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
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
效果。
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初产妇分为A、B、C三组,待宫口开至2~3cm时实施PCEA(连续硬膜外镇痛),三组均给予0.1%罗哌卡因100ml,A组、B组、C组分别配伍舒芬太尼0.1、0.3、0.5ug?ml-1,注入电
子泵行麻醉阻滞,对比三组分娩镇痛效果。
结果:PCEA30min、宫口开全、胎儿
娩出时三组VAS(视觉模拟法)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B组、C组VAS评分显著
低于A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到最高平面时间均短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42.4%)显著高于A组(16.1%)、B组(18.8%)(P<0.05)。
结论:
0.3ug?ml-1舒芬太尼联合0.1%罗哌卡因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低浓度;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9-0039-02
Analges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low 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on parturient delivery
Xu Zh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irst People's Hospital,Zigong,Sichuan 64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low 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for parturient labor analgesia.Methods 96 primipara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April 2017 to February 2019,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B,and C.PCEA (patient controlled and continued Epidural analgesia) is performed when the cervical orifice opened to 2-3 cm.All groups were given 100ml of 0.1% ropivacaine,and group A,group B,and group C were combined with 0.1,0.3,and
0.5ug?ml-1of sufentanil respectively,which were injected into the electronic pump for narcotic blockade,an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labor was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VAS (visual analogue Method)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decreased after PCEA 30min,the cervical orifice opened to 10cm and fetal delivery.The VAS score of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The time of sensory block and reaching the highest plane in group B and C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C (42.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16.1%),B (18.8%)
(P<0.05). Conclusion 0.3ug?ml-1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0.1% ropivacaine for parturient analgesia is effective and safe,and 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Sufentanil;low concentration;Ropivacaine;Labor analgesia
椎管内麻醉是当前分娩镇痛的主要方法,该麻醉形式操作技术成熟、效果确切,临床多
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给药形式,实施风险相对较低[1-2]。
其中低浓度
罗哌卡因具有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特点,舒芬太尼则具有起效快、镇痛效能强等特
点,两者均适合用于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
研究发现,在产程潜伏期实施PCEA分娩镇痛,
不会对产程及分娩方式造成不良影响[3-4]。
本研究以96例初产妇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9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A、B、C三组。
纳入标准:(1)自愿接受分娩镇痛;(2)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3)均为单胎、头位,ASAⅠ级或Ⅱ级。
排除标准:(1)产科硬膜外阻滞禁忌症者;(2)
合并产科合并症及药物过敏史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病史者。
A
组31例,平均年龄(25.4±2.1)岁,平均孕周(38.5±0.9)周,平均体质指数(23.5±2.3)kg.m-2。
B组32例,平均年龄(25.8±2.3)岁,平均孕周(38.7±1.1)周,平均体质指数(23.8±2.5)kg.m-2。
C组33例,平均年龄(25.6±2.5)岁,平均孕周(38.2±0.8)周,平均
体质指数(23.2±2.4)kg.m-2。
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产妇进入产房后开放上肢静脉,给予鼻导管吸氧2.L/min,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70)7ml.kg-1.h-1,并动态监测无创血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
待宫口开至3cm左右,产妇保持右侧卧位,术者采用
16号Biotek硬膜外穿刺针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4cm,回抽确定硬膜外
导管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经导管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4ml,观察无蛛网膜下腔阻
滞等并发症后,连接硬膜外导管与自控镇痛泵,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形式:三组均给予0.1%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137)100ml联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治疗,A组、B组、C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0.3、0.5ug.ml-1。
参数设置:负荷剂量8ml,背
景输入量:6ml/h,自控镇痛每次给药4ml,间隔0.5h,待产妇宫口开全时停药,整个分娩镇
痛期间将痛觉平面控制在T8以下。
若产妇SBP(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30%,将产妇调整至
左侧卧位,输注晶液体,必要时静脉推注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H21022412)5mg,直至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三组产妇PCEA前(T1)、PCEA30min(T2)、宫口开全(T3)、胎儿娩出时(T4)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在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横线,由产妇
