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四单元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2)对外政策:称霸世界,掌握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其意图 不能实现,因为美国的霸权政策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的抵制,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P89)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简述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提示:(1)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苏两强 为 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 雅 尔 塔等多个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协议中逐步形成的。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通过 了 一系列关于战后惩办法西斯、重划欧洲边界、对战败国实 行 分 区占领、建立国际性组织等内容的协议。这些协议突出反 映 了 美苏为首的两大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3)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秘密协定等方式划分了美苏控制下的势 力 范围,为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2.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谈它们各自的 特点。 提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 义 大国的意志;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以欧洲为中 心 的传统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 之 上,必然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 国 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 不 能制止战争。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九年级物理下册(H栏导目引Y)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战后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 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德国东 部建立了__人__民__民__主_____政权。 (2)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与东欧国家间以及东欧国家之间缔 结了三十多个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东欧各国仿效苏联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 (3)亚洲相继诞生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等社会主义国家。 (4)1950年2月中苏两国缔结了__《__中__苏__友__好__同__盟__互__助__条__约__》__,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 苏联。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 作用,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 (4)作用: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 局,被___美__苏__两__极____格局所取代。
②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 础,昔日“__大__英__帝__国____”称霸全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法国:战争造成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 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战争使苏联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其 _军__事__力__量___得到了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战争期间领土也有所扩大。
2.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位. (2)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 了 核武器,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 舰和1 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近500个军 事 基 地。英法等国不得不追随美国。
(3)雅尔塔体系所确定的处理战后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 了 重要影响。 2.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由于雅尔塔体系客观的反映了世界力量均势,增强了和平 结构的有效性,只要美苏打不起来,世界大战就能避免,从而 维持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世界大战没有再发生。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美苏两国的 争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并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对立,不利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 (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 保; 苏 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 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 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探究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材料一 下图为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 塔会议期间的合影。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情景导入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说中讲 道:“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 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 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讲话 相比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 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特点,认识雅尔塔体系的确
学习导航
立对国际关系格局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了解二战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及社会
主义阵营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 列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 成协议。 (2)内容 ①铲除日本、德国的___军__国__主__义____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②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____联__合__国_____。
3.苏联空前强大 (1)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军空前强大。 (2)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苏联 在战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抗衡的国家。 特别提醒:国家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 战 后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的 头 号强国。
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2.评价 (1)积极影响: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 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带有明显的___大__国__强__权___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 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表现 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_____美__国______领导的、符合美国利 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 领导世界。 (2)基础 ①经济上: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__资__本__主__义___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战争期间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的海军和___空__军____,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 ①战后经济衰退:战争结束时英国债台高筑;战后,英国的 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日益降低。
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的关系
1.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有密切的关系,它奠定了战 后世界格局的基础 (1)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力量均势的产物,美苏关系一直主导着 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只要美苏力量对比不发生根本 性变化,世界格局就维持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内。 (2)雅尔塔体系所划分的美苏势力范围,促成了以两大军事集 团及美苏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东西方冷战,并且成为战后世界 格局的主要标志。
(2)二战后美国实力上升,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大国;西欧元 气大伤,经济普遍衰落;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为 了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同东欧、亚 洲 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 的 变化,最终使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 局 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资本主义大国同 社 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 地 位的下降;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之 间的矛盾;专门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 合 国,且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 战 的再度发生。
二、学习延伸(教材P89~P90)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两极体制下的战争与和 平 问题有何看法? 提示:有一定的合理性。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一方面造成 了 世界长期动荡,另一方面又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未发生世界 大 战,但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战争的危险中。
材料二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 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探究问题]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 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 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特别提醒: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 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 全 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 础 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全面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 各国的力量对比
