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
ARCVIEW操作指南2024新版
![ARCVIEW操作指南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bf6d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界面组成及功能
标题栏
显示当前打开的文档名称和软件版本信息。
菜单栏
包含文件、编辑、视图、工具、窗口和帮助等 菜单项,用于执行各种命令和操作。
工具栏
提供常用命令的快捷方式,如保存、打开、打印 等。
图层窗口
显示当前地图中的所有图层,可以对图层进行添加 、删除、编辑等操作。
图层叠加与组合
ArcView支持多个图层的叠加和组合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图层的顺序 和可见性,以便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 。
地图符号设置与调整
符号库管理
ArcView提供了丰富的符号库,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符号 来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同时,用户也可以自定义符号, 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符号属性设置
对于每个符号,用户可以设置其属性,如颜色、大小、形 状等。这些属性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区分和表示不同的地 理要素。
电子文档格式。
数据共享方式
网络共享
支持将数据发布到ArcGIS Online或ArcGIS Enterprise等网络平台 上,实现数据的在线共享和协作。
文件共享
支持将数据导出为通用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JSON等), 通过文件传输或邮件等方式进行共享。
API共享
提供ArcGIS API for Python等开发工具包,支持通过编程方式实现 数据的共享和集成。
网络分析
网络数据集创建
用户可以利用ArcView创建网络数据集,定义网络的节点、边和阻抗 等要素。
最短路径分析
在网络数据集中,用户可以指定起始点和终点,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 路径。
服务区分析
GIS实习心得体会
![GIS实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15d5e260029bd64793e2c16.png)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篇一:gis实习总结gis实习总结姓名:朱虹学号:110313356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
arcgis 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
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
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
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
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
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 →“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
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
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
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
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
“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ArcGIS矢量化实习指导书1
![ArcGIS矢量化实习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9d96b41ef12d2af90242e67c.png)
ArcGIS实习矢量化出图指导书实习步骤:1、新建文件夹(将要矢量化的.jpg或者.tif格式的图像放在此文件夹,最好是.tif格式的)。
2、打开Arccatlog,将新建文件夹的路径如:F:\arcgis_shl 打开。
3、在右边白色区域点击右键,选择New----Personal Geodatabase,可以更改名字。
4、双击打开New Personal Geodatabase,依然点击右键选择New -----Feature Dataset在Name栏写你要填的名字,点击下一步,坐标和投影信息选择“Unknown”,点击下一步(不要修改任何信息),点击finish。
5、依然双击新建立的geodatabase,之后点击右键,选择New----feature class(起个名字,类型选择Line features,其他都不需要修改),点击下一步,完成就可以了。
6、打开Arcmap,将跳出的对话框关闭。
点击,首先选择要矢量化的图(就是你们扫描后的图),添加就可以了,会跳出一个对话框显示位置空间参考信息,不用管。
点击OK 就可以了。
继续加载刚才建的线图层,7、加载完毕之后,点击Editor后面的三角,选择Start Editing,这时选择小铅笔就可以开始画线了!8、一些快捷键:上下左右键可以移动图,加号减号键可以对图进行放大缩小,ctrl+Z可以后退,ctrl+X剪切。
如果想接着之前的线画,双击之前的线,使其出现节点,这是再选择铅笔就可以继续画了。
(画的时候最好将线都搭起来,拓扑的时候多出来的小毛刺会自动去除的。
)9、在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editor下拉菜单有Save edits ,或者也可以全部画完后再保存,最后Stop Edits。
10、关闭arcmap ,打开Arccatalog,选中Feature dataset ,点击右键选择New----polygon features class from lines可以修改多边形的名字,将线图层勾选。
ArcView教程精品
![ArcView教程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acb37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1.png)
工具调试与优化
掌握调试和优化自定义工具的方法,提高工 具的稳定性和性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导入与导
