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近年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6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据图回答下题。

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

2017年1月6日16时 B。

2017年1月5日16时
C。

2017年1月5日8时 D. 2017年1月6日8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中经度计算,当D地是2016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C地的地方时是12月20日16时,由A到C船舶共航行16天,所以到达时C地的时间是2017年1月5日16时,B项正确.
2.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

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大 B。

城市郊区由于人口密度小,没有热岛效应
C. 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D. 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分析,城市热岛强度越大,城市热岛效应越突出。

城市热岛主要由人类活动密度大,排放热量多造成局部环境温度上升引起的,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有关,D 项正确.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小;城市郊区虽然人口密度小,但工业区集中,仍然存在热岛效应;从图像分析,热岛强度不仅受天气状况影响,还受太阳高度变化引起的气温变化影响.故A、B、C错误。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一周的气压(单位:hPa)变化(甲图日期在前,乙图日期在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气压为1014 hPa B. D地风向为偏北风
C。

E地盛行上升气流 D。

B地风力增大
4。

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F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B. C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C. E地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 D。

G线经过区域受冷锋控制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等压距为4 hPa,甲图中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是一个低压中心,可以判断A地气压为1004 hPa;根据气流的流动方向为由高压流向低压及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以推断D 地的风向为偏南风;在甲图中E地是一个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在乙图中E地是一个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所以A、B、C项错误.根据等压线疏密变化规律,B地的等压线变密,说明气压梯度力增大,则风力增大;故D项正确。

【4题详解】
根据北半球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可知C锋面是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F锋面是暖锋,过境后所经过地区为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G线为高压脊,经过地区不易形成锋面。

所以A、B、D项错误.甲图中E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乙图中E地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C 项正确。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答案】5. D 6. 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读图,根据地表海拔高度和同一岩层埋藏的深度判断,①处同一岩层形态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地表形态是谷地地形,属于背斜谷.②处同一岩层形态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是向斜谷。

③处岩层有明显错动,是断层陷落形成的谷地。

④处岩层形态是背斜谷.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①、④,D对。

A、B、C错.
【6题详解】
⑤处岩层错动,发生的地壳运动是断裂下降,C对,D错。

不是褶皱构造,A、B错。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成因,地壳运动.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岩层的埋藏深度是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读图,地表海拔与埋藏深度的差值,是岩层的海拔高度,由此判断同一岩层的形态特征,确定地质构造类型。

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是断层构造。

根据岩层位置,判断是相对下降。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2~3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常年河水中鱼虾不见踪影,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

经探究发现,“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

下图示意“死水湾”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 “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中河流的 ( )
A。

a处西侧 B. b处东侧 C. c处南侧 D. d处西侧
8. “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流表层过度捕捞
B. 河水表层受到污染
C. 暗河带来丰富饵料
D. 河底氧气较为充足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死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该地河床受流水侵蚀强烈,最可能位于河流凹岸,故C、D错误。

a处西侧、b处东侧都位于河流凹岸,但b处河流转向角度更大,对河岸的侵蚀更严重,所以B正确。

【8题详解】
因“死水湾”水底有暗河出口,带来丰富饵料,吸引鱼群到深水区觅食,所以水深15米以下鱼群丰富。

故“死水湾”河段表层与底层鱼群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暗河带来丰富饵料,C项正确.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主要受降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右图示意安第斯山脉所在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M处山的西坡相比,N处山的西坡雪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高,降水多
B. 气温高,降水少
C。

气温低,降水少 D。

气温低,降水多
10。

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 )
A。

M处山的东坡 B. M处山的西坡
C。

N处山的东坡 D。

N处山的西坡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雪线高低受气温和降水影响。

①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雪线也越高。

②降水因素:降水越大,雪线越低;降水越小,雪线越高。

N处较M处纬度高,气温低.N处受西风影响,位于安第斯山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M处受东南信风影响,位于安第斯山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故C正确。

【10题详解】
孢粉类型最丰富说明当地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因此当地水热条件好。

M处较N处纬度低,气温高;M山的东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故A正确。

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杨关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

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A。

跨河桥梁较少 B。

沿途站点较少
C。

建设成本较低 D。

线路长度较短
12。

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

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
C。

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

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答案】11。

C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方案I相比,选择方案Ⅱ 跨河桥梁并不少,沿途站点较多,线路长度较长,可以利用原有的铁路,建设成本较低,所以C正确。

