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戏剧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
摘要: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逐渐有了课程意识,随着“双减”政
策的颁布实施,课程开始融入“育人”功能,学校课程体系以绘本阅读为基础,
逐渐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儿童认知的主题式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满足学生
全面、多元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教育戏剧校本课程
与“培养戏剧人才”的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为教育目的,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用艺
术性的形式构造教育的情境,让学习者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

校本
课程开发则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
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

一、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愿景
1.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师资源探索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8年初开始推广绘本阅读,探索绘本教学相关课程,教
师在实践探索中逐渐意识到绘本阅读及教学的价值后,开始研发“绘悦读”大课程。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增设了绘本阅读相关的“爱阅读”绘本课、以社团
形式存在的“戏剧社团”等。

学校教师在研发过程中精心选择绘本,利用绘本中
人物形象的图画和文字都能“说话”的特色,引导学生逐渐对绘本及绘本阅读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带动了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物的形态、肢体动作,还促
进学生“比葫芦画瓢”地改编、自创了很多衍生绘本故事。

这让参与授课的教师
们感受到绘本的魅力不只是给学生带来了“模仿”热潮,也让学生有了“创造”
的可能。

学校教师开始在排练课本剧活动的基础上,创作绘本剧本,组建“七色
花”儿童戏剧社团,自行研发教育戏剧相关的校本课程,逐步形成教育戏剧社团活动策略的相关理论。

2.国家政策推进与学校育人课程需求
随着国家教育部“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社团活动更是成为各校延时服务的首选项目,提上了实践日程,而和其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却很少。

虽然有的教师借鉴比较成熟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课程资源,如诗歌或古诗文精选、诵读等学科类的整合资源,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一系列体育活动拓展类的资源等,但是缺少以生为本的学校特色。

随着学校“绘悦读”大课程的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研发路径逐渐明晰,教育戏剧社团活动决定以绘本为基础,在选择绘本时注重其“育人”功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儿童认知的主题式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需求。

二、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构建理念
1.指向活动探究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是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的探究逐渐拓展、发展而来,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心理及情绪的同时,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校本课程活动不仅是把学习知识转化为活动探究,还在综合性知识的运用中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发现,在游戏中获取对社会与生活的基本认识。

2.指向多元融合
与传统课程不同,教育戏剧校本课程不仅在选材上可以是多元的,如和学科内容相融合具有学科逻辑与特色的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等,其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多元的,如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的课程内容、同一框架内的不同维度的课程内容等。

3.指向文化发展
从戏剧的发展历史看,多为成人文化的活动,而作为教育戏剧活动,则可以
看成是儿童文化,是儿童以自身的各种感官感知到的无意识的本能,逐渐走向有
意识的表达。

戏剧教育校本课程突破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边界,发挥学校教
育的功能,开发出具有育人价值的校本教育资源。

三、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路径
学校按照拟定目标确定了边实践边研究的教育戏剧校本课程的研发方案,在
不断积累教育戏剧社团活动实践经验的同时,厘清了具有“育人”功能的主题式
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1.选定一个材料
不同于其它主题活动,学校的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是源于开展绘本阅读教
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生发出的一项拓展性活动,在选择课程材料时,学校仍然
决定从大量的绘本中挑选出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若干本作为媒介。

绘本的“图”画面感强,能带动学生辅以少量文字进行描述,或促进学生配以肢体动作进行语
言描述等。

课程开发教师首先选择了绘本《犟龟》作为学生的“舞台初体验”,就是因
为故事中的“乌龟陶陶”是一个很受学生喜爱,又极愿模仿的形象。

学生大胆的
模仿促进了任课教师的改编与创作,在绘本故事的基础上,编写了剧本,开始了
绘本剧的排练。

2.创建一项任务
教师在设计、创作教育戏剧时,需要给学生创建一项任务。

可以设计一份清
单表,让学生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通过选定的绘本故事,让学生观察有哪些角色,角色遇到了哪些问题或矛盾,思考这些问题或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等,并做好记录。

也可以是对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构建,让学生根据角色性格,充分发挥想象力,为
角色赋予语言、肢体动作等突出人物特点。

通过对绘本故事《犟龟》中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各类信息,教师给学生设
计了一份“任务清单”,让学生找出乌龟陶陶经过不同场景时使用的10首不同
曲子,欣赏音乐艺术的同时感受文学、绘画艺术。

3.重建一个空间
教师利用绘本故事人物特色,设计故事游戏,通过游戏中的动作、肢体语言
等的展示,创建一个虚构的现实,逐渐生成一个有文化特色、有课程指向、有主题、有情节发展的教育空间,进一步拓展成教育舞台。

《真到不能再真》是一本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的绘本,从“传话”游戏入手,
教师先传话给第一位学生,荣获第一位学生按顺序依次传话给身后的其他学生,
直到传话给最后一位学生为止,最后比较开始和结束时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个游戏得到了全班学生的喜爱,也因此改编成剧本,成为一个绘本剧。

4.探索一个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身心发展等发展状况,从绘本故事中
提炼、升华出“友爱”“独立”“勇敢”“责任”“成长”“蜕变”等主题,并
结合学校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等工作的开展,设计出不同主题
的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融入到教育戏剧中。

根据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学生分别扮演虎斑猫、白猫、国王、水手、小偷、老太太、小女孩等角色,并从猫的视角感悟生命的意义,《彩虹色的花》
则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体会到“温暖”是生命存在的痕迹。

四、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呈现形式
1.教育戏剧剧本
在教育戏剧课程开发的初期,学生大多喜欢抱着一种“好玩”的心理,模仿
故事角色的语言、动作进行自我展示,当真正排演时,学生却发现什么时候出场、舞台站位、穿什么服装、戴什么头饰都是需要探讨的,甚至还要考虑音乐、灯光等,与讲故事有着天壤之别。

剧本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剧本,
把剧本与绘本故事进行对比,剧本中的语言就是表演时的台词,同一个剧情,却
有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演绎。

剧本中还会写明一些场景的转换,语气或动作的
提示等,相比较绘本故事,学生更容易从剧本中获取表演的指示说明。

2.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呈现的一种形式,是利用学校和教师的资源,自
主开发的新编课程,它用图文形式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课程依据和参照。

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教材是我校教师实践中打磨出的开拓学生视野,符合学生兴趣
发展的主题式整合课程,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把知识、实践、经验与课程进行有机
整合,并有目的、有指向地关联学科课程,是超越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发展
需求的校本课程的读本。

3.教育戏剧剧场
与专业的戏剧剧场不同,学校的教育戏剧剧场则是以学校社团或班级为单位,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人人都能参与的故事剧场。

不论是戏剧
游戏、舞台表演,教师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育人”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把课程内容素材进行戏剧化处理,突出育人主题。

综上,教育戏剧课程具有独特魅力,不仅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增强了生活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多元的发展,教师通过实践,还探究出
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构建出教育戏剧的课程体系,为其他学校提供了
具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课程开发模式。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
发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YB1463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