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打猪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猪草》授课方案
授课目的
1、乐于参加与《打猪草》相关的音乐活动,愿意认识与黄梅戏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2、经过聆听器乐曲《打猪草》,认识胡琴和三弦两种民族乐器,可以听辨其音色特点,感觉两种乐器表现的音乐形象。
3、经过听辨、模唱、模拟、表演、比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表现《打猪草》音乐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学情分析
器乐曲《打猪草》是依照黄梅戏《打猪草》中的选段《对花调》改编的。
乐曲包括引子、主题1、主题2、结尾。
其中主题
2是依照《对花调》的旋律用胡琴和三弦表现了黄梅戏《打猪草》中陶金花和金小毛的形象。
本课的设计,从春晚的《打猪草》到舞台上的黄梅戏《打猪草》,再到器乐曲《打猪草》;经过看艺术家表演《打猪草》到看教师的表演唱,再到学生模拟教师的表演唱;从观看《打猪草》到自己表演《打猪草》;从感觉《打猪草》到表现《打猪草》,让黄梅戏和器乐曲《打猪草》一步步慢慢贴近学生,让学生真切和黄梅戏及器乐曲《打猪草》零距离。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步入小学高段的学习阶段,对戏曲
知识的学习已经有过一些认识和认识,但关于黄梅戏的认知和了
解仍需要老师精心的去发掘,需要老师架起学生和黄梅戏之间的
桥梁,拉近学生和黄梅戏之间的距离,经过老师精心的授课方案
让黄梅戏从陌生的舞台走到学生的身边。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辨乐器音色的能力,可是要
认识作品中胡琴和三弦的音色是怎么表现《打猪草》里的两个人
物形象,还是需要经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研究才能做到的。
另
外,五年级的学生会开始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见解和议论,有
时候不敢勇于表现自己,因此,老师在课中要尽量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去体验表现音乐。
重点难点
授课重点
一、感觉表现《打猪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感觉器乐曲《打猪草》主题2,认识胡琴和三弦两种民族乐器,听辨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表现两种乐器塑造的音乐形象。
授课难点
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打猪草》中的人物形象
授课过程
授课活动
-2-
活动1【活动】认识黄梅戏《打猪草》
(一)导入:
1、出示有名黄梅戏代表人物韩再芬的照片
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她叫韩再芬(板书:韩再芬)。
在音乐课中让同学看她的照片,她必定和音乐有着密不可以
分的联系,我想请同学们猜猜她的职业或许说是干什么的?(生:
略)让我们经过1998年春节晚会的一个视频来认识她的职业吧!
(设计妄图:经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过学
生熟悉的春节晚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
2、播放1998年春节晚会《打猪草之对花调选段》视频
(二)初步认识黄梅戏《打猪草之对花调选段》
问:刚才这个视频我们听到的是歌曲,还是戏曲?(板书:
黄梅戏)韩再芬的职业是什么?戏曲的名称是什么?(板书:打猪草——对花调)猪草是什么意思?打猪草又是什么意思呢?其
实黄梅戏中打猪草的对花调选段不是一个人唱的,还有一个小伙伴呢!
(设计妄图:再一次设计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进一步走近教材。
)
(三)进一步认识黄梅戏《打猪草之对花调选段》
1、播放舞台上两人演唱的《打猪草》视频
问:和刚才的视频比较两个人唱的,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样?黄梅戏唱腔朴实流利、情绪明快抒情、表演朴实,真切开朗,拥有
丰富的表现力。
主要流行于安徽一带(板书:安徽),联合了当
地方言和念白。
说到方言,请同学们听我唱,哪个字是用方言唱
的。
(设计妄图:经过老师的表演唱,进一步拉近学生与黄梅戏的
距离。
)
2、唱一唱,演一演
(1)出示对花歌词,师唱,学生找一找方言的字,跟老
师唱一唱,演一演。
(2)小结:都没有学过表演,可是我们都演得不错!打
猪草不但可以用黄梅戏来表现,还可以用器乐曲来表现呢?
(设计妄图:在和老师一同的表演唱中,感觉参加表演的乐趣,真切做到和黄梅戏零距离。
)
活动2【活动】感觉表现器乐曲《打猪草》
(一)感觉两种乐器音色特点
1、出示两个主题:
(1)教师抚琴,学生听一听哪个主题跟刚才的对花调很相
似?