导入数据
支持导入多种格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 数据,如Shapefile、Geodatabase、 CSV等。
导出数据
可将ArcView中的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 如Shapefile、GeoTIFF、CSV等,以便 与其他软件或平台共享。
数据编辑与修改
编辑工具
提供一系列编辑工具,用于添加、删除、修改几何对象和属性数 据。
三维数据导入与处理
支持多种格式的三维 数据导入,如STL、 OBJ、PLY等。
可对导入的三维数据 进行编辑和修改,如 添加、删除、修改几 何元素等。
提供数据预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清洗、格式 转换、坐标变换等。
三维场景构建与优化
提供丰富的三维模型库和材质库, 方便用户快速构建三维场景。
支持场景的光照和阴影效果设置, 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ArcView教程精品
目录
• ArcView基础知识 • 数据管理与处理 • 地图制作与编辑 • 空间分析功能 • 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 ArcView编程与开发
01
ArcView基础知识
ArcView简介
01
ArcView是ESRI公司推出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是 ArcGIS软件家族的一部分。
可实现虚拟漫游、场景导航等功能,增强用户的 参与感和沉浸感。
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可视化相结合,应用于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教育培训等领域。
06
ArcView编程与开发
Avenue语言基础
Avenue语言概述 Avenue是ArcView的内置编程语言,用于创建自定义工 具和扩展ArcView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495ab5f121dd36a32d827d.png)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实习一:空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一、 目的1. 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熟悉ARCVIEW 软件的主要绘图和编辑工具 3. 了解MAPINFO 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二、 实验准备在数字化之前必须设计好数字化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图数字化的效率,而且也关系到数字化成果的质量。
确定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包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数字化精度要求如何,选取什么样的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对那些要素进行数字化,如何对数字化要素进行分层和分幅,以及代码的设计等等。
1. 软件准备: MAPINFO, ARCVIEW 2. 资料准备:(1) 数字化底图:1:1万地形图的一部分。
地图等高距为10米。
(2) 图幅控制点坐标:图幅控制点坐标是用来进行图幅定向的,它能够确定地图的地理位置和比例大小。
本试验的控制点坐标如下:表1 图幅控制点坐标表项目 北坐标 东坐标 左上 3857154 544744 右上3857154545108图1 数字化底图右下 3856916 545108 左下3856916544744(3) 确定地图的分层与分幅:GIS 是以图层的方式管理地图的,将点、线、面等地力实体按其性质的不同分别归入不同的图层进行分层管理是GIS 管理空间数据的基本方式。
本实习的分层及代码见下表:表2 地理要素分层及代码表 项目 层名包括的要素 代码 等高线层terlk计曲线 首曲线 高程点201 202 103 线状水系层 wtlpt 现状表示的河流 301 面状水系层wtlnt面状表示的河流(封闭) 湖泊(封闭)302 303(4) 设计代码:代码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计算机存贮、检索、识别的基础,使之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分析需求。
(5) 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己的实习目录,例如:E:\GIS\zhxm ,将地图影像放入,文件格式为TIF 。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方法1. 数字化采集(1) 打开MAPINFO ,【打开文件】对话框中,【文件类型】选择【栅格文件】,找到存放地图的位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显示】或【配准】,选择【显示】,直接将图打开。
arcgis 矢量化
![arcgis 矢量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9ebc3326fff705cd170a9b.png)
一、简介
3 °分带法: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带,将全 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 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n ,中央经 线为3°、6°...180°。西半球有60个投影带, 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60°3°n ,中央经线为西经177°、...3°、0°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102E.prj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34.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6.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6N.prj 说明如下: 3度分带法的北京54坐标系,中央经线在东102度的分带坐标,
一、简介
(六)地图单位介绍
电子世界的特殊单位(英寸),英寸很常见 计算机屏幕,电视机等等,都是对角线长度 计算的
1英寸(inch )=25.4mm,1英尺=12英寸, 1米=1000/25.4=39.37英寸 屏幕比例计算 1英寸=96像素,都转换为统一单位计算(英寸) 打印分辨率 300dpi= 1英寸=300像素(点)
