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诊治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病变诊治要点
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4.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HPVI):与CIN相关的最早期病变。
根据HPV致癌的危险性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5.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分低度和高度两类。
6.宫颈腺上皮内病变(CGIN):包括腺不典型增生和腺原位癌。
二、CIN的转归及意义
CIN是癌前的病变,介于“病理医师眼下的病和病人的病”之间。
CIN有三个转归:①自然消退;②持续不变;③进展(或癌变)。
CIN总体上有15%的几率可发展为宫颈癌,CIN I、CIN II、CIN III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是15%、30%和45%。
CIN I或CIN II甚至可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 III阶段。
CIN发展为原位
癌的风险为正常的20倍,发展为浸润癌为正常的7倍。
CIN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一般需要10年,但并不一定循序进展,时间也可缩短,只要将不可逆转的浸润癌有效地扼制在癌前阶段,宫颈癌有望成为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肿瘤,关
键在于此阶段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
三、高危HPV感染的重要性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
1.多个性伴侣;
2.早期性行为;
3.生殖道梅毒、淋病、湿疣等STD(男、女双方);
4.丈夫有疱疹、HPV感染及患阴茎癌、包茎等疾病;
5.高危型HPV感染;
6.宫颈慢性炎症、白斑等;
7.宫颈不典型增生(15%的癌变率);
8.早婚早育、多产多育;
9.吸烟、吸毒、经济地位低下、HIV、免疫功能下降等。
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
一、宫颈病变的检查和确定
1.临床物理学检查(视诊、触诊);
2.细胞学;
3.阴道镜检查;
4.活体组织采取和病理组织学诊断。
三步曲:TCT→阴道镜→活检
二、诊断目的
宫颈病变的诊断和宫颈癌的筛查目的是为了发现CIN。
第一节宫颈病变细胞病理学诊断
T技术。
2.AutoPap初筛系统。
3.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
4.离心沉淀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新兰丁。
第二节阴道镜检查
一、醋酸肉眼观察(VIA)
1.定义:是一种应用醋酸检查宫颈病变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为:用5%的醋酸溶液涂于宫颈表面,1分钟后在白色光源的灯光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的颜色。
2.诊断标准:正常宫颈无白色改变。
LSIL,CIN I为淡而浅的白色病变,可以在鳞柱交界上或交界外。
HSIL,CINI I-III表现为厚的白色病变、边界明显、且其中一边总在鳞柱交界上。
癌为白色病变表面不规则、厚而脆的肿块。
二、阴道镜
阴道镜术语:
1.鳞柱交界(SCJ):被覆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之间的交界线。
2.鳞状上皮化生(SM):新形成的鳞状上皮替代异位至宫颈阴道部的柱状上皮。
3.移行区(或转化区,TZ):新、旧鳞柱交界之间的区域,组织学上称移行区,阴道镜术语为转化区。
新鳞柱交界(即鳞状上皮化生最远的界限)为转化区的内缘,距宫口最远的纳囊或腺体开口之外为旧鳞柱交界,为转化区的外缘。
成熟鳞状上皮细胞内含有糖原,柱状上皮细胞内不含有糖原,此为醋白反应、碘反应的生理学基础。
阴道镜检查指征:
1.经典指征:ASC、AGC、LSIL、HSIL、可疑癌。
2.患者本人或性伴侣患HPV需除外CIN。
3.患者有白带血丝或接触性出血症状或妇科检查怀疑癌者。
4.久治不愈的妇科炎症。
5.CIN治疗后的随访。
阴道镜检查步骤:
阴道镜检查前24小时禁止同房、冲洗、上药、禁止做妇科检查,也尽量不做TCT,以免损伤宫颈上皮。
1.窥阴器轻轻置入阴道,充分暴露宫颈阴道部和阴道穹窿部。
2.用盐水棉球轻轻拭去粘液和分泌物,切勿重擦,以免引起出血。
3.肉眼观察宫颈形态、大小、色泽、有无糜烂、白斑、赘生物等,并注意分泌物性质及阴道穹窿情况。
4.使用3%-5%的醋酸棉球湿敷宫颈一分钟后重点观察转化区,若需要长时间观察,每3-5分钟应重复涂擦一次,由于宫颈病变导致细胞核增大,核浆比例增大,涂醋酸后细胞出现暂时脱水现象,出现上皮变白色,此为醋白反应,醋白反应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需要精密观察血管时,应加绿色滤光镜片。
