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预防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预防作用
发布时间:2021-11-01T05:40:05.696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8期作者:张娟[导读] 目的探究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的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潴留并发症所能起到的预防作用。

张娟
甘肃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的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潴留并发症所能起到的预防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84例,随机性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等,各42例患者。

其中,常规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均实行护理干预,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尿潴留症状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远小于常规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且实验组患者的排尿功能改善得更加明显。

两组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过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对尿潴留症状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让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干预;尿潴留;预防
全脑血管造影术通常指的是给患者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其过程大致为先将造影剂通过患者的动脉注射到体内,这就可以让体内的血管显影,再通过造影设备对患者需要检查的身体部位进行连续地、快速地射片,最后就能自动获取到影像资料,通过影像就能判断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情况,从而准确判断病情。

患者在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治疗中,其体位会有一定的改变,这就导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无法快速适应,因而常常会出现血压提升、情绪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况,进一步会出现尿潴留症状。

一旦发生尿潴留,就很难使体内的造影剂混合到尿液中全部排出。

因此,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我院共选择了8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充分结合随机抽签法的基础上分成观察组(42名,男26名、女16名)与对照组(42名,男28名、女14名)。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3±2.35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03±1.97岁。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42例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如果发现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出现不良反应,则马上通知主治医生进行解决。

1.2.2观察组护理
对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包括:(1)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程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讲述造影检查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重点指出需要配合护理的地方,给患者指导正确的饮食方案,教会患者病情自我监测的方法,传授健康知识,让患者不再担心。

同时,多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情,配合好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当发现患者有心理障碍时,就要及时疏导。

(2)加强沟通:护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亲和力,注意沟通方法,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诉说心理想法。

做好一对一的心理评估,结合不同的心理状态,给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即使有些患者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也要积极沟通,做好防范。

患者如果心理负担较重、情绪很低落,可以告知其家属给予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地环节患者心中的焦虑、抑郁。

(3)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当完成造影检查后,护理人员可采用转移注意力法、意识调节法和释放法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相信医生,对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并学会自我控制情绪,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分:运用心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的平均数,分值越高则表示心理焦虑、抑郁等越严重。

尿潴留发生率:在造影检查后,由护理人员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尿潴留并发症的病例数量,并计算出尿潴留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这里将SPSS20.0软件当作主要处理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并在此基础上用n(%)表示,同时计量资源行t检验,显然这样可以看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后,得出的结果如下表1、表2: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
3 结论
由表1和表2明显可知,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表现都远低于对照组。

即使本次研究所选样本较小,但依旧能证明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情绪由消极、悲观转为乐观、积极,也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虽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且患者年龄偏大,身体机能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有着积极作用,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耐心指导患者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在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教会家属正确的心理干预方法,当患者回到家中后,可由家属每天帮助患者开做好心理疏导,这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J]. 朱娜,张斌太.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8)
[2]诱导排尿联合心理护理治疗术后患者尿潴留护理体会[J]. 叶密贤,彭进敏,黄雪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02)
[3]对接受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J]. 刘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9)
[4]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崔竹,刘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18(06)
[5]预见性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汤先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