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念
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
(二)理财产品市场特点
1.短期产品受到热捧。
2022年短期理财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资
本市场震荡反复,走势不明的环境下,银行为提高优质目标客户占有率,
纷纷增加短期理财产品,同时大幅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收益性与流
动性完美结合。
2.轻融资重投资。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焦点要数银信合作理财业
务进一步受到监管层的重视,全年关于银行理财市场的政策法规均是围绕
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来制定的。
而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则以“风险较低、
收益稳定”的特点成为信贷类产品的替代者。
3.部分保本产品不保本。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到期的9228款理财产品中,共有96款未达预期收益率(截至2022年12月20日)。
其中,招行2022年发行的“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
双赢”理财计划以-19.27%的到期年化收益率“荣登”巨亏榜首。
二、银行理财产品现市场变化的方向
(一)国内理财业务的发展
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内最早挂出“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在国内推出个人理财业务,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2022年是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第14个年头,据统计,去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7万亿人民币。
至今,个人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现实。
(二)“短期”“灵活”将是最大看点
2022年元旦前华夏银行推出的“数九”系列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为每九天推出一套系产品,方便投资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由“混搭”。
毕竟需求是市场的导向,当民众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伴随着通胀压力的渐显而进一步激增时,各银行的研发生产速度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三)投资方向将多元化
由于今年全球市场的主导因素将是经济持续复苏和流动性充裕,可以预计银行将增多发行结构型产品捕捉其中的机会,且挂钩标的或将涵盖股票.黄金及其他贵金属.农产品等,与此同时挂钩对象的风险类型和所在地域也将更为广泛。
(四)私人银行业务将加快发展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针对高端客户发售及专门面向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产品达到了2784款,占发行总数的28.05%,产品款数和市场份额均较上一年度爆发式增长。
阳光私募上升为银行面向高端客户的主推产品,成为了私人银行市场上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三、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瓶颈
(一)宏观环境层面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代理客户进行组合投资,银行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都无法办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层面
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虽然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产品由单一固定性收益向高风险高收益上转变,但在总类上来说,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大同小异,仅局限于储蓄.保险.基金等的简单组合,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
(三)客户层面
部分客户认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关心回报率。
相当一部分客户的财富没有得到合理安排,所以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储蓄.国债上,对理财抱着消极的态度。
四、对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经济转型催生新的投资良机
随着“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结构转型成为2022年的重要议题。
在2022年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受到“十二五”政策扶持的行业大有机会,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大消费仍是投资主线;而未来银行.地产板块仍将承受较大压力。
(二)增加丰富固定收益类产品品种
商业银行应继续积极研发稳健的债券类理财产品.投资于结构化分层证券投资信托的产品,还应与信托机构合作,遴选并引进风险可控的融资类集合信托和股权受益权质押信托等风险与收益适度提高的产品。
(三)培养人才使服务专业化
2022年,在丰富和完善海内外产品线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有望推广投资顾问服务,建立标准化的投资顾问服务模式,结合市场形势,对典型客户提供专业.动态,甚至跨生命周期.能够代际传承的资产配置方案,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财富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