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竖井锁口圈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竖井锁口圈梁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站2#竖井施工图。
图号:BJ4-218-SS-02-J6-002;BJ4-218-SS-02-J6-003。
(2)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站地质勘探资料。
(3)国家及部委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4)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
2.编制范围
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站2#施工竖井锁口圈梁,包括基槽开挖,钢筋绑扎,砼浇注及地基处理。
根据工程需要,编制上述工程内容的施工方法、施工总平面布置、进度计划、劳材机的配置、施工管理及相关保证措施等。
3.工程概况
3.1地理位置
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站位于中关村大街与知春路、海淀南路的十字交叉路口处,四号线车站位于中关村大街下,呈南北走向;十号线车站位于知春路和海淀南路下,呈东西走向。
2#施工竖井位于黄庄站四号线北端东侧,作为四号线车站北端的一个施工工作口,通过通道车站拐入车站施工,其地表位置位于黄庄站东北区希望集团和海淀剧院之间的大泥湾路路口,与必胜客和海淀剧院停车场相临。
见黄庄站2#竖井平面图(图1)。
3.2规模尺寸
2#施工竖井结构内墙净宽5.2m,长15.06m,井口由两道横梁L2纵向分成3个窗口,尺寸分别为:5.2×4.53,5.2×5.2,5.2×4.53。
锁口圈梁上口宽1.5m,总厚2.0m,呈锯齿台阶状结构。
见2#施工竖井平剖面图(图2)。
3.3地质条件
3.3.1工程地质
本处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
(1) 人工填土层(Q ml)
(2)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Q42+3pl)
粉细砂②3层
粉土③层
粉质粘土③1层
粉土④2层
粉细砂④3夹层
(3) 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卵石圆砾⑤层
中粗砂⑤1层
粉土⑤3层
粉土⑥2层
中粗砂⑦1层
卵石圆砾⑦层
3.3.2水文地质
(1) 上层滞水:赋存于粉土③层或粉土④2层,实测水位标高为47.39m,相应水位埋深为4.20m。
本层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管路渗漏和地面水体的侧向径流补给,该含水层稳定性差、含水量较小,主要以蒸发和向下越流补给下层潜水方式排泄,同时也可以侧向径流形式向下游方向排泄。
(2) 潜水:赋存于粉细砂④3层、卵石圆砾⑤层、粉土⑥2层。
实测水位标高为37.32m,相应水位埋深为14.18m。
该层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向下越流补给下层承压含水层,该层水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3) 承压水::赋存于卵石圆砾⑦层及粉细砂⑦1层,本层地下水连续分布,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实测水头标高为26.09m,相应水位埋深为25.41m。
本层水头位于结构底板以下。
2#竖井开挖地质土层以粉土、中粗砂、卵石为主,局部夹透镜体,上层滞水、潜水为影响竖井开挖的主要因素。
附四号线地质剖面图(图3)。
4.施工前期准备
4.1现状调查
在开工前首先调查影响2#竖井锁口圈梁施工的地表附着物情况,地下管线情况以及周围建筑物情况。
地表附着物:树木1棵,停车标示牌1个,井盖4个,绿地10m2,沥青路面和砼面停
车场。
地下管线情况:Φ500污水管一道,Φ1000雨水管一道,东西横穿2#竖井。
周围建筑物情况:东北侧为希望集团三层楼房建筑,距井口最近14m;东南为海淀剧院,距井口最近处32m。
4.2管线改移
Φ500污水管和Φ1000雨水管需提前改移。
由2#竖井东侧向北通向中科院小区门口污、雨水井,路由位置在Φ800自来水管和电信管块之间,采用顶管工艺,由北京市政三所负责施工。
4.3大泥湾路导改
由于2#施工竖井正好位于大泥湾路上,为保证通行,需在2#竖井南侧海淀剧院停车场内做一条临时道路,通到中关村大街辅道上,导改长度30m左右,道路宽5m左右。
4.4围档施工
在管线改移和大泥湾路导改完成后,施做永久围档。
4.5场地平整与硬化
4.6场地平面布置
见2#竖井工区场地平面布置图(图4)。
4.7临设建设
在管线改移完成后,搭建活动板房,布置宿舍,食堂,厕所,门卫室,库房等。
布置材料加工、存放场地。
5.组织管理机构
2#竖井施工由项目部和工区管理,下面作业层直设施工工班。
6.劳动力组织
7.机械设备及测试仪器配置
8.工期计划安排
管线改移及大泥湾路导改:2004.4.25--5.20;
场地平整硬化:2004.5.1—5.20;
场内临设搭建:2004.5.20-5.31;
地下管线探查:2004.5.12-5.20;
2#竖井锁口圈梁开挖:2004.5.20—5.25;
2#竖井锁口圈梁钢筋加工绑扎:2004.5.25—5.28;2#竖井锁口圈梁模板支立加固:2004.5.29—5.30;2#竖井锁口圈梁砼浇注:2004.5.31;
2#竖井提升架安设:2004.6.1—6.10;
2#竖井开挖:2004.6.11开始。
9.2#竖井锁口圈梁施工工艺
图5 .锁口圈梁施工流程示意图
9.1测量放线
用全站仪准确标定锁口圈梁的内外结构尺寸点,并测量地表高程。
9.2基槽开挖