1.西欧衰落 (1)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摧毁,德国国土被盟国占领。 (2)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用竭,昔日 的威风一扫而光。 (3)法国更是元气大伤,在战争中法国的投降使其国际威望 急 剧下降。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 了 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 排 等问题达成协议,其协议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突出 了 美苏两个大国的作用,这种国际关系称为雅尔塔体系。雅 尔 塔体系对维护战后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 展 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 国 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 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 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解析] 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从该图中找出①、②两条界 线,并依据相关图示说明再现相关知识,尤其是二战前夕、初 期与二战结束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根 据教材知识正确看待二战结束后对波兰的历史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 识 解 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应 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回答第一小问,在此基础上,结合二 战 后 初期的国际格局分析第二小问。 [尝试答题] (1)材料一所示为雅尔塔会议,该会议与其他重要会议形成 了 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 的 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被 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2)对外政策:称霸世界,掌握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其意图 不能实现,因为美国的霸权政策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的抵制,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P89)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简述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提示:(1)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苏两强 为 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 雅 尔 塔等多个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协议中逐步形成的。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通过 了 一系列关于战后惩办法西斯、重划欧洲边界、对战败国实 行 分 区占领、建立国际性组织等内容的协议。这些协议突出反 映 了 美苏为首的两大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3)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秘密协定等方式划分了美苏控制下的势 力 范围,为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2.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谈它们各自的 特点。 提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 义 大国的意志;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以欧洲为中 心 的传统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 之 上,必然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 国 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 不 能制止战争。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九年级物理下册(H栏导目引Y)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战后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 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德国东 部建立了__人__民__民__主_____政权。 (2)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与东欧国家间以及东欧国家之间缔 结了三十多个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东欧各国仿效苏联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 (3)亚洲相继诞生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等社会主义国家。 (4)1950年2月中苏两国缔结了__《__中__苏__友__好__同__盟__互__助__条__约__》__,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 苏联。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 作用,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 (4)作用: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 局,被___美__苏__两__极____格局所取代。
②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 础,昔日“__大__英__帝__国____”称霸全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法国:战争造成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 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战争使苏联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其 _军__事__力__量___得到了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战争期间领土也有所扩大。
2.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位. (2)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 了 核武器,美国的军队人数最多达1 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 舰和1 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近500个军 事 基 地。英法等国不得不追随美国。
(3)雅尔塔体系所确定的处理战后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 了 重要影响。 2.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由于雅尔塔体系客观的反映了世界力量均势,增强了和平 结构的有效性,只要美苏打不起来,世界大战就能避免,从而 维持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世界大战没有再发生。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美苏两国的 争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并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对立,不利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 (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 保; 苏 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 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 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探究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材料一 下图为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 塔会议期间的合影。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情景导入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说中讲 道:“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 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 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讲话 相比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 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特点,认识雅尔塔体系的确
学习导航
立对国际关系格局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了解二战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及社会
主义阵营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 列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 成协议。 (2)内容 ①铲除日本、德国的___军__国__主__义____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②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____联__合__国_____。
3.苏联空前强大 (1)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军空前强大。 (2)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苏联 在战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抗衡的国家。 特别提醒:国家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 战 后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的 头 号强国。
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2.评价 (1)积极影响: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 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带有明显的___大__国__强__权___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 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强大 (1)表现 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_____美__国______领导的、符合美国利 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 领导世界。 (2)基础 ①经济上: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__资__本__主__义___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战争期间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的海军和___空__军____,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 ①战后经济衰退:战争结束时英国债台高筑;战后,英国的 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日益降低。
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的关系
1.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有密切的关系,它奠定了战 后世界格局的基础 (1)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力量均势的产物,美苏关系一直主导着 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只要美苏力量对比不发生根本 性变化,世界格局就维持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内。 (2)雅尔塔体系所划分的美苏势力范围,促成了以两大军事集 团及美苏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东西方冷战,并且成为战后世界 格局的主要标志。
(2)二战后美国实力上升,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大国;西欧元 气大伤,经济普遍衰落;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为 了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同东欧、亚 洲 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 的 变化,最终使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 局 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资本主义大国同 社 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 地 位的下降;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之 间的矛盾;专门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 合 国,且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 战 的再度发生。
二、学习延伸(教材P89~P90)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两极体制下的战争与和 平 问题有何看法? 提示:有一定的合理性。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一方面造成 了 世界长期动荡,另一方面又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未发生世界 大 战,但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战争的危险中。
材料二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 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探究问题]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 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 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 的冷战与和平
特别提醒: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 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 全 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 础 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全面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 各国的力量对比
1.西欧衰落 (1)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摧毁,德国国土被盟国占领。 (2)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用竭,昔日 的威风一扫而光。 (3)法国更是元气大伤,在战争中法国的投降使其国际威望 急 剧下降。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 了 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 排 等问题达成协议,其协议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突出 了 美苏两个大国的作用,这种国际关系称为雅尔塔体系。雅 尔 塔体系对维护战后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 展 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 国 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 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 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解析] 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从该图中找出①、②两条界 线,并依据相关图示说明再现相关知识,尤其是二战前夕、初 期与二战结束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根 据教材知识正确看待二战结束后对波兰的历史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 识 解 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应 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回答第一小问,在此基础上,结合二 战 后 初期的国际格局分析第二小问。 [尝试答题] (1)材料一所示为雅尔塔会议,该会议与其他重要会议形成 了 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 的 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被 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