1、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 安80、WGS84)
2、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投影、 Mercator投影)
坐标是GIS数据的骨骼框架,能够将我们的数据定 位到相应的位置,为地图中的每一点提供准确的坐标。
Page 18
一、简介
(十一)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和WGS84 的区别
一、简介
(十)ArcGIS的坐标系统 ArcGIS中坐标系统两种:地理空间坐标系与投
影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 )
地理空间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描述地球上某一点 所处的位置,地图单位通常为经纬度。某一个地理坐 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基准面是利用特定 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 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也称球面坐标 。如WGS 1984(GPS点),Xian 1980.prj Beijing 1954.prj。
ArcGIS的矢量化操作
![ArcGIS的矢量化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884afb00bed5b9f3f90f1c55.png)
ArcGIS的矢量化操作一、在ArcMAP中进行编辑的流程:1. 打开ArcMAP。
2.在ArcCatalog中新建Shapfile图层(点,线,面),并拖入ArcMAP中。
3.加载地图到ArcMAP中,增加Editor toolbar。
4.在Editor toolbar中点开始编辑,ok,这时你可以开始你的矢量化过程。
Tip:有几个快捷键可以试试,不错的,Z,放大,X,缩小,C,移动,V,显示节点。
最后记得保存结果哦。
二、创造新特征:我们可以创造三种主要类型特征:点,线,面。
为了创造线和面,我们首先要创造一个草图,草图由节点和线段组成,如何画点,线,面,我想比较简单(依葫芦画瓢吧!)关键是那几个工具(Sketch construction tools)如何使用:Sketch tool:主要是用来创造线和面特征的节点,在你完成了草图之后,ArcMAP就会增加最后的线段,形成矢量图。
Arc tool:这个主要是帮你创造一个弧段的,选中这个工具后,先在弧段起点点一下,然后在弧段高度方向大致位置点一下(这个点是不可见的,只是给你确定弧段的高度),最后在弧段的终点点一下,就形成一条弧段了。
Direction-distance tool:这个主要是从已知某一个方向和某一个距离来确定一个点。
首先点一个已知方向的点,这是会有一条线出来,你确定好方向后,再点已知距离的点,这是出来一个圆,确定距离后,直线和圆有交点,这就是你要的点,再上面点一下就ok!Distance-distance tool:这个和上面的一样的道理,只是它都用距离来确定一个点,也就是两个圆确定你要的点。
Endpoint arc tool:这也是创造弧段用的,与Arc tool 工具不同的是,它是先在弧段的起点点一下,然后在弧段的终点点一下,再点一个点确定弧段的半径。
个人认为这个工具要比Arc tool工具更精确些。
Intersection tool:就是利用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
ArcView作图过程
![ArcView作图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e2993331126edb6f1a10e9.png)
作图流程:第一种方式操作过程:1. 打开ArcView ,打开一个新View(视图) ,再通过Add Theme 加载底图。
注意加载底图的时候应在Data Source Type 的选框里选择Image Data Source (图像数据要素),同时图像的格式 应为bmp 格式。
2. 点击View 下的New Theme 打开New Theme 窗口Feature type 选择Point 类型点击OK 。
选择保存路径,并给文件起一个名字如City ,点击OK 。
3. 在Draw 的工具里选择Draw Point ,再点击需要画的点。
最后打开Open Theme Table 对点属性进行编辑,更改点的ID ,通过Edit 里的Add Field 添加属性栏,在Field Definition 窗口里Name 写入名字,Type 选择加载的属性类型,Width 是字节宽度,Decimal Place 是精确度。
加载完属性点击Table 下面的Save Edits 。
4. 点击View 下的New Theme 打开New Theme 窗口Feature type 选择Line 类型点击OK 。
选择保存路径,并给文件起一个名字如boundary ,点击OK 。
5. 在Draw 的工具里选择Draw Line ,再画需要画的线。
最后打开Open Theme Table 对线属性进行编辑,更改线的ID ,通过Edit 里的Add Field 添加属性栏加载完属性点线击Table 下面的Save Edits 。
6. 点击View 下的New Theme 打开New Theme 窗口Feature type 选择Polygon 类型用ArcView 直接处理使用R2V(矢量化) 用ArcView 处理使用R2V(矢量化) 使用ArcGis (生成拓扑关系) 用ArcView 处理出图点击OK。
选择保存路径,并给文件起一个名字如area,点击OK。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0ea1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7.png)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其中,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是测绘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矢量化技术的应用矢量化技术,顾名思义,是将图像或地图中的像素点转换为数学向量的过程。
这种技术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首先,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矢量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图的制作和分析。
通过对地图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可以将地图信息转换为几何特征,进而实现对地理数据的更精确、更高效的分析。