【12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与方案I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减轻,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南扩展,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提高,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所以D正确.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3。

读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分组趋势图,分析1950年至2015年,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
A. 0—4岁人口逐渐增加
B。

5—19岁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
C. 20—49岁人口逐渐增加
D。

总人口在2015年达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在1950年至2015年,20—49岁人口逐渐增加,故C项正确.我国0-4岁人口有增有减,整体变化较小;5—19岁人口的比重呈先升后降趋势;自然增长率大干零,总人口一直在增长,故2015年并非人口顶峰.所以A、B、D项错误.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

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

完成下面小题。

14。

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A. B1、L2 B。

B3、L2 C. B2、L3 D。

B3、L3
15. 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 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

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为方便居民出行,新建住宅区应靠近公路线。

读图可知B3、L3距离近,位于外环线,组合最佳,故D正确。

图中B1、L2距离太远;B3、L2距离远;B2、L3相距太远。

故A、B、C错误。

【15题详解】
图中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

设置了基本农田主要是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与改善城市环境关系不大,故B错误。

根据风频图可知本地区盛行东南风,工业新区位于东北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故C错误。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故D错误。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

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

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

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

降低运输成本
17.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16. D 17. B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瓶装水厂产品物流方向可以看出,瓶装水厂建于销售市场附近。

瓶装水厂产品是增重产品,接近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D对。

选址地都位于北方,在水源上不如授权地水质好,A错。

瓶装水生产的技术要求较低,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B、C错.
【17题详解】
瓶装水厂的建设地区由于接受了转移的产业,从而增加了就业的岗位,①对。

不能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②错。

完善基础设施,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③对。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④对.水厂建设,城市等级不会提升,能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⑤错。

C对。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工业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A. 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
B。

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 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19. 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答案】18. D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乙河口是扎伊尔河口,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A正确。

中游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携带到河口的泥沙少,B正确.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C正确.流域面积大,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D不正确,选D。

【19题详解】
读图判断,甲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为主,甲错.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乙错。

丙是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为主,丙对。

丁是五大湖区,是乳畜业分布区,丁对。

所以A、B 、C错,故选D。

20。

2017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题。

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同一公路两侧热量、降水、地势差别不明显,不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植被景观,A、B、C错。

由题干可知,水杉适宜酸性土壤,柳杉适宜沙质土壤,而土壤差异的边界较为清晰,所以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项正确。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
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22。

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

增加陆地面积
C. 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

稳定入海江道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江道缩窄前,夏季正值汛期,江水流量大,对河床外力作用较为明显;从整体分析该河段西侧位于河道凹岸,东岸位于凸岸,所以对西岸侵蚀明显,对东岸堆积明显,故A项正确.
【22题详解】
因为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航道不
稳定,不利于通航。

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海潮及江水的流速,提高冲淤能力,同时稳定入海江道,减少摆动。

故D项正确。

23。

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处于起步阶段,该项目将有力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获得巨大的时差、季节差、电价差效益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与该项目密切关联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
A. 特变压设备制造业
B. 飞机制造业 C。

计算机制造业 D. 光纤制造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球能源互联网一种智能化、高效率、自动化的电力生产、存储、传输系统,所以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生产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可以促进此类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特变压设备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光纤制造业属于传统制造业,所以 C项正确。

24.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图1—4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判断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川融水 D。

沼泽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各月降水量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为我国某地干旱地区.从图中可看出流域径流深度与气温、降雨量成正相关,所以,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除雨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

故选C.
考点:河流补给类型
25.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其中,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答案】A
【解析】
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即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网上管"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信息,合理管理利用土地资源。

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 对。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C、D错。

二、综合题(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骷髅海岸”位于非洲西南部,来往船只经常在此失事,海岸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和船员遠骨,此海岸西部经常出现“倒沙入海”现象.在乙地北部深处生活着一群辛巴人,辛巴妇女生从不洗澡,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向自己的身体上涂抹鲜艳红色的稀泥。

