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聆听 维也纳的音乐钟 人音版(五线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学习并演唱主题旋律,区分三个插部并理解回旋曲式;
2.能够加入三种伴奏乐器,并完整表现乐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与感受;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的插部,并用肢体表现出来;
3.通过自主探究总结规律,理解回旋曲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三段音乐代表三位嘉宾的出场,想要认识他们,先要完成闯关问题:认识图片上的乐器,聆听乐器音色。
3.出示三位嘉宾图片(猴子、大象、公主),三个乐器比较适合展现哪个嘉宾的形象
4.欣赏三段音乐,分别像是哪个嘉宾出场学生表演,并挑选表演者。
5.完整欣赏,请被选到的小演员在听到相应乐曲时,起立表演。其他同学一起演唱士兵欢迎曲。
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
1.士兵欢迎曲称作主题,用A表示,嘉宾出现的音乐称作副部,用B、C、D表示,谁能在黑板上排列一下音乐顺序
2.这里面藏着一个什么样的音乐规律
3.像这样一个主题重复、间隔出现,中间插入不同音乐组成的乐曲叫做回旋曲式,主题前面的音乐称作引子,结尾音乐称作尾声。
4.下课。
引导自主发现音乐规律,总结回旋曲式特点。
4.全班跟音乐边唱边表演动作。
5.挑选表现不错的同学加入士兵礼仪队,并跟音乐表演,其他同学观察并回答:他们一共表演了几次中间几段音乐没有表演
通过竞选小演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表演、演唱过程中,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
聆听
全曲
全曲欣赏
音乐表演
三、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小演员一共表演4次,中间有3段音乐没有表演。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钢琴、头饰、双响筒、串铃、碰钟
教材分析
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主题共出现四次,属于回旋曲式结构。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的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模唱旋律、打击乐伴奏、角色扮演等多元表演里,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感受音乐所呈现的积极、愉悦的情绪。
教学
重难点
1.模唱主题旋律,区分三个插部音乐,理解回旋曲式。
2.用打击乐曲伴奏,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教 学 设 计
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
导入
部分
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1.师:今天老师要挑选小演员,共同来排演一出音乐剧。
通过引入嘉宾,让学生感受三段副部音乐的不同情绪,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拓展
部分
乐器伴奏
提升拓展
四、加入伴奏乐器,拓展学生表现能力
1.介绍双响筒、串铃、碰钟的演奏方式,学生用手臂模仿。
2.加入乐手,完整表演整首乐曲。
通过乐器演奏,丰富音乐的表现,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
总结
部分
第七课钟声课题维也纳的音乐钟欣赏课年级三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头饰双响筒串铃碰钟教材分析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中的第二段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
第七课《钟声》
课题
《维也纳的音乐钟》
课型
欣赏课
年级
三年级
板书
设计
维也纳的音乐钟
柯达伊 回旋曲式
引子 A B A C A D A 尾声
2.欣赏维也纳美景,引出课题。
3.用国王口吻招募礼仪士兵,导入新课。
用挑选小演员的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
主题
欣赏
角色竞演
主题展现
二、初听音乐,感Biblioteka 情绪1.师:想要加入士兵礼仪队,先要学习欢迎舞。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挑选学生展示,然后全班跟音乐表演。
3.跟琴画图形谱,学习演唱主题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