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中英茶文化教学的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02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高校的英语课程一直在尝试做出改变,比
如,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将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或许可以分为几个类别,供不同的学生选择。
根据研究,目前的方法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使英语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本文基于茶文化的观点,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中英两国人民以茶作为中介,可以更好的交流。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文化的方式,并开始兴起了浪潮。
茶的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代表了人民的喜好。
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不同,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饮茶过程中,茶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茶文化也融合了我国的传统礼仪,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构建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茶文化的内容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丰富无比。
想要让茶文化进入学生的课堂中,对于大学里的课程设置来说比较困难。
因为一些理科类和工科类等专业的学生,已经很少能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所以我们就想到了以英语课堂为中介,因为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将英语设为必修课。
使学生了解外界的最主要途径是课堂,通过老师孜孜不倦的传道解惑,可以确保学生了解到足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茶文化在外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将茶文化作为两国的中介来进行交流,使我国的孩子们能学好英语,也能使外国的孩子对我国的文化产生兴趣。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
饮茶文化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近年来,人们只是喝茶,缺乏喝茶时品茶的内涵。
如果只注重茶叶的物质价值,忽视了茶叶所蕴藏的沉甸甸的历史沉淀。
那么毫无疑问,茶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就不能学以致用。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以及生活习俗,那么
就涉及到一些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1]。
一篇译文是否完美,
是要根据其文学价值以及里面所涉及到的特有的当地人文文化的翻译正确与否来决定的。
翻译界中有一条明文规定就是不能在原作上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这也是对作者和读者的尊重。
当然,译者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可以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注解,有利于一些普通和非专业的读者去理解。
茶已经陪着我们行走了几千年,早已不仅仅是它表面所表达的如此简单。
透过纯朴的外表,我们看到了茶身后所代表的和平的意义,所以茶从丝绸之路开始,就是贸易中最重要的物件。
另一方面,茶也代表了融入中国人骨血五千多年的道德衡量标准。
茶是人们日常社交活动的中介人,如果你有一颗仔细观察的心,你会发现,当中国人遇到朋友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桌上都有一壶茶,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饮茶习惯,但这种行为反映了茶在生活中的地位。
在古代时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是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三、五朋友,坐在一起,品茶,聊人生。
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也形成了茶的艺术性。
人们在追求茶文化的艺术性的时候,喜欢远离世俗的喧闹,独自思考人生。
品茶的时候,可以使人们沉下心,在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得以休憩[2]。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
将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魅力,茶的历史意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但茶的兴起是在唐朝,唐朝正处于海清河晏的时期,茶也被人们所推崇,所以茶在一方面多多少少站染了此环境的兴盛之气,并且在传承中,茶文化并没有抛弃掉这些优秀的品质。
现在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存量远远高于过去同年龄段学生,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不需要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茶文化的推广,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一方面,对于大学生
本身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这是值得提倡的。
将茶文化运
用到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能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保留自己的初心,在英语的教学中,老师不能仅仅只是将学生束缚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课堂上,还要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以保证让学生在课余之外自己搜寻有关于茶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到茶文化的有关活动中。
2将茶文化引入英语教学中的准备
要想将此改革成功的进行,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考虑到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教学,必须要有非常缜密的思维,所以对于大学的英语老师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进行课前准备时,需要找到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不能将茶文化当成传统的文化来教学,例如一些经典文学的之乎者也,许多学生对于此类文学作品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首先在入门的时候,一定是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
写作以及口语水平[3]。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生活中有关于茶的单词和句子以及一些固定的表达,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收集,这样的话,才不至于临阵磨刀、结结巴巴。
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也大大的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教师可以多去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中寻找有关茶文化的知识,多去运用现在的高科技产品,充分享受现在这个世界的便利。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以确保自己的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在过去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将高考作为唯一的出路,但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表明,此种形式已经不适合我国的教育发展,所以高考改革是近年来的社会趋势。
因为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读死书的大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甚至让大学生到一个极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的传统填鸭式教育不再是适应社会,现在我们提倡做一个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的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的时候,会对大学生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此次改革。
在整个学生的教育时期,不能说哪个时期重要,哪个时期不重要,因为教育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将一个孩子的教育阶段分为大学、中学、高中
和大学,这是具有一定的原因的[4]。
因为大学生们没有压力,
他们自己在放松自己,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起到引导作用。
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中介,要想将茶文化引入学生们的课堂中,只能通过英语课堂来进行发展,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普通高校教育目标的要求,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所在,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致力于解决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最终会因为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我们人毕竟不是一台机器,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肉体,所以这种对待机器式的教学模式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英语教学模式下,加入茶文化的元素,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这种创新受到了大部分的学生的喜爱,所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以及传统文化兴趣。
茶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了这座桥,一定要将它有效的利用起来。
使我国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国际性人才。
但是此种模式对于英语老师的要求更加高了,要求教师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加快脚步适应此种改革,同时也需要学生们的配合,以努力创造更好的祖国。
参考文献
[1]武彬彬.大学英语理论教学与文化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3):76-78.
[2]罗志祥,何琳玲.议探究式文化教学在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5):102-103.
作者简介:魏懿颖(1982-),女,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英国文学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中英茶文化教学的对策研究
魏懿颖
(阳光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15)
摘要:单纯的英语语言学习以及语法知识的灌入,往往会让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极大的阻碍了英语学习的路途。
过去的英语教学模式会大大的削弱一个学生的发展。
英语在我国高校中几乎都被设为必修课,无障碍的英语交流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备之路,想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那么就必须大力的普及英语的教育,提高英语在教育界中的重视性。
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准备更多的文化知识,传播两国的传统知识文化。
本文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仔细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中英茶文化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英文化
思考·探索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