(1)分析“骷髅海岸”的形成原因.
(2)分析甲地“倒沙入海”景观形成的主要成因。

【答案】(1)附近海域大雾弥漫,能见度低,船舶易失事;沿海地区沙漠广布,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难以生存;该地处在重要航线上,过往船只较多.
(2)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减湿作用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东南信风将沙子搬运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非洲南部西海岸的位置、洋流、风带为背景,考查区域特殊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详解】(1)由题干可知,“骷髅海岸”的形成是由于当地海域海况差,航行事故多发造成的.海况差的原因可以从船只多、海雾多、失事后生还机会小分析:该地处在大西洋到印度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过往船只较多,密度大;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水蒸气遇冷易形成大雾,能见度低,船舶易失事;沿海地区沙漠广布,水资源严重不足,海难幸存人员不易生存等。

(2)分析甲地“倒沙入海”景观形成的主要成因可以从地表风化物多和风力强两个方面分析:从纬度位置分析,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从洋流分析,沿岸寒流减湿作用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地表风化物多,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干燥的东南信风顺坡下行,风力强,将沙子扬起搬运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
海”现象。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的特产。

沙漠玫瑰耐酷暑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

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部、西亚以及欧美地区。

近年来,于田政府着力打造玫瑰花产业,建设玫瑰花种植园。

玫瑰花已成农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

下图示意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土壤和水源条件分析沙漠玫瑰能够在于田大规模广泛种植的原因。

(3)分析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的原因。

【答案】(1)①于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②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③昼夜温差大(任答两点).
(2)土壤:于田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或沙漠地区),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

水源: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份的玫瑰花盛产期,气温回升,高山冰雪融水的水量多,水资源丰富。

(3)①于田沙漠玫瑰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的原料并就地加工,因此无需保鲜,②加工后的成品便于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所以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新疆于田的沙漠玫瑰产业,考查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详解】(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可以结合玫瑰的生物特性从热量、光照及昼夜温差方面分析: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于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等.
(2)沙漠玫瑰能够在于田大规模广泛种植,说明其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土壤:于田位于山前冲积扇区域,沙土分布广泛;土壤透气性强,适合沙漠玫瑰生长。

水源:该地虽然是季节性河流,但有季节性河流和地下水提供水源,尤其是5-6月份的玫瑰花盛产期,气温回升,高山冰雪融水的水量多,水资源丰富。

(3)分析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的原因可以从用途和加工产品种类进行分析:于田沙漠玫瑰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的原料并就地加工;加工后的成品保质期长,便于保存和远距离运往市场。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属于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之一,濒临密歇根湖,位于芝加哥以北)投资的100亿美元额度提高到了300亿美元,用于建设液晶面板工厂.液晶面板属于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费用偏高.
在中国大陆的富士康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苹果、微软和亚马逊产品的组装
业务。

目前液晶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及中国,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集群。

下图示意基诺沙市位置。

(1)简述富士康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2)美国共有7个州参与了富士康投资项目的竞争,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最终胜出。

分析基诺沙市吸引富士康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与中国大陆相比,富士康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
【答案】(1)离苹果,微软等企业总部较近,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北美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附加值产品的份额.(任答两点)
(2)基诺沙市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人素质较高;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水陆交通便利.
(3)美国工人工资高,用工成本较高,;这些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是否能延续到下届政府,优惠政策是否持久并不确定。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富士康的美国投资方案,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和不同区域工业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能力。

【详解】(1)虽然富士康是一个电子装配企业,但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的依赖减小;并且在该地投资主要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而该产品不宜长距离运输.所以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靠近市场,及时了解北美消费者的需求;离苹果,微软等企业总部较近,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等。

(2)由图中基诺沙市的位置分析,该地地处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工业带,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工人素质较高;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水陆交通便利。

(3)与中国大陆相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生产成本高;美国经济政策因政府换届易出现波动变化,不确定因素较多。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庙子源村有一条长达8500米的大峡谷,峡谷因蔓延曲折且雄壮秀美而取名为“龙虎大峡谷”,是香草源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3月30日,永州江华龙虎大峡谷游步道(1标段)基础工程全线连通,下一步将按照标准游步道,完成防腐木的铺设和安全防护栏等设施安装工程,力争在4月底完工,为“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做好准备。

简述龙虎大峡谷建设游步道对旅游的影响。

【答案】利:方便游览者观赏景区美景;有利于游览者近距离接触景区自然环境;减少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进一步提升香草源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可观赏性;有助于将香草源景区打造成为大湘南板块的特色旅游景区,乃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任答对三点)
弊:建设游步道使游客增多,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干扰。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