都遭受着折磨与摧残,都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同点:枣树比野花、草更坚强,更勇于战斗。
2.抒发了对黑暗社会的愤慨对反抗者和对光明未来追求者的赞颂。
达标测评
1.fán shuāng sâ suō弧形 qiàn jiǒng gǔ huî yìng hâ diàn
2.鲁迅 1924 象征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童年时在百草园内玩耍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
4.瑟缩砍断
5.枣树、天空、星星、野花草、月亮等。
拟人,化静为动。
6.表达了作者申请赞美的感情。
7.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理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