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类文阅读-15 女娲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5 女娲补天
神农尝百草
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神农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
神农来到一片草木枯黄的平地,看到一群鸟雀在一大片枯草上不停地啄食,便摘了几粒吞下肚。
没有异常的反应,反而觉得饥饿感减轻了。
神农高兴地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让人们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它们的叶子变黄时再把种子采下来吃,可以充饥。
烈日(严严炎炎)的中午,神农背着药袋在野地里尝药。
他看见一种开着小红花的小草很可爱。
它的叶子油(呼呼乎乎)的有小小的硬(刺剌),难以下咽。
他又刨出小草根,尝一尝,甜丝丝的,看看肚子,没什么不良反应。
一会儿,神农觉得先前被太阳晒得热辣辣的感觉减轻了,喉咙中原来“呼噜呼噜”的响声没有了。
饥(渴喝)交加的神农高兴地采集了许多草根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他的鼻子出血了。
神农想了想,明白这种草根少吃可以治病,多吃会有不良反应。
他回去后赶快向人们介绍了这种草,为它取名:“甘草”。
神农每天出去尝草,他尝出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尝出了能治病的药草,还尝出了许多有毒的草。
人们在神农的指导下渐渐能辨别出许多植物的性状。
神农最后一次尝的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草。
神农吞下草后,肚子剧痛,人们看见他的肠子一节一节地断裂腐烂。
神农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诫人们:“这种草有剧毒,不能治病。
记住,叫它‘断肠草’,告诉后人……”
神农死了,他为人们尝百草而死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
1.在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仿写词语。
例如:热辣辣、甜丝丝
、、
3.文章结尾省略号表示()
A.说话断断续续。
B.语言的中断。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静默或思考。
4.神农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5.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神农一样的人?说说他们是怎么奉献的?
【参考答案】
1.炎炎乎乎刺渴
2.气冲冲、软绵绵、笑眯眯
3.C
4.神农发现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解除病痛的草药和有毒的草,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
5.警察叔叔与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有的身负重伤,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
还有消防员叔叔,当火灾发生的时候,他们冲进火场救人,有的被大火烧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烛龙圣神造福宇宙
自从盘古开天(僻辟)地以后,宇宙便有了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晨)。
世界(充冲)实、复杂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太阳、月亮仿佛一对顽皮的孩子,想什么时候出来就什么时候出来,玩得高兴时会三天三夜不睡觉,不高兴了就门都不出,躲在一边睡懒觉。
整个世界(混浑)乱极了,(豪毫)无规则和秩序。
春夏秋冬不分,昼夜无别。
这个时候,宇宙间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神。
他居住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以北的章尾山上,名字叫烛龙。
烛龙圣神长得非常奇特,头上是人的面孔,身子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蛇,也就是人面蛇身。
他的两只眼睛像橄榄一样倒立着,十分明亮,只要一睁开,宇宙间就被照得如同白日一般;眼睛一闭,夜幕便笼罩了大地。
他就这样睁闭开合,无休止地为人类工作着。
他呼一口气,夏天便来临了;吹一口气,大地便冰雪覆盖,一年四季便在这有节奏、有规律的一呼一吸中循环往复,运转不停。
烛龙圣神从不吃喝,也不知他的力量从何而来,就这样不知疲倦,永无休息。
有时他看到地上的人们遭灾,便流下同情的泪水,这泪水一落到人间,就变成了雨水,滋润着宇宙万物的生长。
烛龙圣神不仅为宇宙万物造福,还常常口衔蜡烛,烛光照在天门中,照亮了天地,永不休止地为宇宙万物作着无私的奉献。
(选自《青少年最喜欢的神话故事》)
1.选出文章括号中正确的字。
2.写出部首相同的四字词语。
例如:江河湖海
、、
3.从文中找出描写烛龙圣神长相的句子,用“”画出来。
4.第二自然段体现了烛龙圣神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辟辰充混毫
2.洋洋洒洒唠唠叨叨汹涌澎湃
3.烛龙圣神长得非常奇特,头上是人的面孔,身子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蛇,也就是人面蛇身。
他的两只眼睛像橄榄一样倒立着,十分明亮
4.第二自然段体现了烛龙圣神同情人类,为人类着想,无私奉献的品质。
四上语文背诵与积累全册汇总
一、古诗背诵
1.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雪梅》
宋·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课文段落背诵
1.《观潮》第3—4自然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3.《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词语积累
静悄悄慢吞吞黑乎乎兴冲冲白花花空荡荡闹哄哄
人声鼎沸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若隐若现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人声鼎沸闷雷滚动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惊天动地人山人海横七竖八呼风唤雨狂风暴雨
腾云驾雾吞云吐雾随遇而安精疲力竭奔流不息
愤愤不平大惊失色垂头丧气无可奈何庞然大物
无缘无故事到临头通情达理合情合理哄堂大笑
冰天雪地重整旗鼓得心应手手舞足蹈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若有所思接连不断连绵不断面如土色
疑惑不解热闹非凡左顾右盼左邻右舍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志存高远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尽忠职守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白发苍苍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步履蹒跚不知所措提心吊胆心急如焚
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磕头求饶土地荒芜人烟稀少
四、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 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
五、名句背诵
1.关于“理”的名句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4.关于“惜时“的名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5.关于“立志”的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6.关于“诚信”的名句。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颜渊《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