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创伤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23期
在急诊外科中,创伤是极其常见的,而很多患者的创伤都是由于受到外伤或者故意伤害而造成的,因此,其也就属于一种突发性的创伤。

而医疗人员发现,很多患者都存在着创伤并发症。

临床上创伤伤口暴露的时间越久,其发生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

所以,临床上加强对创伤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1]。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2例在我院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对其创伤伤口受到感染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详细的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希望能够为临床上预防和控制创伤伤口的感染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5-10月收治急诊外科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伤口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

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4~63岁,平均(54.7±2.1)岁;病程1~5d,平均(3.7±1.9)d;其中上肢损伤22例,下肢损伤19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6~61岁,平均(52.6±2.5)岁;病程1~7d,平均(4.3±2.1)d;其中上肢损伤21例,下肢损伤2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以及抗感染治疗,当患者受到创伤住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创伤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并采用过氧化氢、盐水、活力碘对患者的创伤伤口进行反复的消毒,当消毒完成以后,用无菌纱布将患者的伤口包扎。

如果患者属于高龄人群,则医护人员应提前对患者给予营养方面的支持,这样可减少患者肺部受到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为合并糖尿病患者,则医疗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尤其加强对其饮食方面的指导。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医护人员要准备好手术中需要的各项用具,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于一些情况比较严重,并且还需要植皮的患者,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备皮准备,注意在备皮后要及时给予活力碘进行消毒处理,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以及抗感染治疗,采用革兰染色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感染方面的预防和控制。

具体如下:观察组患者住院以后,医疗人员要对其创伤伤口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与清洗。

与此同时,采用抗生素治疗,用过氧化氢或者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伤伤口进行反复的清洗,给患者服用0.25~0.5g 的广谱抗生素,同时给患者服用阿莫西林,1~2g/d。

当患者手术结束后,医疗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疼痛感以及外部形态,如果发现患者创伤伤口处的敷料出现脱落,创伤伤口处的组织出现肿胀,创伤伤口处出渗血等现象,医疗人员要及时对创伤伤口进行换药或者给予相应的处理,并随时观察创伤伤口处的情况,根据创伤伤口的情况对治疗的方案进行适
当的调整[2]。

医疗人员每次在进行换药
时,一定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并用
洗手液清洗双手,等待其自然风干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医疗人员如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了伤口感染,则要及时地对患者的感染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创伤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如对于感染情况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生理盐水以及过氧化氢对感染的创面进行反复的清洗,而后采用活力碘对伤口进
行消毒处理,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3.026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方法:收治急诊科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4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以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

结果:观
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提高治疗人员在手术中的规范程度,给予患者抗菌治疗,并加强对
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创伤伤口的感染率。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伤口感染;预防;控制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ound infection in emergency surgery
Wang Chaoq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Xishuangbanna State,Yunnan Province,Yunnan Xishuangbanna,666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wound infection in emergency surgery.Methods:82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and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rengthene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wound infe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to
give the patient the antiseptic treatment,and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that can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wounded wound effectively.
Key words Emergency treatment;Surgical trauma;Wound infection;Prevention;Control
急诊外科创伤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研究
王朝清
6660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46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疗;对于特殊感染的患者或者重度感染
的患者,医疗人员需要将伤口打开,冲
洗并进行清创,将坏死的组织清除,一
直到鲜创面,在伤口处留置引流条以便
将渗出液以及脓性分泌物及时排出,而
后采用灯烤,当检查发现患者的伤口处
长出新的肉芽组织后对其进行二次缝合。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创伤伤口的感染情况。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创伤伤口的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创伤伤口的感染情况(4.88%)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在急诊外科中,创伤有很多种类型,而比较常见的就有复合外伤、四肢开放性创伤以及四肢多发性创伤等。

因此,在具体的手术中,医疗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不同的抗感染治疗。

尤其需要治疗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创面的清创和检查工作,
以便能够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但是在实际急诊科治疗中,由于很多患
者的创面都是由于突发性的原因而导
致的,因此,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
很容易发生一些细菌感染,并且在进
行手术的时候,也是从患者的创面进
行切开治疗。

因此,在临床上,由于
患者的创伤伤口受到感染而引发其他
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的概率也就相
应提高了,严重的甚至直接威胁着患
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创
伤伤口感染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
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
与杨明聪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的[3]。

这也说明在对患者的创伤伤口进行
及时有效的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其治
疗的效果,并且还没有发生其他的并发
症。

急诊创伤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
其比较容易发生创伤伤口受到感染的情
况,因此,各医疗人员应该将手术重视
起来,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
创伤伤口发生感染的情况。

综上所述,提高急诊外科医疗人员
在手术中的规范程度,在给患者抗菌治
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
方面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创伤伤
口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徐堃.急诊外科创伤伤口感染的预防和控
制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
(19):11781-11783.
[2]马冰.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和控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
561-562.
[3]杨明聪,鲁云.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
的预防及控制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8(20):129.
腹手术。

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了解患者腹腔内粘连情况,如果粘连无法解除则需要及时中转开腹治疗,将患者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

胆囊三角区的显露:当患者存在胆囊萎缩纤维化、充满型胆囊结石等情况时,使用抓钳牵引胆囊底部和颈部十分困难,可牵引底部的抓钳,按压遮挡视野的周围脏器。

手术中主治医师可以尽量将胆囊向右上腹推拉,展现出患者的胆囊三角区域。

在三角区展现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的条件下,则可以在胆囊中、下处将胆囊前壁横行剖开,借助吸引器抽取干净囊中积液,而后将胆囊中结石清理干净,放置在标本袋中。

牵引切开的胆囊壁处理胆囊三角、胆囊急性炎症、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胆囊积液。

胆囊三角的解剖与处理:因胆囊三角脂肪堆积、胆囊三角急性或亚急性水肿、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难以全面观察胆囊三角解剖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则需要贴近胆囊位置实施胆囊管区域的
分离。

坚持从外侧向外后侧分离的原
则,而后在内侧三角内实施分离,避免
损伤患者的胆囊。

展现出形似“象头”
“象鼻”的胆囊壶腹一直到胆囊管慢慢变
细,其结构特点突出后处理胆囊管,通
过上述方式通常可以对多数困难问题予
以处理。

分离期间如果胆囊三角下方区域展
现不够清楚,则可以应用五孔法予以处
理,在第五孔套管内置入三爪钳,采用
三爪钳向下方推压肥厚的网膜及胃、十
二指肠等脏器。

本研究结果显示,53例患者均实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1
例,手术治疗成功率相对较高,且未出
现严重并发症。

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术治疗下,以高水平的临床操作技术能
够避免胆囊周围粘连等不良问题的发
生,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综合上述观点,适宜的手术操作技
术下,能够保证困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术的顺利完成,切实达到手术治疗的目
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
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殿启,刘栋,李健,等.腹腔镜胆囊次全切
除术在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6
(6):469-473.
[2]赵沨,王培斌,胡秋石,等.Rouviere沟引导定
位联合“安全窗”技术在困难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26(11):1506-1510.
[3]张烨,孙加林,窦慧强,等.急性胆囊炎合并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因
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8):
609-611.
[4]郭林,周发应.浅谈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当
代医药论丛,2015,13(2):258-259.
[5]李波,李汛,周文策,等.ERCP联合腹腔镜对
困难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价值
[J].西部医学,2014,26(7):845-847.
(上接第45页)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