其次,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矢量化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建筑物或城市规划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空间数据采集和编辑。
这在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中尤为重要,能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在测量和制图领域,矢量化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各种测绘制图,如地形图、等高线图等。
这在土地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矢量化技术的发展矢量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早期矢量化技术主要依赖于人工进行,速度慢、精度不高。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自动化的矢量化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在计算机化的矢量化技术中,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和比对,自动识别出其中的各种特征,如线、点、面等,进而实现矢量化处理;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进行图像的增强和噪声抑制,提高矢量化过程的精确性。
除此之外,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也为矢量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训练和优化模型,机器能够对图像进行更加准确和智能的分析,实现更高水平的矢量化处理。
这为测绘领域中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数据编辑技术的应用在测绘领域中,数据编辑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数据编辑是指对已有的测绘数据进行修正、删除、更新或添加的过程。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c0a94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测绘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信息的学科,它在构建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作为测绘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测绘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测绘中的矢量化与数据编辑技术,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矢量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1 矢量化技术的原理矢量化技术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几何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将地图、航空遥感影像等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转换成可计算、可管理的矢量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处理和应用。
矢量化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图像分割、边缘提取和几何修正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地理信息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出来,并转换成矢量数据。
1.2 矢量化技术的应用矢量化技术在测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GIS中,矢量化技术可以将地图、遥感影像等转换成矢量数据,方便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展示。
在城市规划中,矢量化技术可以将各种地理要素如道路、建筑等转换成矢量数据,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交通规划中,矢量化技术可以将道路、铁路等转换成矢量数据,为交通规划师提供交通分析和模拟的重要数据。
在环境保护领域,矢量化技术可以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转换成矢量数据,方便环境保护人员进行资源管理和环境评估。
二、数据编辑技术的原理与应用2.1 数据编辑技术的原理数据编辑技术是对已有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修改、更新和维护的关键技术,它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数据编辑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捕捉、数据修改和数据完整性检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辑和更新,保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数据编辑技术的应用数据编辑技术在测绘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图更新、地理数据库维护以及地理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
在地图更新中,数据编辑技术可以对新的地理信息进行捕捉和修改,保证地图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a52d54d9915f804d2a16c1e5.png)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一、实习目的:1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2熟悉ArcView主要绘图工具的使用,初步理解矢量数据结构3了解数字化后的错误和误差4掌握ArcView主要编辑工具的使用二、实习内容:1建立新的点、线、面主题和依据现有主题创建新的主题2根据ArcView的绘图工具对主题进行数字化3线要素主题和面要素主题的编辑三、背景知识:1.在采集或创建自己的空间数据前,先要检查需要的空间数据是否已有数字化形式的版本可以利用,很多机构提供的空间数据往往可以直接在ArcView中使用,或通过格式转换后被ArcView所使用。