按2#竖井锁口圈梁尺寸线用机械破除地表砼表层50cm,以下部分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基槽同时兼作地下管线探槽,发现新的管线时要及时探明其权属、用途、位置、埋深、管径,并及时上报。
基槽开挖时,在两长边侧各设一个集水坑,备雨天基坑抽水。
每次开挖深度分别为700㎜、650㎜、650㎜。
9.3地基处理
在雨、污水管和井位与圈梁交叉部位,首先废除并挖出管线,超出圈梁的底部和侧墙部位,用素砼填充;在雨、污水井位与圈梁交叉部位,首先废除并挖除原井室结构,清除污泥杂物,在圈梁底部和侧墙超出圈梁1m范围采用素砼回填,其他部位用素土夯填。
如遇松软土质或特殊地层,可采取换填和注浆加固处理措施。
9.4钢筋加工与绑扎
(1)施工流程:根据图纸核对锁口圈梁所采用的钢筋种类、型号、规格,制定材料计划,进料验收合格后,下发钢筋加工和绑扎技术交底,进行加工和绑扎作业,验收合格进行砼浇注。
(2)在钢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工,焊接、绑扎,确保各类焊缝及搭接的质量。
(5)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
(6) 钢筋焊接骨架的允许偏
差:
①骨架的高与宽允许偏差为±5mm。
②骨架长的允许偏差为±10mm。
③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
④受力钢筋的允许偏差为±10mm。
(7)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注意预埋龙门吊地脚螺栓,其具体尺寸及预埋位置见附图。
(8) 钢筋骨架组成的钢筋必须满足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的需要。
(如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凹坑、油污等)
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9) 钢筋弯钩采用标准弯钩。
(d为勾筋直径)
9.5模板支立
圈梁内侧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外侧上面一个台阶采用砖模或钢模,下面两个台阶采用砖模或直接采用土模。
要求:
(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影响混凝土外观及性能的脱模剂。
(2)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图中预埋件均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偏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4)模板支立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①轴线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mm;
②井口净空尺寸应控制在+4mm、-5mm以内;
③垂直度不应大于6mm;
④相邻两块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⑤表面平整度不能大于5mm。
(5) 中隔墙立模时模板应采用拉杆螺栓固定。
(6) 模板支撑系统应连接牢固稳定。
9.6锁口圈梁砼浇注
要求:
(1)钢筋绑扎前,锁口圈台阶底部先铺设10cm砂垫层,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要求。
浇注砼前,先清除杂物、检查净空尺寸是否满足交底要求。
(2)对模板上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为防止砼离析,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4)如发生降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搭设防水棚(或用钢管彩条布搭设确保砼质量。
(5)砼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注完毕。
(6)在砼浇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
当发现有位移或脱模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砼初凝前修整完毕。
(7)砼浇注采用螺旋上升分层浇注的方法浇注,每层砼厚30厘米。
(8)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操作要点:
①快插慢拔;
②插点要均匀排列,防止漏振(间隔50cm),最边缘的插点距离模板不应大于15cm;
③每一插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
④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的深度不应小于5厘米。
同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
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使上下振捣均匀。
⑤振捣器应避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支撑。
(9)在内部振捣的基础上,经常地用锤子振动摸板,以消除摸板壁砼的气泡。
(10)砼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对砼浇注后的12小时以内对砼用草帘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11)浇筑砼时注意预埋楼梯预埋件,预埋件采用2.2米长16槽钢,水平间距40cm,埋入锁口圈梁砼50cm。