5.宫颈涂卢戈氏碘,由于成熟鳞状上皮细胞遇碘变为深褐色,定义为碘(+),属于正常阴道镜图像,进一步验证醋白反应区,碘(-)区为可疑癌变部位。
6.在可疑部位多点取活检,当病变可疑伸入宫颈管时,应常规做颈管内膜刮取术(ECC)。
正常阴道镜所见
1.原始鳞状上皮。
2.柱状上皮。
3.正常转化区。
*满意阴道镜图像:转化区内外边界全部清晰可见。
*不满意阴道镜图像:转化区部分或全部进入宫颈管内。
异常阴道镜所见:
1.醋白上皮。
2.点状血管。
3.异型血管。
4.镶嵌。
5.碘反应阴性。
HSIL阴道镜图像特征
病变边界锐利,表面光滑,醋白上皮浓密厚实,凸起,醋白反应出现的快,消失的慢,碘染色为亮黄色,出现粗点状血管或粗镶嵌。
若柱状上皮覆盖密集厚实的醋白上皮,提示病变累及腺体。
阴道镜评分:
1.边界:0分:模糊醋白上皮,边缘云絮状、羽毛状。
1分:轮廓清晰光滑,直而规整,边缘锐利,分界清楚。
2分:边缘卷曲状,有上皮剥脱,分界清楚。
2.颜色:0分:明亮、雪白、一过性、模糊、透明、菲薄。
1分:中等阴暗色,间断呈白色。
2分:污浊、灰白、浓厚、凸起。
3.血管:0分:细点状,形态不清晰。
1分:细点状血管,细镶嵌。
2分:粗点状血管,大镶嵌,形态不规则。
碘试验:0分:棕褐色。
1分:斑点状、龟背状。
2分:芥末黄、明亮黄。
总分:0-2分:提示炎症,HPV、CIN I。
3-5分:提示CIN I-CIN II。
6-8分:提示CIN II-CIN III。
阴道镜局限性:
1.评估者主观性。
2.不能准确评估宫颈管内病变。
两种溶液的配置:
1.5%醋酸溶液:冰醋酸5毫升加入95毫升蒸馏水。
2.5%Lugol碘溶液:10克碘化钾加入100毫升蒸馏水,再加入5克碘晶体,摇匀,滤过。
第三节宫颈活检和宫颈管内膜刮术
一、宫颈活检:阴道镜下活检准确率达到75.9%-97%。
二、宫颈管内膜刮术(ECC):对宫颈管内膜搔刮后送病检。
ECC在下列情况下有意义:
*AGCUS;
*细胞学多次阳性或可疑,而阴道镜阴性或不满意,或镜下活检阴性。
第四节诊断性锥切
方法冷刀切(CKC)环形电切术(LEEP),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诊断性锥切适应征:
1.细胞学检查为阳性,阴道镜检查为阴性或不满意;
2.ECC阳性或不满意;
3.细胞学、阴道镜和活检三者不符合或不能解释原因;
4.病变面积较大,超过宫颈1/2者;
5.老年妇女鳞柱交界在宫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6.怀疑宫颈鳞腺癌;
7.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8.怀疑或不排除浸润癌。
注意事项:
1.宫颈活检不能代替锥切;
2.LEEP亦有优点,可以在麻醉下或不使用麻醉下完成,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小等特点;
3.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妊娠期妇女不宜用LEEP术。
第五节 HPV检测
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HPV DNA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II)。
意义:细胞学、HPV阴性者,筛查宫颈癌年限可延长5-8年,高危型HPV阳性者,发病危险较高,应密切观察、定期随访。
HPV检测与TCT联合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
宫颈病变治疗
方法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CIN I患者:65%自行消退,20%病变持续存在,15%可恶变。
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病人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定期检查,严密监测。
CIN II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如冷冻、电凝、激光等,这些方法有其优缺点,但有效性无显著差异,共同缺憾是不能保留标本。
LEEP也可用于CIN II治疗,效果与物理治疗相似。
CIN III患者:锥切,同时可排除浸润癌,年龄较大者可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
*LEEP只适应于重度不典型增生,而不宜用于原位癌。
LEEP治疗CIS后复发率为29%,而CKC复发率为6%。
三、注意事项
1.依据CIN级别,确定诊疗原则,使治疗规范化。
2.根据病人年龄、病变程度、范围、级别以及随诊,技术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治疗个体化。
3.任何级别CIN,任何手段治疗后,均应行细胞学随访。
术后3-6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并确定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