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科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一期中检测试卷
第二学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存在的碘的稳定性核素是碘-127(I)。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I)。

碘-131 (I) 一旦被人体吸入,就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

对于这两种核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2和I2互为同素异形体 B.I和I互为同位素
C.I的摩尔质量为131 D.I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4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磷>氟>氢 B.酸性: HClO4>H2SO4>H3PO4
C.热稳定性:碘化氢>溴化氢>氟化氢 D.还原性:S2- >Cl- > F-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稳定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K+与Cl-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KCl
D.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 验 事 实理 论 解 释A.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微弱导电NH3是弱电解质B.氮气与氧气反应条件苛刻氮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C.1体积水可以溶解6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分子很稳定D.HF的沸点高于HClHF分子间存在氢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B.向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氮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氮的固定
.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相关常识论断错误的是
A.吸热反应不一定都要加热才反应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源
C.选择燃料只需考虑燃料热值大小
D.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下列表达方式中错误的是
A.次氯酸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O—18的原子符号: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9.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把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B(g)2C(g)+xD(g),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A的浓度为0.8mol/L D.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相等
12.镁是生产铝合金必需的添加材料。

镁合金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环保新型材料”,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10多个领域。

现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图所示。

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溶液的温度 B.镁条的表面积 C.Cl-的浓度 D.H+的浓度
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Sr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IA族,故Sr(OH)2碱性比Mg(OH)2弱
B.己知As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A族,故NH3比 AsH3稳定
C.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III族,共18个纵行
D.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1.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O2通入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1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 ②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时
③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时 ④ B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
⑤ 当V正(C)=V逆(D) 时 ⑥ 当V正(B)=V逆(C)
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⑥ D.①④⑥.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1.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B.晶体,可推测是子晶体C.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D.FeS和稀硫酸反应可制取H2S气体,可推测FeS也可与稀HNO3反应制取H2S气体19.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③1mol金刚石中含有4mol碳碳共价键;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与氢键有关;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
20.对于1 L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若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
:c(H2SO4)+c(HNO3)=0.6mol·L-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A.0.80 molB.0.45 mol C. 0.40 mol D.0.36 mol 21.(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升温___ _____; (2) 增大压强___ _____;
(3) 增大容器容积___ _____;(4)加入B___ _____。

22.氮化碳是化工行业新合成的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晶体材料,已知在此化合物中各元素均处于其最高或最低价态,据此推断:
(1)氮化碳的化学式可能是__ ___。

(2)氮化碳的晶体类型为___ _____,该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 __。

(3)氮化碳晶体可能还具有的性质或特点有_ __。

①熔点很高 ②可以导电 ③不存在单个分子 ④具有空间网状结构.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_____________;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
: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球棍模型表示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该是_____________。

(4) 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

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5) 已知X为ⅡA族元素(第一到第七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Ⅲ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5min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有关。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由右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开活塞A,往U型管右侧漏斗中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稀HNO3接触到A处橡皮塞为止;
关闭活塞A,观察实验现象。

(2)记录:
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装有NO,倒置于水槽中,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的体积为_________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CDDACADBD11121314151617181920CCABDACCAD二、填空题(4大题,共37分)
21..①③④(没选全1分,共2分)
23. (1)第三周期,第ⅣA族(2)分子晶体 (1分)、 原子晶体 (1分)
(3)Na+[∶∶H]-Na+[∶∶∶]2-Na+ (4) BD (2分)
(5) b= (写)。

(6)Al3++3NH3·H2O===Al(OH)3↓+3NH (2分)
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2H2O +O2 ↑(2分);放热(1分) ;
(2) 催化剂接触面积 (1分)。

(3) 2A+B2C (2分);
(4) 0.1mol/(L.min)(2分);
(5)40% (2分)。

三、实验题(两大题,共11分)
25. (11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
(2)铜丝逐渐溶解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3)2+11O28SO2+2Fe2O3 (2分) (2)100t (2分) (3)2.1×105m3(3分)
物质的量/mol
B
A
C
3/分钟
2
1 0 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