(12)浇筑地面以上挡水墙时在挡水墙上部中线预埋1.5m围栏钢管(Φ50钢管),埋入砼30cm,环向间距1.0m。
(13)在浇筑砼前,注意在室外地面下1.1m预埋各种规格的刚性防水套管。
(14) 锁口圈立模施作模筑砼之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算并报验,按照批准的支撑系统施工;
(15) 施作模筑砼时做好龙门吊底脚螺栓的预埋,保证预埋位置准确,高程、中线符合要求,并要固定牢固,防止在砼施工期间移位;
(16) 施作井口挡水砼时,预埋Φ50钢管,以便焊接井口围拦。
9.7提升井架的安设
(1)施作锁口圈梁砼浇注时做好龙门吊底脚螺栓的预埋,保证预埋位置准确,高程、中线符合要求,并要固定牢固,防止在砼施工期间移位。
(2)按提升架系统设计进行安装。
9.8井身施工
⑴竖井井身施工在龙门吊安装完成后进行,
⑵井身开挖:每次开挖一榀格栅步距,同时注意做好地质资料的记录,与地质勘察资料进行核对,为确定风道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井身开挖施工示意图(图8)。
图8:2#竖井井身开挖顺序示意图
⑶井身支护:采用钢格栅+钢筋网+锚杆+喷砼支护,局部部位可采用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措施。
⑷考虑到竖井井壁西侧要进行施工通道开口施工,在竖井开挖支护到马头门相应开口部位时,设置格栅开口加强框,并施作超前管棚、超前导管注浆等加强预支护措施。
⑸井身支护施工时预埋焊接人行步梯的角钢或槽钢,并随井身开挖深度施作人行楼梯。
9.9监控量测
在2#竖井施工中,为及时掌握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地层变化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化,设计地层地质观察、地表下沉、井身结构水平收敛和井底底部隆起四项监测项目。
监测时间由2#竖井开挖施工开始前,直至竖井开挖结束稳定。
地表下沉及水平收敛监测点布设见2#竖井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图9)。
10.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0.1质量保证措施
(1)主管工程师负责2#施工竖井技术和质量的日常工作,经常与监理工程师沟通,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分项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2)质检员主要对工班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并对钢筋加工和混凝土灌注进行全过程检查。
(3)技术员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钢筋加工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及预埋件等。
(4)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加工,钢筋供应的长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主筋采取搭接焊, 按规定做抗拉强度试验。
成形后的钢筋外形尺寸、主筋位置、数量等应与设计相符合。
(5)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前要进行钢筋加工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
混凝土浇灌要连续,技术人员要全过程旁站。
(6)砼强度:现场施工时,混凝土试件制作,同一配合比每班不得少于二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
(7)每道工序要专人负责,并做好各工序的操作记录。
(8)竖井施工期间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和调整施工。
(9)技术资料: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
10.2.安全防护保证措施
(1)锁口圈开挖过程中须严格注意保护地下发现的所有管线,及时上报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2)竖井锁口圈施工系井下作业,施工人员应按要求戴好防护用品,同时,应做好井口的安全防护工作以防落物伤人。
(3)向竖井中运送钢配件时,应上下协调配合,防止伤人。
(4)在钢筋焊接过程中,加强劳动防护,必须佩戴专用安全手套,防护镜等。
(5)严防烧伤、火灾﹑触电﹑烧坏焊接设备、钢筋扎伤等各种事故的发生。
(6)钢筋绑扎及立模过程中,上部小型工具及材料必须放置有序,以防掉落井下伤人。
(7)模板支立必须牢固、稳定,确保砼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跑模现象。
(8)锁口圈砼浇筑完毕后,注意浇水养护,不得损坏。
(9)锁口圈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砼挡墙、竖井围栏、龙门吊及顶棚。
(10)施工期间做好防雨施工准备,预备好遮雨布和潜水泵,周边砌筑临时围堰,防止基坑被浸泡;
(11)在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水管等消防措施。
(12)项目部设安全长,工区设专职安全员,各工班设安全值班员跟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