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二年级小学生阅读的革命小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那些优秀的故事,在吸引学⽣去了解其中发⽣的事情时,⼜往往能把⼀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在学⽣⼼中树⽴⼀个榜样,树⽴⼀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慢慢的这些品质会对学⽣产⽣影响,影响⼒⾜以贯穿⼀⽣,所以,⽼师家长⼀定要注意在这⽅⾯对学⽣的熏陶。

以下是整理的《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活在⽩洋淀的⼩男孩张嘎与的亲⼈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军的*下,⽽钟亮也被敌⼈抓⾛。

嘎⼦历经艰⾟,找到⼋路军,当上了⼀名⼩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保执⾏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毕竟还是⼀个活泼、淘⽓的孩⼦,他与⼩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次战⽃中,他缴获了敌⼈⼀⽀*,竟偷偷把枪藏进了⽼鸦窝⾥,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放⽕,⾥应外合,全歼敌⼈,救出了⽼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结束后,嘎⼦把藏在⽼鸦窝⾥的*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发给他使⽤。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命根据地,留下的⾚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去坚持游击⽃争。

李主席的⼉⼦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要、细妹、冬⽛⼦都想跟⾚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天⿊时,孩⼦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天也没找到。

⽩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了全村⼈,孩⼦们幼⼩的⼼灵埋下了为亲⼈报仇的种⼦。

于是,⼀⽀红⾊少年游击队在⼭中的岩洞⾥成⽴了。

他们勇敢、机智地夺*、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

在⼀次战⽃中,李主席不幸被捕。

孩⼦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匪团长。

红孩⼦们在⾎与⽕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三:抗⽇⼩英雄王⼆⼩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西交界,抗⽇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

抗⽇英雄王⼆⼩就⽣长在这⾥、关于王⼆⼩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右⼿的五个⼿指,⼜⽤*刺向⼆⼩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头上。

⼋路军⼀举全歼此股⽇寇,战⽃结束后,⼏个战⼠冲向⼆⼩,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路军战⼠⼀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治,为国牺牲,三位战⼠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峪⾥。

当时来源县青救会⼲部张⼠奎写了王⼆⼩在反"扫荡"⽃争中,把敌⼈引进埋伏圈⽽⾃⼰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

《晋察冀⽇报》在第⼀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放⽜郎》。

这⾸歌很快在边区,直⾄全国传唱开来,这⼀唱就是六⼗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清⽔秀,鸟语花⾹,秋⽇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熟了,柿⼦,核桃,苹果挂满枝头。

⼭坡上⽺⼉成群,⽜⼉悠闲地甩着尾巴,⼀⽚平和景象。

谁能想到六⼗年前,有⼀个东洋倭*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中残杀我英雄少年。

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三岁的放⽜孩⼦王⼆⼩。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四:两个⼩⼋路
1943年,⼋路军⼩战⼠孙⼤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卫⽣员武建华护理孙⼤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便以⽊匠靳锡武的⼩学徒和刘⼤爷的外孙⾝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伪军强拉民夫,在⽥镇长家囤积粮⾷。

⼤兴和⼩武乘夜⾊钻进⽥镇长院内,放⽕烧了敌⼈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寇蓄谋更⼤的扫荡计划。

⼀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随即开来了⼀⽀莫名其妙的⽇军。

⽼靳带着⼤兴和⼩武,摸清了敌⼈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兴毅然决定⾃⼰留下吸引敌⼈,让⼩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三团得到⼩武送来的情报,⽴即⾏动部署战⽃。

敌⼈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五:⽔缸的秘密
瑞⾦沙洲坝的杨⼤娘是红军家属。

⼤⼉⼦参加红军以后,家⾥少了⼀个劳动⼒,⾥⾥外外什么事都要她⾃⼰操⼼。

1933年7⽉的⼀个傍晚,杨⼤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缸⾥的⽔满满的。

⼤娘奇怪了:前天⽔缸满,昨天⽔缸满,今天⽔缸⼜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发仔,下午你挑⽔了吗?”
11岁的⼩发仔把头摇得拨浪⿎似的,说:“我没挑。


杨⼤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那⼝⽔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给我家挑⽔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婶也提着菜蓝⼦⾛过来搭话:“是啊,我屋⾥的⽔缸也是⼲了⼜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笠往头上⼀扣,笑笑说:“⽑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娘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商量了⼀阵,就各⾃回家了。

第⼆天,杨⼤娘擦桌⼦、洗⾐服,不到下午,满满⼀缸⽔就⽤完了。

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活,早早拿起⼀双鞋底,坐在门⼝,和⼆婶你⼀针我⼀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上鞋帮,四只⽿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

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动静,她俩⼼⾥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只有两竿⾼的时候,杨⼤娘忽然听见屋⾥的*响了,接着⼜听到⽔桶铁钩碰撞的声⾳。

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不约⽽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就往屋⾥跑。

杨⼤娘刚进门,差点跟⼀个挑着⽔桶的⼈撞个满怀。

她抬头⼀看,见这⼈⾝材⾼⼤魁梧,穿⼀⾝红军*,正冲着她和⼆婶笑。

望着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她觉得很⾯熟,但是⼜记不起在什么地⽅见过。

⼆婶⼀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主席吗!”
⼆婶拉着⽑主席坐下,杨⼤娘赶忙端上⼀碗茶,说:“⽑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满意不满意?房⼦漏⾬不漏⾬?⼩孩⼦在列宁⼩学的功课好不好?⼀直谈到天擦⿊,⽑主席⼜要去挑⽔,⾮要把⽔缸挑满不可。

杨⼤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主席为杨⼤娘和⼆婶家挑⽔的事,很快就在村⾥传开了。

适合⼆年级⼩学⽣阅读的⾰命⼩故事篇六:⼩交通员潘冬⼦
1934年秋,主⼒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

参加了主⼒红军的⽗亲出发前给冬⼦留下了⼀颗闪闪的红星。

冬⼦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豪胡汉三⼜回来了,柳溪⼜陷⼊了⽩⾊恐怖之中。

冬⼦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

在⼀次⾏动中,冬⼦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冬⼦突然长⼤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作。

他为⼭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

冬⼦还机灵地做了⽶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计划。

冬⼦在沉着⾃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前线,冬⼦和⽗亲⼜见⾯了。

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名真正的红军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