如果找不到需要的数据,则需要利用ArcView的矢量化功能和编辑功能进行矢量化,自己进行数据的采集。
2.在数字化之前必须设计好数字化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图数字化的效率,而且也关系到数字化成果的质量。
确定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包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数字化精度要求如何,选取什么样的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对那些要素进行数字化,如何对数字化要素进行分层和分幅,以及代码的设计等等。
3.在对图形进行矢量化后,属性表的处理也同样重要,需要在表格中加入相应的属性内容。
四、实习步骤:一、建立一个新的线状主题启动ArcView,加载chpy150.jpg图像〔先启动扩展模块JPEG 〔JFIF〕 Image Suport〕。
(1)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下拉菜单中的“New Theme”项。
(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注意:只能选择点、线、面——多边形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一种〕,选择Line并单击“OK”钮确认。
(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线状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这样,一个新的、空白的主题将出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目录表中。
注意该新生主题的主题名称显示区呈弹起状态,说明它已自动成为当前活动主题,同时其左侧的“显示检测框”〔矩形小框〕四周又被另一个矩形虚线框所包围,说明当前主题自动进行可编辑状态。
arcgis怎么进行矢量化?ArcGIS矢量化新手教程
![arcgis怎么进行矢量化?ArcGIS矢量化新手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384dc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arcgis怎么进⾏⽮量化?ArcGIS⽮量化新⼿教程什么是⽮量化?⽮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arcgis是地理信息⾏业必不可少的软件,我使⽤arcgis有⼗年了,其功能⾮常强⼤也复杂,很多新⼿使⽤arcgis不知道如何⽮量化,今天我们帮⼤家整理出来⼀份⽮量化过程。
ArcGIS 10.7 完美中⽂汉化语⾔包免费版(附汉化使⽤教程)类型:编程⼯具⼤⼩:288MB语⾔:简体中⽂时间:2019-09-24查看详情⾸先,打开arcgis软件(arcmap),数据⽮量化就是将栅格数据转为⽮量数据,在arcgis中使⽤添加数据按钮打开栅格数据和待⽮量⽤的GDB数据或者shp数据或者mdb数据,三种数据都可以,⽤于存⽮量化后的数据。
然后,开始编辑⽮量数据,右键点击数据——编辑要素——开始编辑。
然后,上⼀步弹出的创建要素窗⼝中的数据模板(以数据名称命名)。
然后,使⽤⿏标根据栅格影像中的地物形状进⾏描绘,⼀般就是在拐点处添加节点(点击⿏标左键即添加节点),描绘完成后,双击即可。
再对刚刚完成的数据进⾏赋属性,也就是在属性表中输⼊描绘的类型,如这⾥是“房⼦”。
然后,再使⽤⿏标对下⼀个地物进⾏描绘,如图中的公路。
以此循环对影像中各种地物进⾏描绘,这边是⽮量化的过程。
最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保存编辑,如果没有这⼀步前⾯的操作都是徒劳的,所以,当我们⽮量完成后,⼀定要点击保存编辑:⼯具栏中的编辑器——保存编辑。
注意:⼀般我们在⽮量化的过程中,每半个⼩时都会进⾏⼀次保存编辑,以防电脑和软件死机等问题。
以上就是ArcGIS⽮量化新⼿教程,希望⼤家喜欢,请继续关注。
GIS实习4-矢量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GIS实习4-矢量数据的输入和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83804acabb4cf7ec4afed0c7.png)
GIS实习四矢量数据的输入和编辑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
图形数据采集往往采用矢量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扶跟踪矢量化和扫描跟踪矢量化两种;属性数据的采集主要使用键盘输入、属性数据表的连接等方式。
图形数据采集中,扫描跟踪矢量化是目前最常用的地图数据采集方法,其作业速度快、精度高,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较低。
扫描跟踪矢量化的基本过程是:首先使用具有适当分辨率和扫描幅面的扫描仪及相关扫描图像处理软件对纸质地图扫描生成栅格图像,然后经过几何纠正、噪声消除、线细化、配准等一系列处理之后,即可进行矢量化。
即矢量化通常要经过扫描、图像预处理、配准、建立数据层、矢量化、属性编辑等几个步骤。
本次实验提供的数据已经经过扫描和噪声消除等一系列处理工作,主要掌握地图配准、矢量化和属性编辑几个步骤。
实验数据为:gis实习4\数据\DigitizingFeatures.tif数据源坐标系统为“NAD_1983_UTM_Zone_10N”,与数据Lotlines.shp一致。
4.1 图像配准扫描得到的地图数据通常不包含空间参考信息,航片和卫片的位置精度也往往较低,这就需要通过具有较高位置精度的控制点将这些数据匹配到用户指定的坐标系中,这个过程即为配准。
即通过建立数学函数将栅格数据集(扫描后的图像)中个点的位置与标准空间参考中的已知坐标点的位置相连接,从而确定图像中任一点的坐标。
操作步骤如下1.启动ArcMap,在主菜单中单击【Customize】->【Toolbars】->【Georeferencing】,加载配准工具条,如图1所示,其对应的功能如表1所示。
图1 配准工具条表1 配准工具条详解2.在【Georeferencing】工具条上,单击【Georeferencing】->【Fit To Display】,让栅格数据集在图层中呈最佳显示状态。
3.单击按钮,在图像上选取所标识的一个控制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Input X andY】,输入图中所给出的X,Y坐标。
arcgis点线面矢量化
![arcgis点线面矢量化](https://img.taocdn.com/s3/m/555d12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9.png)