根据主观感觉选择中间数字,数字越大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2)观察记录三组镇痛起效
时间,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时间。
(3)对比三组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评分),主要从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5项体征进行评分,总分10分,8~10分:无窒息;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
(4)记录三
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下肢麻木感、寒颤、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程度
三组T1时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2、T3、T4时,三组VAS评分均有所
降低,其中B组、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分娩中VAS评分对比(x-±s,分)
注:与A组相比,*P<0.05。
2.3 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31例产妇,出现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各2例,寒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
B组32例产妇,术后发生心动过速4例,肌肉僵直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
C组33
例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4%,其中心动过速6例,寒颤、胸闷各3例,肌肉僵直2例。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χ2值分别为5.295、4.275,P分别为0.021、
0.039),A组、B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
3.讨论
分娩镇痛是指产妇生产过程中,医生采用精神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来减轻产妇
所遭受的疼痛,同时还可减少产妇耗氧量及能耗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
目前,椎管
内阻滞镇痛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且效果最佳的止痛方法,经实践证实>95%产妇具有理想的
镇痛效果,本研究所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最为常用。
罗哌卡因属新型酰胺
类长效局麻药,脂溶性低且血浆清除率高,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小,对子宫及胎
盘血流也无明显影响,安全性理想。
研究发现,低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椎管内能快速表现出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分离,阻断产妇对疼痛的感觉,但并不影响产妇配合生产及产后子
宫收缩,故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较低。
陈亮[5]研究认为,0.1%罗哌卡因复合阿片类镇痛药,可
实现理想的镇痛效果,由于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可实现可行走式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是一种高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与芬太尼相比镇痛活性、亲和力更强,椎管
内给药后镇痛起效更快、持续时间长,且安全性更高。
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后能够起到协同
镇痛,促使运动阻滞达到最轻,产妇可在无痛或轻度疼痛状态下,进行腹肌主动用力,促进
整个分娩顺利完成。
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硬膜外阻滞效果,本研究以随机对照形式将96例初
产妇分为3组,在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的同时,A组、B组、C组分别联合舒芬太尼0.1、0.3、0.5ug.ml-1用于PCEA,结果显示:三组T1时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保
证后续对比的客观性;T2、T3、T4时三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提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
低浓度罗哌卡因均可降低VAS评分,起到镇痛效果。
其中B组、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且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时间均短于A组(P<0.05),说明随着舒
芬太尼给药剂量增长,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其中0.3、0.5ug.ml-1舒芬太尼
镇痛效果较为相似,这与袁中草等[6]研究结果相一致。
由于椎管内麻醉常用治疗剂量的局麻药容易导致产妇产生下肢肌肉僵直或不自觉抖动,
而治疗剂量阿片类药物则会产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故分娩镇痛中对母婴结局
进行了观察[7]。
结果发现3组新生儿1min、5minApger评分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明确舒芬太尼剂量对新生儿窒息情况无明显影响。
但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
A组、B组(P<0.05),说明随着舒芬太尼剂量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会相应增加,但
是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0.3ug.ml-1舒芬
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不会大幅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0.3ug.ml-1舒芬太尼联合0.1%罗哌卡因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
性高,可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魏东红,朱信强,曾克非,等.导乐镇痛仪和椎管内麻醉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6):598-601.
[2]Kang K,Wang Y,Zhang C,et paris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two non-steroidal analgesics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f gynaecology laparotomy[J].Beijing Medical Journal,2015,11(8):59-60.
[3]黄英,崔建玲.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和母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6(2):23-25.
[4]高锦文.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14(1):22-23.
[5]陈亮.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
息,2013,18(9):559-560.
[6]袁中草,罗小玲,谢伦雄,等.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8):64-65.
[7]库马尔,庞启颖,张晓庆.阿片类镇痛药与局麻药联合应用于椎管内麻醉的效果评价(英文)[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7,6(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