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
1.牛顿的实验:牛顿进行了许多关于物体运动的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他观察到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它会向地面加速下落。

从这个实验可以推断出地球对苹果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即重力。

牛顿进一步猜测,这个力是由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引起的,并且这个力可能与地球和苹果之间的距离有关。

2.牛顿的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根据这个定律,地球既然维持了固定的轨道运动,必然有一个对物体的吸引力,这个力会保持物体在地球周围匀速移动,而不改变其路线和速度。

3.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约翰·开普勒是17世纪的一个天文学家,他通过观察行星运动规律提出了三个定律。

这些定律为我们理解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一个定律:轨道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个定律:面积定律,行星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个定律:调和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椭圆长轴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数。

4.引力是一个与距离有关的力:基于开普勒的第一定律,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必然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关。

假设引力与距离的关系为
F∝1/r²,其中F是引力,r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这是因为距离越远,物体受到的引力越小,距离越近,物体受到的引力越大。

5.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在牛顿的实验中,他发现对于任何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假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和m2,它们之间的引力为F。

于是我们得到F∝m1m2
基于以上的观察结果和假设,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m1*m2)/r²
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一个常数,即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个定律描述了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仅适用于地球和苹果之间的引力,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之间的引力。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以及行星与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