(2)教师引导:器乐曲打猪草就是依照黄梅戏打猪草的对
花调选段改编的。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主题2。
(设计妄图:从学生熟悉的主题2对花调开始学习,除去学
生对器乐曲打猪草的陌生感。
)
2、聆听主题2
问:刚才的黄梅戏是用人声来表现对花,器乐曲是用什么表
现对花的?(乐器)有几件乐器?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吗?(板书:胡琴,三弦)分别属于哪一各样类的乐器?让我们认真听听两种乐器的声音,音色有什么不一样样?
3、聆听主题2音色片段,感觉乐器音色适合表现的角色。
问:音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各适合表现哪个人物?(板书:
陶金花和金小毛)。
(设计妄图:经过戏曲和器乐曲的比较,胡琴和三弦音色的
比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乐器表现的音乐形象。
)
(二)模拟演奏,表现音乐
1、教师引导:让我们也来模拟演奏一下,女孩子演奏胡琴,男孩子演奏三弦,注意演奏姿势。
2、教师引导:两种乐器都是一问一答的演奏的吗?哪里出
现合奏?对,和刚才我们唱的对花调相同。
3、教师引导:演奏的真不错,试一试看能不可以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动作来表演一下。
(三)感觉乐曲其他部分
1、感觉主题1
(1)教师引导:这个主题的情绪和主题2比更优美还是活
泼,忧如描述的是怎么样一副情形。
(设计妄图:经过比较,感觉主题1和主题2情绪上的不
同。
)
(2)教师引导:这么美的风景,勤劳的陶金花出来打猪草
了,谁来设计一个打猪草的动作。
金小毛家有一大片的竹笋园,
金小毛可以干什么呢?谁来做一个动作?
(3)这么美的情形,陶金花出来打猪草啦!金小毛,出来,挖竹笋咯!记得合着音乐哦!
(设计妄图:经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引导学生英勇用自己设计
的动作表现两个人物。
)
2、完满聆听,教师出示乐曲分段的卡片,请个别学生上来
写出音乐主题出来的次序。
(板书:引子、结尾等)
(设计妄图:在学生熟悉主题1和主题2的基础上,经过专
注聆听,完满感觉乐曲,知道乐曲主题出现的次序。
)
4、依照学生聆听的情况,选择性的解说两个主题2的不一样样。
5、感觉表现引子
问:再听听引子部分,胡琴和三弦是怎么表现陶金花和金小
毛的?(断奏,比较调皮,忧如他们躲隐藏藏的出来了,教师表演)2·1·c·n·j·y
6、感觉结尾
问:再听,结尾部分,音乐是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
(四)表现器乐曲《打猪草》
1、教师引导:让我们完满的演一演属于我们自己班的打猪草吧!我们采纳引子、主题1、主题2和结尾来演。
引子一就有我来演两个角色,主题1,陶金花你们在干什么?金小毛们在干什么?主题二我们来分角色来演一演我们已经会了的对花动作!结尾谁来和我搭档当金小毛?
(设计妄图:师生共同参加,投入的表现器乐曲《打猪草》,让舞台上的黄梅戏和器乐曲《打猪草》走到学生的身边。
)
2、教师学生随音乐显现
3、师生互动议论
活动3【作业】收获与小结
1、问:经过这节课,你都知道认识了什么?
2、师小结:同学们收获真好多,经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国五大戏剧之一的黄梅戏,它是是流行于安徽一带的戏曲,主要代表作品有《打猪草》,还知道了《打猪草》这首器乐曲是根据黄梅戏《打猪草之对花调选段》改编的,主要用胡琴表现了陶
金花,用三弦表现了金小毛。
希望同学们此后可以去认识更多的戏曲和民族乐器,欣赏更多的优异戏曲和器乐曲,还有,其实黄梅戏《打猪草》的情节可没有这么简单,其中陶金花和金小毛他们还有吵嘴,差点打起来呢,欲知详情,请课后自己去看黄梅戏——《打猪草》。
(设计妄图:经过老师的卖关子,引导学生课后去观看完满的黄梅戏《打猪草》,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