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速器正确的操作方法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变速器正确的操作方法分享
自行车变速器正确的操作方法分享
在不同的路况骑乘时,适时地将档位调整至符合骑乘的需求,会让自身骑乘的感受大不同,也是乐趣所在。

但各位新手刚开始骑乘公路车前,应当要了解正确操作的观念。

勿调整至过轻或过重的档位
档位过轻,骑乘者踩踏时的力道容易不平均,腿部的施力太重会使骑乘者的臀部无法稳定的坐在座垫上,造成所谓的「臀跳」。

且也会由于腿部施力过大,进而使得踩踏的姿势改变,影响了踩踏动作的顺畅感;也有许多初学者一开始缺乏训练,腿部缺乏足够的肌耐力,使用过重的档位虽然可以拥有较大的动力前进,但也因为肌肉无法承受压力的状况下,造成膝关节或肌肉拉伤等运动伤害,初学者应衡量自身体体能状况,不可因追求速度而勉强使用重档位骑乘过长的距离。

在不同的路况上搭配合适的齿比
有些初学者在选购车辆时,往往会喜欢依自身的骑乘习惯及喜好来调整前后齿盘的齿,比但我们应当选择合适自身喜好及以达成最有效率的踩踏输出为主。

平面道路:
在平坦的道路上,前方齿盘通常是采用小盘,搭配后方17至21的齿盘为主,若在顺风的情况下骑乘,骑乘者可将前方调整至大盘,后方齿盘则可自由搭配,以达高速巡航的效果。

急上坡:
在骑乘平面路段,前方若出现急遽的短坡,如桥梁、丘陵地形等。

骑乘者可以凭借着骑乘平面路段的惯性来一股作气冲上去,前齿盘可
维持在大盘的位置,而后齿盘则应依造路况来进行变换档位。

上坡:
由于在上坡路段时,将增加骑乘者踩踏时腿部的负担,造成腿部的阻力过大。

这时应当调整后盘的齿轮,一开始使用一齿一齿的调整方式来逐步寻找最合适的档位,配合之后骑乘的经验就可以轻易地找到合适自己的档位。

而在骑乘连续型的上坡路段,如台东寿卡等较长距离且陡峭的地形时,骑乘者应当依地形来变换档位,通常前齿盘是调整至小盘,而后齿盘则是不停变换档位来配合变化急遽的地形条件。

下坡:
初学者在骑乘连续的下坡路段时,首要原则应以维持平均的踩踏效率,避免影响到后方车辆为主。

前齿盘可调整至大盘,后齿盘则可以逐步降低档位,勿因贪快而不调整,若有突发况状或急弯而导致煞车不及,将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

事实上,在骑乘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正确换档时机,毕竟每个人的体能条件不同,骑乘者应当聆听、感受自身骑乘的程度来更换档位。

简单的来说,骑乘时感受到阻力就应该换档,踩踏过重就应将档位调轻,反之亦然。

常常听到一些人对于变速车的疑虑:变速愈多段的会不会愈贵?变速车比单速车容易故障...等,说实在单车的价格应该是取决于搭配零件的等级高低之分,而变速车因为多了变速而此较容易故障的观念,更是因为大家对于变速的不瞭解而深植的错误印象;不过在参加活动时的确发觉许多车友们并未善用自己车上的变速功能,使得在爬坡时费力又耗时,但是有些车友觉得始终无法抓对应该变速的时机,在此为各位选手做一个深入浅出的介绍。

您的单车有几速?
了解您的传动搭配:
首先要先瞭解您自己单车的传动系统是如何搭配的,以登山车而言目前的前齿盘多半为三片式,而较常用的齿数是42.32.22或是46.36.26两种,而在后轮的飞轮以七片或八片居多,由11齿到26或28甚至于更大的32齿,登山车为了克服各种不同的地形,齿间距会比较大。

而一般所说的多少段变速便是由前后齿片数相乘而来.像是 3*7=21段.3*8=24段:在公路车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前齿盘大多为两片,而较常用的齿数为52.42或是53.39.而后飞轮则是从早期的6片、7片、8片直到最新的9片;有着不同的齿片数,目的只是为了使齿轮比的差距更细密;后飞轮从12齿到23齿为公路车比较常用的齿数。

齿轮比与单车行进的关系:
当我们脚踩踏板迥转一圈,力量由曲柄到齿片,再藉由链条将力量传动到后飞轮,而后飞轮带动花鼓、钢丝、轮圈进而达到前进的目的,在这之中如果大齿盘的迴转是固定的频率,那麽决定轮子转动快慢的因素便是齿轮比;也就是说大齿盘转动一圈能带动后轮几圈这是全由齿轮比来决定,而我们于实用的技巧上,在面对各种多样的地形时,就必须在省力费时与费力省时之间寻求一个适当的齿轮比,接下来我们以较常见的齿轮比为读者们作分析:
前齿轮:22.32.42
后齿数:12.13.15.18.21.24.28
轮径:26*1.95(较常见的登山车外胎尺寸)
在骑乘时尽量不要让链条处于前齿盘最大齿对应后飞轮最大齿及前齿盘最小齿对应后飞轮最小齿这两种状态;而停车时则最好将变速变成前齿盘最小齿对应后飞轮最小齿状态,以减轻变速器弹簧负担。

如何抓住变速的时机?
由以上的表格看来,严格说来一般21段的变速车,实际能使用的只有19段变速,因为在使用42*28的齿轮
比时链条的斜度过大,并且容易造成后变速器拉伸过大,
所以不建议使用,而22*12齿的上轮比也是由于斜度的关
係,会使链条磨擦到前面32齿的齿片内侧而产生噪音,
也不适用于骑乘,但若是在骑乘之后或是长时间不使用单
车,建议您可以将链条放在这一齿,以减轻后变速弹簧
的负担。

此外也可以由此表看出,齿辆比大小的关係,并
不是按照齿轮排列的顺序,而是必须前后不停的变化,所
以在刚接触单车的运动时除了多动脚踩踏之外,也得多动
动手指来练习如何捉住适当的变速时机与技巧;我们可以
由移动距离看出来,从踩踏曲柄一圈可以由移动最短的
1.6公尺到最远的7.1公尺,这之间差距颇大,简单来说
移动距离短踩踏感觉轻快,而移动距离越大所费的动能也
越大,自然会费力的感觉,至于如何去调配自己的变速,
由于每个人体力与肌肉力量不同,只能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本表的使用建议栏只能作为参考,各位新手还是要多上路,多体验,才能利用变速的效果来克服所有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