arcgis点线面矢量化目录一实验时间 (2)二实验地点 (2)三实验目的 (2)四实验内容 (2)(一)实验数据与组织 (2)(二)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2)(三)操作过程及成果体现 (2)(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五实验结果 (4)六实验总结 (4)一实验时间2015/11/12——2015/12/25二实验地点1、宿舍、图书馆、实验室。
三实验目的1、将定军山风景区的点线面矢量化。
2、地形特征数据提取:山顶点、河流、坡度、粗糙度、起伏度、坡向、山脊线、山体阴影、等高线。
3、将定军山风景区3D化。
4、复习栅格数据矢量化方面的知识,然后熟练并掌握三维场景中表面及矢量要素的立体显示原理与方法。
掌握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中等高线、坡度、坡向、地面粗糙度等的提取和窗口计算功能。
5、加深对基本地形指标的概念及其应用意义的理解。
四实验内容(一)实验数据与组织1、定军山风景区的数据。
2、DEM30.tif。
(二)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打开ArcGIS。
二、加载数据并且将点线面矢量化。
三、地形特征数据提取:山顶点、河流、坡度、粗糙度、起伏度、坡向、山脊线、山体阴影、等高线。
四、数据的3D。
(三)操作过程及成果体现一、打开ArcGIS。
二、加载数据并且将点线面矢量化。
1、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用学号和姓名命名。
然后在里面建立一个名为result的子文件夹。
将定军山风景区的数据和DEM30移动到里面。
2、打开Catelog,将里面的新建的文件夹打开,然后将export 和DEM30.tif加载进去。
然后右击export,点击New,再将里面的Shapefile打开,name那一栏改名为村庄的命名,feature type选择point。
添加新的坐标,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接着点击UTM,再点击WGS1984里面的northern hemisphere,最后选择WGS 1984 UTM Zone 48 N。
ArcGIS矢量化图层详细操作步骤
![ArcGIS矢量化图层详细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6487f2ef111f18582d05a0f.png)
第一,分工看图
第二在“2014自然保护区矢量图层(刘锋).shp”和“2014自然保护区矢量图层(李新旺).shp”图层上数字化,并再属性表输入属性,保护区名称以图上标的名称为准(方便后期图层融合),等级为“国家级”或“省级”。
第三有些保护区边界和省界重合,共同边界用编辑中的Trace tool来划,这样共同边界就完全重合了。
不重合部分用Sketch tool来划。
具体步骤为:
A选中省界图层
B 选中Trace tool
C 沿着边界划
D 结束共同边界的地方单击鼠标
E然后选择Sketch tool继续划不重合部分至起点,形成完整的多边形。
第四边界尽量放大底图划,不要太粗。
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报告
![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2067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d.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矢量化数据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我们能够掌握矢量化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编辑、拓扑检查、数据转换等环节,同时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认识。
二、实训环境实训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硬件设备:计算机、全站仪、GPS定位仪等。
2. 软件平台:ArcGIS软件,包括ArcView、ArcEdit、ArcInfo等模块。
3. 数据资源: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地形图等。
三、实训原理矢量化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GPS定位仪等设备采集野外数据,或从现有数据源中提取所需矢量数据。
2. 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检查、分类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编辑: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包括节点编辑、线段编辑、多边形编辑等,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4. 拓扑检查:检查矢量数据的拓扑关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转换: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或其他格式,以便于后续分析。
四、实训过程1. 数据采集:本次实训选取某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和GPS定位仪采集公园内各个景点的位置信息。
2. 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剔除错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景点、道路、水体等。
3. 编辑:使用ArcEdit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包括节点编辑、线段编辑、多边形编辑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拓扑检查: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拓扑检查,确保数据的拓扑关系正确。
5. 数据转换: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以便于后续分析。
五、实训结果1. 成功采集并编辑了某城市公园的矢量数据,包括景点、道路、水体等要素。
2. 通过拓扑检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3. 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六、实训总结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矢量化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数据采集、预处理、编辑、拓扑检查、数据转换等基本技能。
ArcGis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
![ArcGis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94c6f3cc17552706220864.png)
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1已有资料1.1 资料1:10000地形图扫描件,tif格式,未纠正。
下面以“H-50-137-(60).tif”为例。
1.2 矢量化结果对扫描图上的林地进行矢量化。
每幅图生成点、线、图廓3个shp格式的矢量图层。
2作业方法1.对tif图进行纠正,纠正到北京54平面坐标。
2.创建shp格式的图层,矢量化出:林地的范围线、林地的权属点并赋属性、内图廓线。
纠图方法:1:10000图上按整公里数标注有网格线,可得到图幅中网格线的交点坐标,坐标是整公里数。
如上图,红色交点的坐标是(39421000,3099000)。
同理,找到图幅最外侧的4个交点,进行纠正。
3作业流程3.1.1准备数据拷贝一幅tif图,以“H-50-137-(60).tif”为例,以图名新建文件夹,如“H-50-137-(60)”3.1.2纠图1.打开Arcmap2.在Arcmap中,添加tif图选择yes选择ok工具栏右键,打开纠图工具选择在纠图的目标点上刺点,在附近再刺一个然后,打开点列表,如图点击红圈弹出下图修改xMap,Ymap到如下图同理做完其他角点,如下图纠正,如下,点击进行纠正,查看纠正误差,正常应该在10以内。
最后,判断图是否纠正。
如下图,图上横坐标是公里数,状态栏是米数;纵坐标同理。
如果两项都基本一致,即已经正确纠正,可以矢量化,否则,需要重新纠图。
3.1.3矢量化1.创建图层。
点击下图红色弹出下图定位到自己建立的放tif图的文件夹,如下图右键空白处选择shapefile,进行创建。
分别创建点、线、图廓3个shp格式的矢量图层,对应来做林地的范围线、林地的权属点并赋属性、内图廓线。
2.注意,命名规则:图幅号+“-point”3.点图层创建一个属性字段,Field Name为“BM”,Data Type为“text”然后,把这3个图层添加到ArcMap中,保存mxd文件到数据文件夹中,命名用图幅号,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一、实习目的:1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2熟悉ArcView主要绘图工具的使用,初步理解矢量数据结构3了解数字化后的错误和误差4掌握ArcView主要编辑工具的使用二、实习内容:1建立新的点、线、面主题和依据现有主题创建新的主题2根据ArcView的绘图工具对主题进行数字化3线要素主题和面要素主题的编辑三、背景知识:1.在采集或创建自己的空间数据前,先要检查需要的空间数据是否已有数字化形式的版本可以利用,很多机构提供的空间数据往往可以直接在ArcView中使用,或通过格式转换后被ArcView所使用。
如果找不到需要的数据,则需要利用ArcView的矢量化功能和编辑功能进行矢量化,自己进行数据的采集。
2.在数字化之前必须设计好数字化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图数字化的效率,而且也关系到数字化成果的质量。
确定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包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数字化精度要求如何,选取什么样的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对那些要素进行数字化,如何对数字化要素进行分层和分幅,以及代码的设计等等。
3.在对图形进行矢量化后,属性表的处理也同样重要,需要在表格中加入相应的属性内容。
四、实习步骤:一、建立一个新的线状主题启动ArcView,加载chpy150.jpg图像(先启动扩展模块JPEG (JFIF) Image Suport)。
(1)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下拉菜单中的“New Theme”项。
(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注意:只能选择点、线、面——多边形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一种),选择Line并单击“OK”钮确认。
(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线状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这样,一个新的、空白的主题将出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目录表中。
注意该新生主题的主题名称显示区呈弹起状态,表明它已自动成为当前活动主题,同时其左侧的“显示检测框”(矩形小框)四周又被另一个矩形虚线框所包围,表明当前主题自动进行可编辑状态。
该状态将允许使用绘图及编辑工具往这一新主题视图内添加图形要素。
(4)给线状主题添加图形要素:单击常用工具条中的“绘图工具”(drawing)项(注意:点击过程应当稍微长一些),调出下拉式绘图工具,根据绘图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即可在“视图”图形显示框内进行绘图。
在专题显示框内,光标变成小十字,第一次单击鼠标就输入一条线段的起结点(Start Node),再单击鼠标,就输入了该线的中间拐点(Vertex),双击鼠标就输入了终结点(End Node)。
(5)输入道路时,如果没有将道路交叉口作为结点,即使两条道路在几何上是交叉的,但在数据库中是不交叉的。
如果要求处理成交叉口,必须采用分解式(Line Split),在绘图板中点击线状要素工具,选择图标Line Split后,用该工具输入线状要素,凡是和该线相交的线段,在交叉点上双方都会自动打断,产生结点,有关的线段成为相互独立的要素。
(6)被分解的要素也可以合并。
先点击要素选择按钮,配合Shift键,选择要合并的线段,在选择菜单Edit/Union Features,就可以将分解的线段合为一体。
(该功能主要可以用来处理伪节点)(7)为了保证线和线交在一起,一般需要采用捕捉输入方式,按住鼠标右键,弹出常用菜单后,选择Enable General Snapping,表示以通用的捕捉方式编辑要素,在工具条上会出现捕捉图标,(Snap),在输入要素时,如果光标附件有其它要素,新输入的要素的坐标会自动定位到已有的要素的坐标位置上。
(8)绘图工作结束后,ArcView将会自动生成一个与当前主题图形要素相对应的“主题属性表”,打开该表即可见其外型。
新表显示,它仅含有两个字段“Shape”和“ID”。
其中,前者记录着用户给当前主题所添加的所有“图形要素”的“类型名”(本例为“Polyline”);后者的所有记录均为0(即为“空白”记录)。
图5-1 创建新的Shape主题的视图(9) 在输入图形数据后,同样需要在新建主题的属性表中加入相应的属性信息,加入方法同以前实习过的属性表格的编辑(增加field 值等)(10) 系统还提供了自动计算线要素的长度值,打开所编辑的专题属性表,使该表进入编辑模式,在Edit (编辑)菜单中,选择Add Field (增加字段),在对话框中输入想创建的新字段名Length ,选择字段类型,输入字段宽度等;在专题属性表中,点取Length 字段选取它;点击Calculator (计算)按钮,显示Field Calculator 对话框,在[Length]=栏中,输入[shape].ReturnLength ,按下ok 。
(面积计算与其一致,输入[shape].ReturnArea 即可,主要用于面状主题)二、建立新的面状主题启动ArcView ,加载chpy150.jpg 图像。
1 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 )下拉菜单中的 “New Theme ”项。
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选图5-2 新建主题的属性表择Polygon,并单击“OK”钮确认。
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面状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这样,一个新的、空白的主题将出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目录表中。
4在绘图工具板中点击输入多边形图标,用鼠标依次输入多边形的各个拐点,双击表示完成最后一点,多边形自动封闭。
如果要输入规则多边形,则采用或进行输入。
5当相邻多边形的边界已经输入,应使用自动闭合方式(AutoComplete tool),仅输入非共享的那部分边界,实现多边形的输入。
6使用多边形分解方式(Polygon Split Tool),在一个或多个多边形内部输入线段的类似方法输入一条分界线,可实现一个或多个多边形的分解。
(该工具主要用于分裂多边形,例如,要创建10个临近的地块,可以创建一个多边形来代表所有地块的外部边界,然后在其中用Polygon Split工具来绘制地块的内部边界线,将多边形分裂成10个分离的多边形,避免了在数字化有公有边界的图形时产生碎屑多边形(Sliver Polygon)。
该工具即可用于本次实习地块的数字化。
)7如果想将一组多边形合并为一个,用Union Feature(合并要素)选项,如果选择的多边形共享了公共边,则公共边将被删除以形成一个多边形,如果选取的多边形重叠,重叠的部分被删除来生成一个多边形,如果多边形不邻接或重叠,将形成有多个部分的多边形要素。
三、关键操作的说明为避免数字化时出现的诸多问题,ArcView提供了捕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1.通用捕捉方式(General Snapping)。
在输入线状主题时,按住鼠标右键,弹出常用菜单后,选择Enable General Snapping,在工具条上会出现捕捉图标,点击捕捉图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View窗口中拖动光标,可以调整捕捉范围的大小。
2. 交互式捕捉方式(Interactive Snapping)对于多边形主题,交互式捕捉方式可作如下选择:A.Snap to Vertex:捕捉已有多边形边界上的最近拐点、结点B.Snap to Boundary:捕捉已有多边形边界上的最近线段。
C.Snap to Intersection:捕捉两个或多个多边形的相交点。
对于线状主题也存在交互式的捕捉,只是操作形式稍有不同而已。
四、Shape主题的通用编辑方法1、具体操作步骤(1)从视图中的“主题”(Theme)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 Editing”选项。
这时,在当前目标主题左侧矩形“检测框”四周将出现一个虚线框,它是当前主题可以被编辑的明显标识。
(2)用“指针”(Pointer)工具点击要编辑的对象,当对象周围出现“操作柄”(一般是由8个小矩形排列而成的矩形方框)时,可以移动对象或通过拖放改变要素的大小。
其它编辑项目的操作方法则因要素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选择“主题”菜单下的“Save Edit”随时保存所做的编辑,保存完成后仍然自动回到编辑状态。
直到选择“Stop Edit”并回答是否保存编辑结果后,方可结束本次编辑。
为了不破坏原有主题的原始信息,可以把对当前主题所做的所有编辑结果保存成一个新的主题,方法是从“主题”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 Edit As”,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指定新主题文件的名称及磁盘保存位置。
2、主题编辑的几种限制(1)不能随意增减“操纵顶点(结点)”的数目。
(2)不能给一个主题增加任何与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不相容的其它类型要素。
比如给一个只能包含多边形要素的主题添加点状或者线状要素。
(3)完整的一个图形要素不能被劈分(Split)。
(4)对一个主题要素来说,所有的不能被支持的编辑操作都将在图形工具条显示为灰色。
五、线状要素的编辑1、创建线状要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1)如果线条之间存在有比较多的上、下交叉点或复合端点,应当在编辑时启动和设置“相互吸引(Snapping)”环境。
(2)如果已经启动了“相互吸引环境”,那么为主题添加新的线条时,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右键调出“弹出式快捷菜单”,并在“菜单”中选择一种“吸引”方式(General Snapping或Interactive Snapping),以控制新添线如何被“吸引”到已经存在的线段。
(3)当创建了一条新线后,程序会自动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属性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
当编辑主题时,该属性记录表也会自动进入编辑状态。
(4)线条是由结点组成的,正在创建一个线条时,可以通过“弹出式菜单”选择“删除上一点(Delete Last Vertex)”来取消上一次加点,可以不断重复直到返回新生线的起始点。
(5)新生线条与旧有线条的交叉关系一般是“立交桥式”的,如果想让新创建的线条在穿过其它线条时“劈开”旧的线条,以便分段编辑,就需要使用“要素编辑工具”中的“劈开(Split)”式画线工具。
2、线状要素的常规编辑图1右侧视图内左边为一个被选中的线条(其周围有8个操作柄),通过拖拉“操作柄”可以改变线条的形状及长度。
右边一独立线条显示了当前选中线条的复制结果,注意复制结束时其屏幕拷贝实际上是与原线条重合,只有当将其拖离原来的位置才可看到复制结果。
3、改变一个线条或线段形状的方法a. 选择工具条内的“顶点”(Vertex Edit )编辑工具。
b. 选择要编辑的线状要素对象,对象在原来形成过程中的结点就会以“空心小矩形”(区别于操作柄)的形式出现在线条上,在此,“小矩形”被称为“顶点”。